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110KV/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班级继保141学生姓名 xxx学号 206140616设计地点经管D204指导教师赵美莲设计起止时间:2017年5月22日至2017 年6月2日设计说明书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①枢纽变电所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
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②中间变电所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
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
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③地区变电所地区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
当该变电所停电时将使该地区的供电中断。
④终端变电所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 kV。
当全所停电时,只影响该变电所的供电用户。
由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可以得出,变电所A在整个供电网络中的作用为终端变电所。
(Ⅰ、Ⅱ级负荷,保证不间断供电:Ⅰ:两个独立电源供电;Ⅱ:双回路供电)1.2、对电力用户的分析:由任务书中,原始资料图表可得:B变电所的重要负荷占总负荷70%,按其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被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等级一,等级二为重要负荷,要保证不间断供电,通常,第一级负荷需要采用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当其中的任一电源发生故障而停电时,不会影响另一个电源持续供电,保证供电连续性。
第二等级要求双回路供电,按照此规则,A变电所70%的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30%负荷单回路供电。
由Pmax=P2=17MW,每回10KV馈线功率为2MW,则17*0.7=11.9MW。
重要负荷回路数:(11.9/2/0.9)*2≈14 (回)非重要负荷回路数:(17-11.9)/0.9/2≈3(回)回路数目:14+3=17(回)二、选择待设计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式及所用电的确定:2.1、台数的选择:考虑到发展,主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规划负荷来选择,当一台主变检修和故障时,另一台主变应保证70%的全部负荷,或重要的主要生产负荷,故B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台数确定为2台。
2.2、选择主变压器的容量: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考虑,并应按照其中一台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的满足变电所最大负荷Smax的70%,即:S=70%Smax=(0.7*Pmax)/cos ψ=0.7*17/0.9= 13.22MW=S′max,故选择SN=12500KVA(偏小选择,过负荷检验)S′max/SN=13220/12500=1.0576过负荷系数:K1=0.861欠负荷系数:K2=1.058查图可知,K2.a1比算出来的K2大,所选变压器符合要求。
(选择SF7-12500/110)2.3、选择主变压器的形式:由于变电所所址选择在郊区,不存在占地面积、周围环境等影响,故主变选择户外型。
①变相数在330KV以下变电所中,一般选用三相式变压器。
B变电所位110/10KV变电所,有两个电压等级,故采用双组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虽然电压变化率小,电压稳定,但是一二次侧有直接联系,要求内部绝缘性好,加强短路保护,调压困难,相比之下,双卷变压器结构更简单,运行方便,费用低,所以B选用双卷变压器。
②绕组接线组别的确定变压器的绕组接地方式必须使其线电压与系统线电压相位一致。
110KV电压侧均为“YN”,35KV以下电压侧一般为“0”,所以主变绕组的接线方式为“YNd11”,综上选择2台SF7-12500/110。
变压器参数如下:型号:SF7-12500/110,总容量12500KV A*2=25000KV A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U1=110KV,其调压范围为-2*2.5%~+2*2.5%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U2=10.5KV,△Pk=70KW,△Pb=19.6kW,I0%=1.2,Uk%=10.5,SF7-12500/110型电力变压器连接标号为YN,d11。
③冷却方式的确定SF7-12500/110冷却方式是油浸风冷,它是三相双绕组电力变压器。
三、分析确定高、低压侧主接线3.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①根据系统和用户的基本要求,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主接线首先应满足这个要求。
停电不仅是发电厂的损失,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的损失将更严重,甚至于导致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产品报废、城市生活混乱等经济损失,也会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
在考虑主接线可靠性时,应全面地看待以下几个问题:(1)主接线可靠性的客观衡量标准是运行实践,应重视国内外长期运行的实践积累经验及其可靠性的定性分析。
(2)主接线的可靠性要包括一次部分和相应组成的二次部分在运行中的可靠性的综合。
(3)可靠性并不是绝对的,同样的主接线对某些系统和用户来说是可靠的,而对另外一些系统和用户来说可能就不够可靠,因此,分析和估价主接线时,不能脱离系统和用户的具体条件,要根据系统和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分析,以满足必要的供电可靠性。
(4)主接线的可靠性是发展的。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型设备的投运,自动装置和先进技术的使用,主接线的可靠性会发生改变,过去被认为不可靠的主接线,现在不一定就不可靠。
(5)衡量主接线运行可靠性的评判标准是:a. 母线故障时或母线检修时,停电范围的大小和停电时间的长短,能否保证供电。
b. 断路器检修时,停运出线回路数的多少和停电时间的长短,能否保证供电。
c. 发电厂、变电所全部停运的可能性。
②具有运行、维护的灵活性和方便性电气主接线的灵活性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度灵活、操作简便,应能灵活地投入(或切除)某些机组、变压器或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满足系统在事故、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
(2)检修安全:应能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影响电力网的正常运行及对用户的供电。
(3)扩建方便:应能容易地从初期过渡到最终接线,使在扩建过渡时,一次和二次设备等所需改造最少。
③经济性电气主接线应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性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1)投资省: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的投资,要使控制、保护不过于复杂,以节省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
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于选择价廉电气设备或轻型电器,做到投资省。
(2)电能损失小: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种类、容量、台数,避免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的损失。
(3)占地面积小:电气主接线选择时要为配电装置的布置创造条件,尽量使占地面积减少。
在可能和允许的条件下,应采取一次设计分期投资、投产,尽快发挥经济效益。
④电气主接线具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已投产的发电厂和变电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往往需要扩建。
实践经验表明,火电厂的装机容量和出线回数都有发展可能。
所以在设计主接线时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
3.2、高、低压侧主接线的确定: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它反映各设备的作用,连接方式与回路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位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变电所110KV高压侧有4个回路进出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低压侧的接线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分为两类:重要负荷:n=[(0.7*17)/0.9]/2×2=13.223非重要负荷:n=[(0.30*17)/0.9]/2=2.8333.3、单母分段及桥形接线的优缺点、适用范围:①单母分段单母线接线的缺点可以通过将母线分段的方法来克服。
由于单母线分段接线既保留了单母线接线本身的简单、经济、方便等基本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的缺点。
故这种接线目前仍被广泛应用。
单母线分段接线适用范围:a)6 ~ 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b)35 ~ 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为4 ~ 8回时;c)110 ~ 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为3 ~ 4回时;但是单母线分段接线也有较显著的缺点,这就是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各段母线上所连接的全部引线都要在检修期间停电,显然对于大容量发电厂和枢纽变电所来说,这都是不能容许的。
②桥形接线两个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相连,便构成桥形接线。
桥形接线分为内桥接线和外桥接线两种。
桥形接线的优点是高压断路器数量少,四个回路只需要三台断路器。
桥形接线的可靠性不是很高,有时也需要用隔离开关作为操作电器,但由于使用电器少,布置简单,造价低,目前在35 ~ 220kV的发电厂和变电所中也被广泛应用。
此外,只要在配电装置的布置上采用适当措施,这种接线有可能发展成单母线或双母线,因此,可利用作电力装置初期的一种过渡接线。
3.4、本所接线方式的选择:多数情形中,分段数与电源数相同,故对B变电所中10KV低压侧的接线方式按规程要求,采用单母线双分段接线方式,对重要负荷回路,均以双回路方式供电,保证供电可靠性,考虑到减小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和占用面积,消除爆炸的隐患,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主接线不采用带旁路接线。
四、配电装置配电装置的整个结构尺寸,是综合考虑设备的外形尺寸,运行维护,巡视,操作,检修,运输的安全距离及运行中可能发生的过电压等因素而决定的。
设计原则:①形式选择应考虑所在地理情况和环境条件下优先选择占地面积;②要考虑有利于降低噪声的选择与布置;③城市和农村的110KV配电采用中性布置,10KV采用室内配电。
基本要求:①节约用地;②保证运行可靠;③保证人身安全和防火要求;④安装,运输,维护,巡视,操作和检修方便;⑤保证安全前提下,布置紧凑,力求节省材料和降低造价;⑥便于分期建设和扩建。
所以110KV按屋外布置考虑,可中型或半高型;10KV采用屋内配电装置,出线不带电抗器用成套开关柜;若有电抗器,用混合式或装配式二屋布置。
五、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按GB50059-1992《35~110KV,容量为110KV的变电所的总负荷为150~200KV A,35~110KV 变电所,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所用工作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