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探究活动课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探究活动课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请同学们说说在改革开放前后你家饮 食种类和结构的演变?谈谈其中的原因?
窑洞
北京四合院俯视图
60、70年代简洁的家居
现代家居
展厅三:居室建筑
安居乐业是中国人的梦想。 你知道哪些榆中的建筑?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2、近百年榆中住宅的变化。
合作探究:现在人们的住房条件为何能得到极大的 改善?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根据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服饰组、饮 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等四组,让学生搜 集关资料。要求展示时间4分钟左右,方式 不限。
结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设问:思考本课讲 解中国社会近百年社会生活哪几个方面的 变迁?
饮食方面 服饰方面
展厅四:习俗风尚
列举中国旧时期有哪些比较落后的风俗。
婚丧礼俗。 蓄长辫、女子缠足、搞迷信活动。 日历使用阴历,女子遵从“三从四德”,女了地位低 中下国。近现代习俗风尚发生变革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1)主张婚姻自主,解放后,恋爱自由, (2)丧礼趋于简化,土葬为主开始向以火葬为主改革。 (3)民国成立后,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破除神权、反对迷 信,公历、点头鞠躬、握手;女子也开始步入社会。 (4)改革开放后: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装)、中式便装 4、女装: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中式便装
(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 款 式的服装层 出不穷。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 “封 闭”走向“开放”。(个性化)
1967年江西省布票、临时布票现代服装展厅一: 服饰方面
请说说这分别是什么时候中国人的有代表性的服饰。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1840-1949年) 1、男装: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2、女装: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
(2)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949-1978年)
近百年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 了哪些重要变化?
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 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 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 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
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 为简约文明的习俗。
近百年以来影响我国人民 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概括说)
习俗风尚
原因
讨论厅
想一想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哪 些重要变化?
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变化 的因素有哪些?
课后拓展探究:
(1)访问一位老人,了解新中国成立前 后生活的变化,然后写成一篇篇短文。
(2)对自己的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的物 质生活(包括收入、住房、衣食、家用电 器等)进行调查,然后用表格展示出来。
这些供应票说明了什么问题?
广东省通用粮票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展厅二 : 饮食方面
你知道多少中西方饮食文化及其区别?西餐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1、中餐:四大菜系
你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
四大菜系 口味特点
特色招牌菜
鲁菜
清香、鲜嫩、味纯
三蛇龙虎会、龙虎凤蛇羹
粤菜
清香、鲜嫩、味纯
葱烧海参、烩乌鱼蛋
川菜
清香、鲜嫩、味纯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
淮扬菜
清淡、味甜
叫花子鸡、糖醋鳜鱼
2、区别: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合 理, 及营养成分是否被充分吸收),菜肴的色、香、味是次一等的要求。
中国: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中国的某些菜仅仅 是味道的载体)
思考: 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 因素是什么?
中国近现代的习俗风尚为什么会发生变革? (1)内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 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 (2)外因: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国外的观念、 礼俗等也随之涌入中国。
讨论厅
想一想
知识结构探究: 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梳理课本内容,形成知识结构。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作业:
拓展探究:
对自己的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的物 质生活(包括收入、住房、衣食、 家用电器等)进行调查,然后用表 格展示出来。
居室建筑
讨论厅:
习俗风尚 交通通讯等
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的 变迁展览馆示意图
展厅一 服饰方面
请说说这分别是什么时候中国 人的有代表性的服饰。
(简述近现代中国服饰变迁的过程怎样?)
中山装
旗袍
50
年 代 的 时 尚
列 宁 装
——
“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 全国着装 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 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首先是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 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
其次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 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 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 活放在第一位,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成功。
小结: 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近百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足、便捷、舒适、高 效等,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拜金主义盛行, 人文主义缺失,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等。这不是 社会发展必然的产物,为此党和国家提出了文化 立国战略,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