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石坝工程
H11……H22——任一方格的四个角点的标高。 从上图可知,H11系一个方格的角点标高,H12和H21均系 两个方格公共角点,它们分别在上式中要加一次、二次、 四次。因此,上式直接可改写成下列形式
2. 场地设计标高H0的调整
原计划所得的场地设计标高H0仅为一理论值,实际上,还需考虑以下
因素进行调整。
(+) (+) (+) (-)
② 三填一挖或三挖一填方格,由式(2.13):
(+)
(-)
(-)
(+)
(+)
(-)
将计算出的各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挖、填方分别相加,得场地土方工程量总计: 挖方:503.92 m3 填方:504.26 m3 挖方、填方基本平衡。
一、土石料的开采与加工 料场开采前的准备工作:划定料场范围;分期分区清理覆 盖层;设置排水系统;修建施工道路;修建辅助设施。
防渗性:渗透系数不大于1×10-5cm/s时,一般即可满足要 求。
施工性:土料的天然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附近,无影响压实 的超径材料,压实后的坝面有较高的承载力。
抗剪强度,渗流稳定性,低压缩性
⒉ 坝壳料
工程实践中,堆石、砂砾石及风化料等均可作为坝壳料。
堆石: 按其型式可分为抛填、分层碾压、手工干砌石、机械干砌石 等; 按其材料及来源可分为采石场玄武岩、变质安山岩、砂岩、 砾岩、采石场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冲积的漂卵石、石渣 料等。 堆石是最好的筑坝材料,现广泛用于高土石坝的坝壳料。
工作面流水作业方式。 开采方法一般采用深孔梯段爆破, 特定目的使用洞室爆
破。
4.超径处理 超径块石料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浅孔爆破法和机械破碎法
两种。 浅孔爆破法:指采用手持式风动凿岩机对超径石进行钻
孔爆破。 机械破碎法:指采用风动和振冲破石、锤破碎超径块石,
也可利用吊车起吊重锤,利用重锤自由下落破碎超径块石。
(1) 土的可松性影响。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一般填土会有多余,需相应地提高设计标高。
(2) 场内挖方和填方的影响。 由于场地内大型基坑挖出的土方、修筑路堤填高的土方,以及从经济观 点出发,将部分挖方就近弃于场外,将部分填方就近取土于场外等, 均会引起挖填土方量的变化。必要时亦需调整设计标高。
(3) 泄水坡度的影响。 当按调整后的同一设计标高H0进行场地平整时,则整个地表面均处于同 一水平面;但实际上由于排水的要求,场地表面需有一定的泄水坡 度。因此,还得根据场地泄水坡度的要求(单面泄水或双面泄水),计 算出场地内各方格角点实际施工所用的设计标高。
( b) 有填有挖
方格类别 全挖(全填)
半挖半填
计算图形
计算公式
三挖一填注:①表中a为方格边长,b、c为计算图形相应的两个边长; ②h1、h2、h3、h4分别为方格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③Σh为各计算图形相应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总和,用绝对值代入; ④V为挖方或填方的体积(m3)。
例题
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0 m)布置如图所示。土壤为二类土,
场地地面泄水坡度
,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
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解:
(1) 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2) 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o)为 ,由式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土石坝包括碾压式土坝、堆石坝和土石混合坝,是 一种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的坝型。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 干填碾压、水中填土、水力冲填(包括水坠坝)和 定向爆破修筑等。以碾压式土石坝最多。
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包括准备作业、基本作业、辅助作 业和附加作业。 准备作业:四通一平,架设通讯线路,修建生产、生活、 办公用房、排水清基等。 基本作业:料场土石料开采,挖、装、运、卸和坝面铺 平、压实、质检。 辅助作业:清除施工场地及料场的覆盖,从上坝土料中 剔除超径石块、杂物,坝面排水、层间刨毛和加水等。 附加作业:坝坡修整,铺砌护面块石及铺植草皮等。
如场地设计标高无其他特殊要求时,则可根据填挖土方量平衡的 原则加以确定,即场地内土方的绝对体积在平整前和平整后相等。 其步骤如下 :
(1)在地形图上将施工区域划分成边长为10~ 50m的若干个方格网。 (2)确定各小方格角点的高程,其方法:可用水准仪测量;或根据地形
图上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H13=251.70。
场地不同设计标高的比较
因此,在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结合现场的具体条件反复进 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其中一个最优的方案。其原则是: (1)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2)充分利用地形,分区或分台阶布置,分别确定不同的设计 标高; (3)使挖填平衡,土方量最少; (4)要有一定泄水坡度(≥2‰),使能满足排水要求; (5)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
砂砾石: 碾压砂砾石压缩性低,抗剪强度高,但易冲蚀、易管涌 。 需加强渗流控制措施。
风化料: 属于抗压强度小于30MPa的软岩类,往往存在湿陷 问题。 需压实到最大密度,填筑含水量必须大于湿陷含水量。
⒊ 反滤料
反滤料一般要满足坚固度要求,一般采用混凝土砂石料生产系统 生产,也可由天然砂砾石经筛分生产。
主要料场, 质好、量大、运距近,且有利于常年开采;备用料场 通常在淹没区外,做主要料场之备用。
主要料场 V主 1.5 ~ 2.0Vn
备用料场 Vn 0.2 ~ 0.3V主
料场体积比坝体体积大的原因 1.大坝比重比料场土料比重大; 2.料场中的废料要挖除; 3.开挖、运输、填筑、削坡的损耗; 4.施工道路、废料占地不能开采; 5.施工中如遇雨天,要将填好的土料挖除。
上坝 (4) 采砂船开挖,有轨机车运输,转带式运输机(或自
场地设计标高计算图
(3)按填挖方平衡确定设计标高H0
a)地形图上划分方格;
b)设计标高示意图
1—等高线;2—自然地面;3—设计标高平面; 4—自然地面与设计标高平面的交线(零线)
场地设计标高计算简图
因为场地平整前后,土方量相等
式中: H0——场地设计标高的初步计算值(m); a——方格边长(m); N——方格个数;
时间规划,是要考虑施工强度和坝体填筑部位的变化,随季节 及坝前蓄水情况的变化,料场的工作条件在变化。 1.近料先用,远料后用; 2.上游易淹的料场先用,下游不易淹的料场后用; 3.含水量高的料场旱季用,含水量低的料场雨季用; 4.上坝强度高时用近料场,低时用较远的料场。
料场质与量的规划,应对地质成因、产状、埋深、储量以及各种 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全面勘探和试验。不仅应使料场的总储量满 足坝体总方量的要求,而且应满足施工各个阶段最大上坝强度 的要求。
1. 平均高度法 (1)四方棱柱体法
四方棱柱体法,是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边长为a的方 格网,每个方格网的土方体积V等于底面积a2乘四个角点 高度的平均值,即
(2)三角棱柱体法。
三角棱柱体法,是将每一个方格顺地形的等高线沿对角线划 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分别计算每一个三角棱柱体的土方 量。
(a)全挖或全填 当三角形为全挖或全填时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
(3) 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各角点施工高度。 (4) 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
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 。如1-5线上: ,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0.67m。
(5) 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为填方,“-”为挖方) ① 全填或全挖方格:
1.土料的开采 土料开采一般有立采和平采两种。 立面开采方法适用于土层较厚,天然含水量接近填筑含
水量,土料层次较多,各层土质差异较大时。 平面开采方法适用于土层较薄,土料层次少且相对均质、
天然含水量偏高需翻晒减水的情况下,宜采用。 规划中应将料场划分成数区,进行流水作业。
2.土料加工 包括:调整土料含水量、掺合、超径料处理 降低土料含水量的方法有挖装运卸中的自然蒸发、
坝料的开挖运输方案很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案,都 应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条件, 提高机械利用率;减 少坝料的转运次数;各种坝料铺筑方法及设备应尽量 一致,减少辅助设施;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统筹规划 和布置。
三、土石料开挖运输方案
(1) 正向铲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上坝 (2) 正向铲开挖,带式运输机运输上坝 (3) 斗轮式挖掘机开挖,带式运输机运输,转自卸汽车
翻晒、掺料、烘烤等方法。 提高土料含水量的方法有在料场加水,料堆加水,
在开挖、装料、运输过程中加水。
3.砂砾石料和堆石料开采 砂砾石料开采 陆上开采:一般挖运设备即可。 水下开采:采用采砂船和索铲开采。当水下开采砂
砾石料含水量高时,需加以堆放排水。
块石料开采: 结合建筑物开挖或由石料场开采,开采的布置要形成多
土料2~2.5;砂砾料1.5~2;水下砂砾料2~3;石料 1.5~2;反滤料应根据筛后有效方量确定,一般不宜小于3。 料场选择还应与施工总体布置结合考虑,应根据运输方式、 强度来研究运输线路的规划和装料面的布置。
三、料场优化的基本方法
既有大量开挖,又有大量填筑。
土石方平衡的原则: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建筑物开挖料。 1.填挖料平衡计算 2.土石方调度优化 3.弃料处理
二、挖运机械
(一) 挖掘机械 单斗式挖掘机 多斗式挖掘机
(二) 挖运组合机械 能同时担负开挖、运输、卸土、铺土任务的有推土机和 铲运机。
(三) 运输机械 自卸汽车 带式运输机
加长臂反铲式挖土机
三、土石料开挖运输方案 土石料的开挖运输,是保证土石料上坝强度的重要环节。
开挖运输方案主要根据坝体结构布置特点、坝料性质、 填筑强度、料场特性、运距远近、可供选择的机械设 备型号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比较确定。
料尽其用,充分利用永久和临时建筑物基础开挖碴料是土石 坝料场规划的又一重要原则,为此应增加必要的施工技术组 织措施,确保碴料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