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影响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
折旧工业企业的影响
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工业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主 要原因是,工业企业的经济产值大,社会贡献突出。与此同时,高产值源于高成本,降 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每一个工业企业的重要会计活动,而固定资产折旧又是企业在降低 成本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会计活动。固定资产折旧既是一个重要的资产价值管理问题,又 是一个重要的财务、会计和税务问题,在会计乃至经济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企 业的管理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 在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中, 企业要遵循谨慎的原则, 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和企业自身状况等各方面要求做出恰当正确的选择,避免给企业造成 不良影响。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述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 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长期资产的概 念,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 ,因此而确立了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 免的费用。企业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参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而不改变原来的实物形态,但 是其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构成了企业的费用。这部分固 定资产因磨损而逐渐转移的价值,称为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更 新的重要环节,也是构成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 价值。同一项固定资产,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所得出的年 折旧额也有所不同,从而对企业产生相应的影响。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 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特点 (一)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最简单而又直接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就是将固定 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平均分配在预计使用年限的每一个会计期间。因此,人们通常又称
4
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因此,加速折旧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趋 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但其不足之处就是对影响折旧分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 考虑并非十分完善。 三、我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现状 (一)长期采用同一种折旧方法 我国工业企业一直以来实行直线折旧,虽然在财务核算上简洁方便,但不符 合固定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企业忙闲对折旧的影响,也未考虑固定 资产维修费用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的现实性问题。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实 行加速折旧法,不仅正确地反映出设备在早期利用多,后期利用少的情况,加速 更新换代以降低无形损耗的影响,而且在前期取得了更多的税收减免。随着科技 进步的加快,设备的无形损耗会越来越明显,有的高精尖部门的固定资产不是因 为磨损过度而报废,而是在其自然寿命的中期甚至早期就出现了性能更好、 效率 更高甚至价格性价比更突出的新设备。这些因素如果不予考虑到这就过程中,不 但科技发展迟缓,还要丧失大量的潜在利益。 (二)工业企业的折旧未考虑科技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经济活动中,我们发现固定资产现 值与账面原值有较大偏离。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时,直接按原值提取折 旧,这些企业忽视了固定资产更新的需要,忽视了当前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企 业生产设备的贡献,没有追求性能更好、保值率更高的生产设备。 (三)制定折旧政策未考虑折旧的差异性 一是很少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现状,行业发展情况不同,资产利 润率相差很大,依据过去经济条件制定的行业折旧率进行折旧 。二是很少考虑各 行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需要,行业发展情况不同,资产利润率的差别,仍然依据 过去经济条件制定的行业折旧率。 (四)已计提折旧的后续问题 即使按现有法定折旧年限直线计提折旧,仍有大批已计提完折旧的机器设备 超期服役,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传统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情况更为严重,高 能耗的生产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使我国工业企业能源浪费严重,单位能耗产出 仅为日本的 10%。而且,固定资产逾期使用,同时也会增加维修的成本,资金浪费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目录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述---------------------------------------------(3) 二、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特点---------------------------------------(3) (一) 年限平均法---------------------------------------------------(3) (二) 工作量法-----------------------------------------------------(4) (三) 加速折旧法---------------------------------------------------(4) 三、 我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现状---------------------------------(5) (一) 长期采用同一种折旧方法---------------------------------------(5) (二) 工业企业的折旧未考虑科技的发展-------------------------------(5) (三) 制定折旧政策未考虑折旧的差异性-------------------------------(5) (四) 已计提折旧的后续问题-----------------------------------------(5) (五) 折旧管理的体制不健全-----------------------------------------(6) 四、 工业企业未能合理进行折旧对自身的影响---------------------------(6) (一) 固定资产不合理折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6) (二) 不合理折旧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6) (三) 明确折旧范围, 健全相关制度------------------------------------(6) 五、 工业企业怎样才能合理进行固定资产折旧---------------------------(6) (一)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6) (二)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7) (三)明确折旧范围,健全相关制度------------------------------------(8) 六、 对我国工业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设想---------------(8) (一) 盈利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选择-------------------------------------(9) (二) 亏损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选择-------------------------------------(9) (三) 固定资产较少的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选择---------------------------(9) (四) 固定资产较多的大型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选择-----------------------(9) (五) 财务状况短期内存在压力的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选择-----------------(9) 七、 参考文献------------------------------------------------------(11)
3
年限平均法为直线法。由此可以看出: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由于年 限平均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 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这种方法比 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 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该种方法的特点是: 折旧的计算与固定资产的工作效用相联系。固定资产的工作效用多,就应多提折旧;工 作效用少,就应少提折旧;如果未被利用或未提供效用则不计提折旧。此方法适用于那 些在使用期间负担程度差异很大,提供的经济效益很不均衡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工 作量法是年限平均法的补充和延伸。 (三)加速折旧法 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除通过直线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加速折旧法来计算。加 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 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 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即:年数总和法及双 倍余额递减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 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 的尚可使用年限,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的数字总和。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 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 对加速折旧,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 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在固定资产折 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应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 销。 年数总和法及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优势在于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 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 况且,一般情况下资
5
严重。 (五)折旧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折旧资金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资金,但企业经营者往往从短期利益 出发,为了保利润、税收、职工福利或资金短缺,不按规定计提和使用折旧资金,同时 由于不及时更新设备,使固定资产实际损耗大大加速,造成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缺 乏生产后劲。另外,有些工业企业视财务规章制度无睹,许多新购的固定资产迟迟不入 账,人为减少应计提折旧额,或者将许多应属地低值易耗品范畴的用品胡乱记入到固定 资产的范围,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工业企业未能合理进行折旧对自身的影响 (一)固定资产不合理折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企业是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折旧是一种附加的成本,工业企业不合理折旧会直 接影响利润核算。工业企业多使用大型工业设备,其设备特点就是成本与利润产出成正 比例,成本越高,利润也就也大,如果工业企业不符合客观实际,少提折旧,或者不提 折旧,则势必会导致利润虚增,同时还会丧失大量的潜在利益。 (二)不合理折旧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工业企业在考虑所投资本的收益时,不同折旧方法都将分摊一个共同的费用。当分 摊的费用不合理时,势必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减少,造成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缺 乏生产后劲,这样在工业企业实行再投资时,就会给外界形成一种经济实力上的弱势, 很难与竞争对手抗衡,因折旧出现错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败。 五、工业企业怎样才能合理进行固定资产折旧 (一)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 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 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愈长,每年计提的折旧额 就少,利润增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愈短,每年计提的折旧额就大,利润减少。 为了避免人为的调控利润额,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了每类固定资产具体折旧 年限。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 60%。 如,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房屋、建筑的最低折旧年限为 20 年, 电子设备为 3 年。企业在符合规定的合理区间内,确定适当的折旧年限,可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