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
● 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 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 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
● 弥留之际,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认为丑陋软弱的, 却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析材料: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加以多角度、多层 次评析,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原因,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 的实质。(就事论事,一事一议,是全文的重点)
●(3)联现实:联系实际说道理,或解决问题(即揭示出造 成某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后,探求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4)得结论: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在评析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强化自己的观点。
审题示例
●这是一则讨论类作文材料,讨论的话题就是“古村 落”或“古建筑”,这是一个前提。举一个简单的 例子,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个问题:男女生交往过密 是否影响学习?讨论的话题就是本句话的主语:男 女生交往过密。作为讨论者,你就要参与到讨论中 来,谈谈自己对“男女生交往过密”这个话题的看 法,而不能在讨论的过程中说:“我认为男女生交 往过密不影响学习,不仅如此,自习课讲话的行为 也不会影响学习。”因为这样的讨论就是暗中变化 了话题。
标题不得当: ●娱乐无罪,过度追捧才有罪 转移话题或扩大话题 ●明星对社会资源的过度占有应被制止 ●时代奔腾中仍需一片净土 ●文化传播,要热情,更要理智 ●去旧观念,扬新思想
●何以为校 ●北大百年讲堂是否可以成为李宇春的舞台 观点不明
拟题基本原则:明确观点;符合内容;形象生动
●讲堂不应被神化,超女亦可上讲堂 ●给殿堂一个清静 ●娱乐表演不应进入大学讲堂 ●让讲堂回归学术 ●大学讲堂不应排斥优秀娱乐文化 ●百年讲堂,要严肃更要“温度” ●超女进讲堂应予支持 ●文化不分贵贱,李宇春可进讲堂
1、材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材料内容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是什么? 3、材料想让我们回答什么问题? 4、我的立意?
例文欣赏
●必要的开发才是保护之道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1)班 陈哲 ●偶然发现的古村落的照片却引起了网友对古建筑需 开发还是让其自然保持现状的热议。我认为,必要 的开发保护才是最好保护文化的做法。(引述材料、 提出观点)
例文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本无可厚非。但应该警惕的是,我们 应防止被表面的美所蛊惑,而看不到其背后诡秘的杀手。正如罂 粟虽美,但其内有毒;我们需谨慎,莫因贪图感官的一时愉悦, 而为之交付生命,那就太不值得了。人之美不仅在于外表,更重 要的是内心。莎士比亚说:“没有德行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 有一颗美好的灵魂,美貌是永存的。”端庄的容颜、得体的打扮、 优雅的言行,这些外在的美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高尚的德行、 美丽的心灵与之互为表里,则其美是分裂的、是虚幻的,是造作 的,经不起时光的淘洗。
●况且,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打磨而保留下来的才有意 义吗?我倒不这样认为。任何留传下来的建筑、文 化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他们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岁 月的冲刷才能保存下来,但这意味着它还能抵抗住 现代的“冲击”吗?难道我们不去干扰大熊猫的生 活,他们就能很好地繁衍生活吗?难道我们不去保 护那春绿地大鼓技艺、少数民族的舞蹈,它们还能 保留到下一代?难道我们不去维护古建筑,它就会 完好无损吗?这些都是有着文化意义的事物。不是 所有有意义的古村落都经得起古村落的打磨,在如 今变化迅猛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对古村落、古文化 进行必要性的保护。(辩驳对立观点)
●再者,必要的开发保护并不会干扰当地生活,而是 对他们生活的改善。古村落的“古”不仅体现在其 悠久的历史,也是说明了其落于现代的生活水平。 就如边远山区的风景区里,不时会有附近农家过来 赚些零钱。倘若对古村落进行适度开发保护,那么 村民的生活也可得到一定的改善。他们和我们一样, 有权利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有权利过上更好 的生活,为什么要让他们一辈子按照原有的方式生 活?(正说意义)
例文
●正视美与丑
●林桁
●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而当 我们的眼睛在捕捉美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因短视而生偏见,因偏 见而致难以弥补的过错。恰如那头骄傲的鹿为自己拥有两支粗大 美丽的角而沾沾自喜,却忘了这美丽有时却成了致命的因素;相 反,有些事物因为看起来丑陋,而被我们轻易弃置;但很多时候, 正是因为不起眼的它反而具有别样的力量,恰如那骄傲的鹿为自 己细弱的丑腿而抱怨,而在生死攸关的刹那却是靠了它才得以脱 险。因此,何为美?何为丑?一孔之见、先入为主地草率认定, 显然欠妥。我们应该有理性的眼光,有长远的思量,来正视美与 丑,切忌鼠目寸光。
清醒地认识那深藏的本质!
时评类材料作文
一般材料作文
就事论事 就事选例
缘事发挥 谈古论今
引—议—联—结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报道,超女总冠军李宇春,在北大百年讲堂“只唱了 一首歌,说了十几句话”,就“让在场的 1500 名大学 生为之疯狂和尖叫”。由于现场极度混乱,一些拟定的 表演只好取消。
●必要的开发性保护不是在景区内建立“吸金工具”,而 是建造一些基本设施,其侧重点在于保护,赚钱不是我 们的目的。大堡礁上某一著名岛屿绿岛,其自然风景令 所有游客称赞。在岛上,通过树林的只有游客踏出的小 路,旁边随时可见被刮倒的树木。开发商在岛上只建了 几间饮品店、租用器具店和洗手间。在我看来,这正是 开发性保护的体现。少量的商家意味着生产垃圾的减少, 这既可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又保护了环境,令游客享 受了原始的美。相比国内海南岛,多年的开发已让淳朴 的风光不见踪影,每天产生的几吨垃圾也让人感到震惊。 因此,开发性保护对古村落来讲是有必要的,这既保护 了古村庄,也向游客展示了它的美丽。(正反对比论证, 说意义)
●此事引发了一场争论:北大百年讲堂是否可以成为李宇 春们的舞台?评论家们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任何大学 的讲堂都不应该随随便便让娱乐节目涌入,那只能是教 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也有人认为大学讲堂不是旧时的 金銮殿,本身没那么多神圣,文化不分高低贵贱,李敖 来得,李宇春同样也来得。
●对超女李宇春走进北大讲堂一事,你有何感想或看法?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开头:引材料、提观点
●错误: ●1.不引材料。 ●2.不亮观点。 ●3.观点模糊:对此事的完全的对错我觉得不能一棒 子打死,只能通过一步步分析才能理清利弊; 我认为不同的人选择热爱世界的方式不同,学术和 艺术之间本质并无差别。
分论点拟定:紧扣中心论点,不要偏离
●错误: ●1.分论点游离于中心论点之外: ●中心论点:讲堂是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精华的地方, 又岂能被世俗所“玷污”? ●分论点2:教育文化是值得被传颂敬畏的。 ●2.没有分论点,文章散乱无结构。 ●3.分论点没有置于段首,混迹于段落中间,影响结 构的清晰度。
审题示例
●围绕“古村落”来写,就一定不会偏离题意吗?答 案是否定的。“古村落”仅仅是写作话题,也就是 写作对象,它仅仅确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在这个 范围内,还有很多具体的观点,有的观点就是偏离 题意的。例如“古村落美在何处”“古村落的历史 人文价值”“古村落承载着人类的乡愁”“探寻最 美古村落”等。这类作文的写作对象虽然也是“古 村落”,但“含义”偏离了材料,偏离了讨论的方 向。
审题示例
●也就是说,确立了写作话题的核心关键词(写作的 对象)后,还要去材料中寻找与之相关的“动作、 行为类的关键词”(限定的范围)。细读本材料,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词句:过度开发而破坏了它本来 的面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价值、开发性保护、 经得起时间的打磨而保留、刻意的措施等。于是这 篇文章的立意就可以是:要保持古村落的本色(真 实、原生态)、不要让古村落成为标本、反对将古 村落商业化、反对过度开发古村落、让更多的人了 解古村落的价值、对古村落进行开发性保护等。
3.围绕中心论点拟定分论点
●评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能评得文明,才能 让人心悦诚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 写时评最要避免的是强词夺理,人身攻击,像骂街 似的低俗。能把看法说清楚,又能将看法的依据和 道理写深写透,这样的时评才是好时评。
4.理清结构
●(1)引材料、提观点:引用材料,概述新闻事实或社会现 象,并亮出自己的观点。
●跟帖的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样的古村落应该让更多的人了 解它的价值。有人说,如果缺乏必要的开发性保护,这些古建筑 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也有人说,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打磨而保留 下来的才有意义,任何刻意的措施都不是办法。
●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辩?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 得抄袭。
例文
● 生活中美与丑并存,丑,往往为人所厌弃,所鄙视;但有时, 丑却因为其德性的芬芳,而让人倍感可贵,《巴黎圣母院》中敲 钟人加西莫多,面目可憎,其丑无比,但正是他才给予了吉普赛 女郎爱斯梅拉达以危难中的相助。可怖的面容,与善良的爱心, 构成鲜明的对比;这淳朴的爱心,赐予了丑以别样的撼人心魄的 力量。由此看来,只看到丑的表象,就断然下论,以为不足用而 蔑视、乃至将其抛掷一旁,这样的判断与决策显然缺乏足够的理 性,我们还应该深入其本质,看取丑的价值,扬长弃短,这样方 才不致抱憾终生。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
审题及行文思路
审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驴友在网上发了几张偶然发现的一个古村落的照片,村子周边 风景清幽,建筑虽显颓态但仍隐隐透出当年的繁华。不少网友急 切打听村子的位置,该驴友却不肯透露,说怕来来往往的人太多, 干扰了当地人的生活;更怕村子出名后因为过度开发而破坏了它 本来的面目。
例文
● 衡量周遭的人或物,是如此;自我认识与评价,亦然。“金 无足赤,人无完人。”对自己与对他人一样,一味求全责备的完 美主义心态并不可取。诚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假令你 没有引以为豪的身高、长相,你大可不必为之唉声叹气;“尺有 所短,寸有所长”,矮个有矮个的优势,丑人也有丑人的用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