安全数据单
一、物品与厂商资料
物品名称:KG912P0121 蓝
KG-912 H-UV油墨系列
其他名称:紫外光固化型油墨
建议用途及限制使用:胶印用
制造商或供货商名称、地址及电话:台湾小森股份有限公司 /
台北市信义区基隆路二段51号7楼 / +886(2)27371200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886(2)27371200 / +886(2)2737-1150
二、危害辨识数据
物品危害分类: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物质-第2A级;腐蚀/刺激皮肤物质-第2级;皮肤过敏物质-第1级
标示内容:
图式符号:
警示语:警告
危害警告讯息:
造成眼睛刺激、造成皮肤刺激。
可能造成皮肤过敏。
危害防范措施:
预防措施
穿戴适当防护手套及器具,处理完后需洗手。
回应措施
若与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肥皂水清洗,受污染的衣物需脱除,清洗后方可再使用。
若与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数分钟。
若持续眼睛刺激或皮肤刺激/红疹:立刻就医。
其他危害:─
三、成分辨识资料
混合物:
化学性质:紫外光固化树脂及色粉类混合物
危害物质成分之中英文名称浓度或浓度范围
(成分百分比)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 (CAS No.)
丙烯酸酯树脂Acrylated Oligomers 30~50% 55818-57-0
丙烯酸酯单体Acrylated Monomers 20~40% 28961-43-5/29570-58-9 /60506-81-2
色粉 Pigments 10~25% 147-14-8
光引发剂 Photoinitiators 5~15% 162881-26-7 / 75980-60-8 / 71868-10-5
助剂 Additives 1~5% 14807-96-6
四、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将伤员移至通风处、保暖及休息。
若发生呼吸困难或停止,必要时施以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除沾污的衣物,使用肥皂水或适当的皮肤清洁剂,充分清洗碰触部位,切勿使用溶剂或稀释剂。
未经洗涤之受污染衣物不可再使用。
接触部位避免直接照射日光、或其他紫
外线光源,因紫外线将增加皮肤的敏感反应。
如果清洗后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若有配戴隐形眼镜须立即去除,并用大量干净淡水,冲洗至少15分钟,保持眼皮张开,并立即就医。
需避免眼睛直接照射日光、或其他紫外线光源,因其将增加眼睛的敏感反应。
‧食入:若发生误食,须立即送医,切勿催吐。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具有皮肤刺激性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急救人员请于警戒区外施行紧急救护,如须进入警戒区内救护,須着适当防护设备。
对医师之提示:轻微之皮肤刺激性,可能会有红肿反应。
五、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用水雾、泡沫、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水柱可能无效。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燃烧时会产生高温放热。
特殊灭火程序:安全情况下,于灭火前应先停止溢漏,并移开周围之危险物品及泄漏容器;以水雾喷洒冷却暴露于火场的容器或储槽;避免吸入燃烧产物。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消防人员及其他暴露者戴自携式呼吸器,穿戴全副式消防防护衣。
六、泄漏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环境注意事项:对区域进行通风换气、撤除所有可能的发火源、避免流入下水道系统,并依法规要求通知政府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处理。
清理方法:勿直接碰触外泄物,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或密闭空间内,在安全许可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使用不产生反应物质如:砂、土、蛭石、硅藻土等覆盖外泄物。
少量泄漏时,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剂吸收;大量泄漏时,联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及
供货商以寻求协助。
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于通风处操作,避免与皮肤与眼睛接触,保持容器密闭并避免遭到破坏。
远离热源、火花或明火,尽量保持容器内之产品与原包装物一致。
操作时避免吸烟及饮食。
包装容器属于非压力型容器,切勿施压。
于工作场所吸烟及饮食须避免,并遵守劳工安全卫生法规。
储存:储存于25o C以下、避光、干燥、及通风良好的环境,远离热源、引火物质、直接日照、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等物质。
禁止吸烟,避免无关人员接触。
开罐使用后之容器需封紧、保持直立,以免漏出,并储存于原包装容器内。
八、暴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提供局部排气的通风系统
控制参数:
成份八小时日时量
平均容许浓度
TWA
短时间时量平
均容许浓度
STEL
最高容许浓度
CEILING
生物指标
BEIs
丙烯酸酯树脂Acrylated Oligomers ────色粉Pigments & Extenders ────光启始剂Photoinitiators ────助剂Additives ────个人防护设备:
‧呼吸防护:有机蒸气濾毒罐或适当呼吸护具。
‧手部防护:穿戴乳胶手套,着防护衣,或涂上隔离乳膏,但若已接触,则不可再涂隔离乳膏。
‧眼睛防护:须配戴防护安全眼镜,或戴防护面具,以防止喷溅。
紧急眼睛冲洗装置。
‧皮肤及身体防护:穿着防护衣。
卫生措施:
受污染的衣物需尽速脱除;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饮食;处理后需彻底洗手;维持作业场所的清洁
九、物理及化学性质
外观(物质状态、颜色等):膏状 / 蓝气味:轻微丙烯酸酯气味
嗅觉阀值:--熔点:/
pH值:/沸点/沸点范围:─
易燃性(固体、气体):/闪火点: > 230℃
分解温度:─测试方法:开杯●闭杯○
自燃温度:─爆炸界限:─
蒸气压:─蒸气密度:─
密度:1.0 ~ 1.5 g/cm3 (25℃) 溶解度:─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 ow):─挥发速率:─
十、安定性及反应性
安定性:在一般建议储存及操作条件下,属于安定物质。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若发生剧烈聚合反应时会放出高热,。
应避免之状况:避免曝露于热源、强紫外线、自由基、及过氧化物,此类状况可能导致放热聚合反应;非必要之接触需避免。
应避免之物质:强氧化剂、过氧化物、碱性物质、或反应性金属。
危害分解物:高温及遇火会裂解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挥发性有机分解物。
十一、毒性资料
暴露途径:吸入、皮肤、眼睛、食入。
症状:
吸入:属于非挥发性物质,正常状况下不会有吸入之可能;但仍须避免高温环境,否则可能会有气体或蒸气产生,长时间或重复接触亦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反应。
皮肤:可能产生皮肤刺激反应,症狀包括接触部位红肿、或搔痒,可能立即或延后产生。
皮肤较敏感的个人反复接触时,可能会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
长时间与皮肤反复接触需避免。
眼睛:可能会引起眼睛刺激、流淚、或红肿。
食入:可能会有轻微伤害。
急毒性:可能会造成皮肤刺痛。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
十二、生态资料
生态毒性:─
持久性及降解性:─
生物蓄积性:─
土壤中之流动性:─
其他不良效应:─
十三、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处置方法:
1.依据法规处置/丢弃容器及剩余物料
2.委由合法废弃物处理公司以掩埋或焚烧方式处理。
十四、运送资料
联合国编号:不适用
联合国运输名称:不适用
运输危害分类:非归属于危险品(ADR/RID, IMDG, ICAO/IATA)
包装类别:不适用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
特殊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不适用
十五、法规资料
适用法规:
1.危险物与有害物标示及通识规则 (劳委会劳安3字第0960145703号令)
2.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则
3.事业废弃物贮存清除处理方法及设施标准
十六、其他数据
参考文献1.GHS紫皮书附录四、制备物质安全数据表的工作指引
2.联合国运输橘皮书
3.GHS倡导信息工具2009年光盘 (劳工委员会/财团法人安全卫生技术中心)
4.Guide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UV/EB Acrylates, 3rd ed., 2007 (cefic)
制表单位名称:台湾小森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电话:台北市信义区基隆路二段51号7楼/ +886(2)27371200
制订日期2014/11/13 修订日期/
备注上述数据中,符号「─」代表目前查无相关资料;符号「/」代表此字段对该物质并不适用。
文件编号SDS-KG912P0121-CN01 制修订原因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