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染铅1天对小鼠各脏器Pb、Ca浓度的影响(x±s,μg/g)
肝肾脑脾肺睾丸Pb染毒组84.96±19.7924.05±11.91.44±1.09189.07±45.5326.80±7.761.54±1.37对照组N.D N.D N.D N.D N.D N.D Ca染毒组72.86±22.84*121.40±29.14*52.18±8.19*131.03±40.41*127.65±35.10*110.90±33.72*对照组39.01±2.2965.62±12.8835.91±9.5339.31±5.7783.56±37.2456.99±8.26 N.D未检出;n=6;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脂质过氧化作用可造成细胞膜结构的破坏,进一步引起组织损伤〔5〕。
本实验显示染铅小鼠肝脏、肾脏、脑、脾脏及睾丸的LP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证实了铅对上述脏器组织的损伤作用。
但肺脏的L PO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铅对肺脏是否有损害或损害程度尚需深入研究;染铅小鼠血清LDH活性显著升高,表明了铅对小鼠的组织损伤作用,与染铅小鼠有关组织LPO值升高呈正相关,提示组织损伤可能是由于铅引起的膜脂质过氧化的结果;染铅组小鼠血清AST、A 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更进一步提示了铅对肝脏细胞的损伤作用,也与实验测定的肝脏L PO值显著升高呈正相关;染铅后,小鼠各脏器中都有铅的蓄积,各脏器钙的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许多疾病均表现为钙浓度的异常〔6,7〕,组织损伤时往往会引起组织钙浓度升高,使细胞外钙内流。
本实验结果表明铅也引起了小鼠各脏器钙浓度升高,并与LPO值呈正相关,更进一步提示铅对小鼠各脏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已引起细胞膜损伤,改变了膜的通透性,使钙离子内流。
综上所述,本实验提示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铅引起组织损伤的机理之一,血清AS T、SL T、LDH活性及组织钙浓度升高与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丁训诚,等.铅接触者血铅水平与脂质过氧化作用.中国药理学
与毒理学杂志1990;4(3):231
2. Uchiyama M,M ihara M.Determination of malonaldehyde precu rsor
in tis sue by thiobarbituric acid test.Anal Biochem1978;88:271
3. Low ry OH,et al.Protei n meas urement with the fol in phenol reagent.J
Bi ol Chem1952;193:265
4. Xie JM,et al.Effects of chelating agents on testicular Toxicity in
mice caused by acute exposure to nickel.Toxicology1995;(103):147 5. 马健飞,周希静.铅致大鼠肾脏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中华肾脏病
杂志1995;11(2):106
6. Xie JM,et parative effects of chelating on pulmonary toxicity
of systemic nicket in mice.J Appl.T oxicol1996;(16):317
7. 谢吉民,等.新型螯合剂对镍致小鼠肝脏毒性的影响.中华劳动
卫生职业病杂志1997;15(6):325
(2000-02-12收稿 2000-05-18修回 李溪莹编辑 张亚莲校对)
冷冻水产品加入保鲜剂现状调查
山东省荣成市卫生防疫站(264300)
刘仁昌 彭永超 徐建荣 田明胜 陈丽杰
为了了解冷冻水产品中保鲜剂的使用情况,以便指导监督管理,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我们对本地区的部分水产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从本地区的300多处水产品冷冻加工企业中抽取70处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制作统一的表格,由调查人员对抽取企业的负责人或技术人员逐项进行询问、填写。
主要调查保鲜剂的品名、化学成分、加入方式、使用量等。
调查结果 (1)保鲜剂使用情况:在调查的70处水产加工企业中,正在使用或近期曾使用过保鲜剂的有20处,占调查单位数的28.57%,使用范围主要局限于村办企业、个体及个体承包企业。
各类水产品中,贝类(主要是扇贝柱)、虾类(主要是虾仁)、头足类(主要是鱿鱼)的使用率较高,分别达28.57%、22.73%、11.11%,鱼类未见使用。
(2)保鲜剂的使用种类:保鲜剂有磷酸盐、碳酸钠、明矾、氢氧化钠、双氧水、碳酸氢钠、氯化钙、蓝矾、甲醛、味精、糖等10余个品种。
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磷酸盐、碳酸钠、明矾、氢氧化钠、双氧化水。
保鲜剂主要是通过其溶液浸泡水产品而加入水产品中并发挥作用的。
一般情况下,不同种类的水产品使用的保鲜剂品种不同,一种水产品通常一次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保鲜剂,每种保鲜剂的使用浓度为1%~5%,浸泡水产品的时间为一至十几小时。
讨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保鲜剂的成分比较复杂,既含有食品添加剂又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如硫酸铜、甲醛)。
笔者认为如此滥用保鲜剂至少可对水产品造成以下影响:(1)营养价值降低。
据使用者反映:使用保鲜剂后,水产品的持水性显著提高,重量可增加15%~120%。
这也是促使水产加工者使用保鲜剂的主要因素。
水份的大量增加,相对降低了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事实上,使用保鲜剂已成为水产加工者的一种掺假手段。
(2)受到化学性污染。
几种保鲜剂的同时使用,特别是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既可直接污染水产品,相互间又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有害物质,间接污染水产品。
(3)感观性状恶化。
保鲜剂在水产品中的大量残留,不仅可改变水产品的风味(如使用氢氧化钠的产品味苦),而且可破坏水产品的组织结构,使之不利于消化吸收。
由此可见滥用保鲜剂的危害较大,必须严加管理。
据资料报道:冷冻水产品在解冻过程中至少要丢失7%的水分。
因此,正确地选择食品添加剂,适当地增加水产品的持水性,对于保持冷冻水产品的鲜度是必要的。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水产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共有5类13种。
在本次调查的十余种保鲜剂当中,只有磷酸盐位列其中。
众所周知,水产品的pH值通常为7~8,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各类水产品所使用的复合保鲜剂的pH值多为9.5~11。
因此,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可用测定水产品的pH值来判定水产品是否加入了保鲜剂。
一般情况下,pH值8.5以上的水产品均使用了保鲜剂。
为此,笔者建议,应在鱼类以外的冷冻水产品卫生标准中增加pH值指标,以控制水产品滥用保鲜剂的现象。
(1999-10-17收稿 任旭红编辑 张亚莲校对)
1108CHINA PUBLIC HEA LTH Vol.16No.12Dec2000 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第16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