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化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最新化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遵义县马蹄镇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的研究》






二零一四年四月
遵义县马蹄镇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
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在2014年2月,我校理化生组的化学老师在教研会上提出了《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这一课题的提出,得到了马蹄中学、马蹄镇中心学校、遵义县教育局教研室的肯定,并与2014年4月确定为县级教研课题。

一、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化学学科的任务是在分子原子等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尤其是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以及生成物,反应物与生成物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些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化学学科的思维特征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学科特色是化学实验。

所以化学课堂要培养的学科能力是实验能力、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学好化学反应就要学好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包括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确实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从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存在的问题就能知道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比如,在书写过程中,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化学式写错、不写条件、不配平、不标状态符号等,究其原因,化学式写错,说明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不过关;反应条件不写说明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不到位,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状态符号不标说明对反应的外在现象认识不清,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小实验来说明,如生成气体和生成沉淀的实验。

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教学,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化学是学生在初三时才接触的起始科目,面临毕业和升学,初三学生学业负担重,主动学习的热情降低,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有效创设,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于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希望利用各种现实、生动、
丰富的情境去激发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和吸收,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然而,有些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如果控制不当,在一堂课后学生的脑海中只留下情境,而没有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这就是无效的教学。

为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使之真正发挥出课堂教学中激发、引导、促进等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将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性的创设研究,从而对整个初三教材的教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设计,使之更好的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服务。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如何规范的进行化学方程式书写,培养学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讲练结合研究、行动研究、总结归纳法相结合。

具体实施:分工合作,组内成员从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的几个不同角度进行优化设计研究。

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在充分研究备课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将各种相关情境的运用和实施效率进行对比和不断调整,逐渐形成有特色的、有效的,便于教师学习运用、掌握、推广的有效教学模式。

四、活动形式:
(1)化学方程式的教研课的评课研讨;
(2)化学方程式的同题开课对比研讨;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比赛;
(4)化学方程式的使用效果的比较;
五、课题的可行性
课题在学校化学组教研会上经过全组教师研讨后,得到了各位同仁的肯定,给出了以下可行性意见:
皮永波副校长:
提高学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能力也是老师对自己教学成果的结晶和升华。

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当前老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能力,把握本校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突破难点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
秦庆康老师:
本课题结合了九年级各位化学老师的当前工作,对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进行搜集、整理,并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题研究,对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率、正确把握当前的教学动向、提高学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研组研讨建议如下:
1.抓紧时间完成资料的搜集、分类以及学生在书写上的问题的归类,使教师有时间在教学中完成。

2.参考本校实际,结合当今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特点,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创题,特别是压轴题。

3.多方面搜集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信息,把握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特点,切实把握化学方程式书写难度和重点。

本课设计了从问题入手,经讨论探究、尝试探究、辨析探究、整合探究、发展探究等六个阶段的逐步深化探究,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试一试”、“理一理”、“赛一赛”等环节过程中创设学习情景,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当前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研究预计需要投入经费6000元。

七、主要参加人员及分工
郑周余:马蹄镇初级中学校长,课题研究顾问。

皮永波:马蹄镇初级中学副校长,课题研究顾问。

骆诗明:马蹄镇初级中学教务主任,负责指导课题研究。

谭正平:马蹄镇初级中学教务副主任,负责指导课题研究。

江旭:课题组资料员,负责课题组各种表册的制作和打印工作,负责课题研究的图片采集、宣传工作及作品展示工作。

许迟富:马蹄镇初级中学理化生教研组长,九年级化学教师。

主要负责课题组全面研究工作及课题研究具体日常工作。

负责撰写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

负责撰写活动规章与考评制度,并组织活动,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工作。

秦庆康:课题组研究成员,马蹄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师,负责对课题组研究进行指导和引领。

黎晓霞:课题组研究成员,马蹄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师,负责收集研究资料的收集并汇编成册。

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杨吉美:课题组研究成员,马蹄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师,负责收集研究资料的收集并汇编成册。

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罗元钊:课题组研究成员,马蹄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师,负责收集研究资料的收集并汇编成册。

遵义县马蹄镇初级中学
2014年4月10日
(撰稿:许迟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