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二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8月我国已经建成了新托卡马克(EAST )装置一中国环流器二号M 装置(HL —2M ),为“人造太阳”创造了条件,其等离子温度有望超过2亿摄氏度,将中国的聚变堆技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设该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21H )的质量为1m ,氚核(31H )的质量为2m ,反应后氦核(42He )的质量为3m ,中子(10n )的质量为4m 。
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裂变比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B .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1234m +m =m +m 。
C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比结合能较聚变前减少D .HL —2M 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23411120H+H He+n →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轻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选项A 错误;B .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不守恒,核反应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因此1234m m m m +≠+选项B 错误;C.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根据质量亏损与质能方程,则有聚变后比结合能将增大,选项C 错误; D .根据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知 HL —2M 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23411120H+H He+n →选项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将一篮球从地面上方B 点斜向上抛出,刚好垂直击中篮板上A 点,不计空气阻力,若抛射点B 向篮板方向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抛出的篮球垂直击中A 点,则可行的是A .增大抛射速度0v ,同时减小抛射角θB.增大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出速度0vC.减小抛射速度0v,同时减小抛射角θD.增大抛射角θ,同时增大抛出速度0v【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篮球垂直击中A点,其逆过程是平抛运动,抛射点B向篮板方向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于平抛运动的高度不变,运动时间不变,水平位移减小,初速度减小。
水平速度减小,则落地速度变小,但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大。
因此只有增大抛射角,同时减小抛出速度,才能仍垂直打到篮板上。
A.增大抛射速度0v,同时减小抛射角θ。
与上述结论不符,故A错误;B.增大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出速度0v。
与上述结论相符,故B正确;C.减小抛射速度0v,同时减小抛射角θ。
与上述结论不符,故C错误;D. 增大抛射角θ,同时增大抛出速度0v。
与上述结论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0~5 s内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周期为5 s,振幅为8 cmB.第2 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C.从第1 s末到第2 s末振子的位移增加,振子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D.第3 s末振子的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图可知振动周期为4 s,振幅为8 cm,选项A错误;B.第2 s末振子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位移为负,加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选项B错误;C.从第1 s末到第2 s末振子的位移增大,振子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选项C错误;D.第3 s末振子在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选项D正确.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9.1×10-31kg 、电荷量为e=1.6×10-19C 的电子,以4×106m/s 的速度从M 点垂直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电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在N 点离开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成150°角,则M 与N 两点间的电势差约为( )A .-1.0×102VB .-1.4×102VC .1.8×102VD .2.2×102V【答案】B【解析】【详解】 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类平拋运动,在垂直电场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66M N 410m /s 810m /s 1sin 302v v ⨯===⨯︒根据动能定理:22MN N 11()22M e U mv mv -⋅=- 所以有: ()()()22663122N MMN 198104109.110V 136.5V 22 1.610m v v U e --⎡⎤⨯-⨯⨯⨯-⎢⎥⎣⎦===---⨯⨯ 故B 正确,ACD 错误。
5.分别用频率为ν和2ν的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真空中光速为c ,电子电量为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频率为2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较多B .用频率为14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对应光电流的遏止电压相同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14h ν 【答案】B【解析】【分析】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光的强度有关,由于光的强度关系未知,故A 错误;BD .光子能量分别为1=E h ν和2=2E h ν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km 0E h W ν=-,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联立解得01=2W h ν 用频率为4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B 正确,D 错误; C .两种光的频率不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由动能定理可知,题目对应的遏止电压是不同的,故C 错误。
故选B 。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连接,下极板B 接地,开关S 闭合,一带电油滴在电容器中的P 点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开关闭合,A 板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 .保持开关闭合,A 板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P 点的电势将升高C .保持开关闭合,A 板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过程中,电流计中电流方向向右D .开关S 先闭合后断开,A 板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A .保持开关闭合,则电压恒定不变,A 板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根据电容的决定式4S C kd επ=,可知电容C 减小,故A 错误。
B .根据U E d=,可知电场强度减小,根据U=Ed 可知,P 点与下极板的距离不变,但E 减小,故P 点与下极板的电势差减小,下极板带正电,故P 点的电势升高,故B 正确。
C .根据Q=CU 可知,电容减小,电荷量减小,电容器放电,电流计中电流方向向左,故C 错误。
D .开关S 先闭合后断开,则电荷量Q 不变,A 板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电场强度4U Q kQ E d Cd Sπε=== 恒定不变,故带电油滴静止不动,故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狄拉克曾经预言,自然界应该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其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甲所示),距离它r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k B r (k 为常数),其磁场分布与负点电荷Q 的电场(如图乙所示)分布相似。
现假设磁单极子S 和负点电荷Q 均固定,有带电小球分别在S 极和Q 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B .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 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C .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D .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 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答案】ABC【解析】【详解】AC.要使小球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洛仑兹力与重力的合力应能充当向心力;在甲图中,若小球为正电荷且逆时针转动(由上向下看),由左手定则知其受洛仑兹力斜向上,与重力的合力可以指向圆心,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 的正上方;若小球为负电荷,但顺时针转动,同理可知,合力也可以充当向心力,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 的正上方,故AC 正确;BD. Q 带负电,若小球带正电,则正电荷在图示位置各点受到的电场力指向Q ,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可能充当向心力,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 的正下方;但若小球带负电,小球受电场力逆着电场线,其与重力的合力不能提供向心力,其运动轨迹平面不可能在Q 的正下方,小球不会做匀速圆周运动,故B 正确,D 错误。
故选ABC 。
8.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与不可伸长的轻绳OC 、DC 连接于C (两绳另一端均固定),弹簧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 的小球。
地面上竖直固定一半径为R 、内壁光滑的14开缝圆弧管道AB ,A 点位于O 点正下方且与C 点等高,管道圆心与C 点重合。
现将小球置于管道内A 点由静止释放,已知轻绳DC 水平,当小球沿圆弧管道运动到B 点时恰好对管道壁无弹力,管道与弹簧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则小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A .弹簧一直处于伸长状态B .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C .小球在B 点的动能为mgRD .轻绳OC 的拉力不断增大【答案】ACD【解析】【分析】【详解】AB .当小球沿圆弧管道运动到B 点时恰好对管道壁无弹力,则小球在B 点由弹簧的拉力和重力提供向心力,即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从A 到B 的过程弹簧的形变量没有变,故小球的机械能不变,选项A 正确,B 错误;C .从A 到B 的过程弹簧的形变量没有变,小球在B 点的动能等于小球在A 点的重力势能为mgR ,选项C 正确;D .设OC 与OA 的夹角为θ,CA 与水平夹角为α,C 点受力平衡,则竖直方向上有cos sin OC AC F F θα=解得 sin cos AC OC F F αθ= 从A 到B 的过程中,θ和弹簧的弹力F AC 不变,α不断增大,故OC 的拉力不断增大,D 正确。
故选ACD 。
9.如图所示为用绞车拖物块的示意图。
拴接物块的细线被缠绕在轮轴上,轮轴逆时针转动从而拖动物块。
已知轮轴的半径R=0.5m ,细线始终保持水平,被拖动的物块初速度为零,质量m=1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轮轴的角速度ω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是ω=kt ,k=2rad/s 2,g 取10m/s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 .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恒为6NC .t=2s 时,细线对物块的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2WD .前2s 内,细线对物块拉力做的功为12J【答案】BCD【解析】【详解】A .轮轴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大小,根据线速度好角速度的关系,有v R Rkt ω==可见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220.52m/s 1m/s a Rk ==⨯=故A 错误;B .对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μ-=代入数据解得6N F =故B 正确;C .t=2s 时,物体的速度为12m/s 2m/s v at ==⨯=细线对物块的拉力的瞬时功率为26W 12W P Fv ==⨯=故C 正确;D .前2秒内,物体的位移221112m 2m 22x at ==⨯⨯= 细线对物块拉力做的功为 62J 12J W Fx ==⨯=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