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浇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现浇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现浇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55747现浇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Special construction scheme for cast-in-place beam safety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一、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为保证现浇梁施工安全,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保证项目部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订现浇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铁路工程安全操作工法;2、项目部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3、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或规则;从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图纸审核所获取的资料。

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以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我单位现行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位一体化《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

1.2.采用的标准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XX的线路全长约8km(含XX高架站内、站外桥),为双线电气化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00km。

主要工程量包括X2#特大桥、X站大桥、X特大桥、XX特大桥、XX特大桥、XX左单线桥、XX右单线桥7座桥梁桩基、承台、墩身、现浇梁、预制箱梁等施工。

2.2.地质资料地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2.3.地震资料本桥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场地属Ⅱ类场地,场地特征周期0.35s。

2.4.气象条件沿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21℃~23℃之间。

常年温度高,日夜温差小,极端气温变幅不大。

沿线冬春季风向主要为北东东向,夏季东南风盛行,平均风速为2.7米/秒。

常受热带气旋侵袭,热带气旋风力一般在10级以上。

每年5~10月常有台风,风力在8级以上。

沿线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2100毫米之间,地区差别颇大,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1.7%。

降雨特点是春夏以封面雨为主,7~9月多台风雨。

2.5.工程重点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现浇施工,干扰大,是本桥的施工难点和工期控制重点。

三、安全管理体系3.1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责任安全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责任火灾爆炸事故,杜绝责任工程质量大事故及以上事故。

年职工因工重伤率控制在0.4‰以下;负伤率不超过2‰;现场达标率100%。

3.2安全管理机构成立满堂支架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安质部为安全管理日常执行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桥梁施工作业队配备专职安全员,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

3.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基层班组、作业工人,横向到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明确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

3.3.1组长职责:(1)对满堂支架现浇梁施工安全全面负责。

(2)履行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理配置人力、物资、机具、资金等要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工地建设。

(3)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把安全工作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

(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5)组织制定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和伤员抢救工作,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不得隐瞒、虚报和故意拖延不报。

3.3.2副组长职责:(1)贯彻“五同时”原则,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和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

(2)指导业务部门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开展重大事件应急响应工作。

(3)参加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3.3.3总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其安全生产责任是:(1)组织识别重大危险源,编制、审定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施工、防护措施,对其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负责。

(2)主持对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严格控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使用中的设施、设备,按规定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4安质部长职责(1)协助副组长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2)修订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制订安全技术措施。

组织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3)参与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编制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4)组织定期安全生产大检查,按计划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活动。

(5)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3.3.5专职安全员职责(1)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于违章作业及时进行制止;积极协助有关领导组织生产安全检查或专项安全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并监督实施。

(2)督促作业人员合理使用劳保防护用品,做好防尘、防毒、防职业病工作。

3.3.6队长职责:(1)了解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合理组织劳动力,对有禁忌病的职工、有禁忌的工作岗位,不得安排其从事相关作业活动。

(2)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停止施工,组织事故抢险,防止事故扩大,按程序立即上报。

3.3.7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1)带领班组员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制止“三违”行为。

(2)作业前,要对拟用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

3.3.8操作工人的安全职责(1)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服从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按规定佩带个体防护用品。

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2)作业前要对工具、机械、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

(3)对因违章操作、盲目蛮干或不听指挥而造成事故和经济损失承担直接责任。

3.4主要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制度:工人在上岗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

(2)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从事特种作业的爆破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才能上岗。

(3)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

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

(4)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实行项目部安全工程师给施工队进行安全交底,施工队安全员给工班长、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的二级负责制。

(5)安全用电管理制度:电气设备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洞内外用电必须有专职电工负责,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维修电气设备,严禁私自接线。

(6)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进入现场前进行查验。

使用机械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

(7)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发生事故必须立即上报,不得隐瞒。

四.总体施工方案4.1.总体施工组织安排XXXX特大桥全桥地段情况较好,整桥墩身高度为10m,适合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

箱梁支架法施工总体顺序为桥梁桩基及墩柱施工完成后,对箱梁范围内的支架基础进行处理,搭设支架、安装模板后对支架进行预压,然后进行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张拉完成后注浆、封锚,拆除模板、支架。

4.2.现浇梁施工总体方案支承垫石施工完成后,对其标高进行复测并调整到位,然后进行地基处理并搭设支架;随后进行模板安装及预压,根据预压结果进行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输到施工桥位下,吊车吊装到模内后进行绑扎,底、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定位完成后进行内模安装,最后绑扎顶板钢筋;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到位、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初张拉要求后及时张拉首批预应力筋;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终张拉要求后,张拉预应力筋并孔道压浆、封端,并拆除外模。

五、基本安全保证措施5.1、作业人员(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

(2)重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对全体职工进行高空施工安全知识教育,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现场施工的防火、防爆、防台和防暑、防风、防雾等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3)强化施工安全教育程序,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4)教育广大职工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铁道部安监站和建设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现场操作。

(5)单位及项目经理部各工种和各道工序进入现场施工前,由技术主管、现场安全员组织学习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详细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6)各道工序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

必须做好班前安全讲话制度。

(7)加强职工的“三不伤害”安全意识教育(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

(8)对所吊的构件重量进行严格的计算把关,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索具,严禁违章操作,对吊、索具进行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9)施工现场进行起吊作业时,必须设立有操作证的人员专人采用有效信号指挥,起吊索具必须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

(1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能进行高处作业。

(11)正确使用工区配备的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正确使用安全带。

(12)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2、施工机具、设备(1)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联合行动检查各项措施计划落实情况。

(2)切实做好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开工前的鉴定工作,核实操作证,杜绝无证上岗。

(3)现场上高的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

(4)现场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必须设有安全操作规程牌,明确设备负责人,并做到安全设施齐备,装置齐全,严禁带病运转。

(5)施工现场的大型电器设备必须设置防雨棚,小型电器设备必须配备防雨罩,工作结束及时关闭电源,并必须设专人负责,现场专职安全人员现场监督,随时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