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废水监测

污废水监测


4、选择采样器具 (1)一般可用无色具塞硬质玻璃瓶、具塞聚乙烯塑料 瓶或水桶。 (2)根据采样方法确定 浅水采样:容器直接采样,或聚乙烯塑料长把勺 深层采样:专制深层采样器。将采样器沉入水下一 定深度,开盖、进水、合盖、取出。 自动采样:自动采样器,按仪器说明书设定时间或 间隔时间,自动定时将水样采集在不同的容器中。该 方法能较好地进行混合样的采集,大部分有冷藏功能, 可保存采集水样的水质稳定。应注意定期检查、清洗、 维护和保养。
(10)对易变化的水样,应尽快带回实验室分析。否 则应现场加固定剂、低温保存。有些项目(如氨氮) 加固定剂不得过量,否则测定误差很大。 (11)采样器在每次用完后,要按规定的方法洗涤干 净,存放于清洁干燥处。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采样容 器应定向/项使用,如用于工业污水的采样器不能用于 采集环境水样。 (12)测定石油类或动植物油时,应在水面下5-10cm 处采集含有乳化油的水样,不应该采集水面上的油膜, 最好在排放口测流堰下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混匀处采样。 (13)现场出具数据的仪器应校准后使用。pH现场测 定:第一次测定,先用pH试纸初测,再用pH计精确测 定。不能直接用pH试纸测,特别是6或9附近,因为标 准一般为6-9, pH 5.5以上与6的颜色变化差不多,是 达标还是不达标。 (14)现场质控:10%平行、全程序空白。
四、水样的保存
原则上,水样应当天分析完毕。个别项目如粪大肠菌群、细 菌总数应在采样后6hr内分析完毕。否则应按照国家标准分析发法 的要求,加固定剂,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 1、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 物理作用:SS的吸附、沉淀、挥发、逸失 化学作用: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生物作用:微生物和藻类的活动 2、水样贮存容器 常用的贮存水样的容器材料有硼硅玻璃、石英、聚乙烯、聚 四氟乙烯。 选择原则是:待测污染物组份,不得与盛装瓶有反应或被玷 污、吸收、吸附等。一般来讲:有机物样品盛于玻璃瓶中,B、Si 和金属样品盛于塑料瓶中。 容器的洗涤:用不含磷酸盐的洗涤剂,并用软毛刷洗刷容器 内外表面和瓶盖,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数次,晾 干、备用。
1、监测项目(13项常规指标)
pH 悬浮物SS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化学需氧量COD 色度 氨氮NH3-N 总氮TN 总磷TP 石油类 总有机碳TOC 碱度 硝酸盐氮NO3-N 大肠菌群
2、监测分析方法
(1) pH 定义: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测定方法:玻璃电极法GB6920-1986、比色法、便携式pH计法 测定注意事项:pH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温度下进 行或者进行温度校正。 (2)悬浮物SS 定义:水样通过孔径为0.45微米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 ℃ 烘干并恒重的固体。 测定方法:重量法 滤膜法GB11901-89,标准方法 滤纸法,中性定量滤纸 石棉坩埚法:用于酸碱浓度较高的水样测试 (3)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定义: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氧化作用下所 消耗的溶解氧。是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测定方法:稀释与接种法GB7488-87,我国一般在20 ℃下.暗处.培 养5天。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HJ86-2002,20min完成
二、监测的主要程序
1、准备:根据废水处理设施的工艺和检测
目的,制定采样方案,准备采样器皿、固定 剂、采样记录表等。
2、水样采集、现场固定。 3、样品运输、交接和保存。 4、样品分析,出具报告结果。
三、水样采集和现场测试
水样采集最关键的是要采集到真实的.有代表性的样品。 1、水样分类 (1)平均污水样:在一个或几个生产周期内,等时间间 隔分别采样,对性质稳定的污染物可混合成一个样品分 析,对性质不稳定的污染物应分别分析取平均。 (2)定时污水样:根据排放规律,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 小时采样一次,分别测定。 (3)混合污水样:排放流量不稳定时,可将一个排污口 不同时间采集到的水样,根据流量大小,按比例混合水 样,得到平均比例混合水样,分析获得平均浓度。 (4)瞬时污水样:污水的组分随时间、空间发生变化, 或因为某种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间隔或相应的部位采集 瞬时样品。
污废水监测
2006年11月
主要内容
一、污废水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二、监测的主要程序 三、水样采集和现场测试
1、水样分类 3、确定采样频次 5、取样量 7、取样时的注意事项 2、确定采样点 4、选择采样器具 6、取样方法
四、水样的保存 五、水质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
1、监测项目 2、监测方法介绍 3、便携式现场监测仪
(4)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 量,以氧的mg/L表示.它反映了水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也是一 项综合性指标. 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GB11914-89,地表水和污水都适用。测试 时加0.4g硫酸汞是为了消除氯离子的干扰(2000mg/L)。 高锰酸钾法GB11892-89,适用于地表水测试。 (5)色度 测定方法:稀释倍数法GB11903-89,适用于污染严重的地表水和 污水。 铂钴比色法GB13195-91,适用于清洁水。 测定注意事项:去除悬浮物后测定。 (6)氨氮NH3-N 定义:水中以游离氨或离子铵形态存在的氨。 测定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 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GB7481-87 测定注意事项:水中带色或浑浊干扰测定,应预处理。对清洁水 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地表水或工业废水,采用蒸馏法。
一、污废水监测对象和目的
1、监测对象 (1)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各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2)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排水、水处理过程中的 工艺废水。 (3)从污水处理厂排放进入环境的污水(总排口)。 2 2、监测目的 (1)保证输配系统的安全安全运行,不堵塞,无严重 腐蚀性物质进入。 (2)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掌握进水水 质。 (3)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监控污水处 理工艺过程。 (4)监控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考核污水处理系统 的工艺运行效果,严格控制未达标废水的排放。
(11)碱度 定义:水中所含有的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也是一种综 合性指标。 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 (12)硝酸盐氮NO3-N 定义:水中硝酸盐是在有氧环境下,各种形态的含氮化合物中最 稳定的氮化合物,也是含氮有机物经无机化作用最终的分解产物。 测定方法:离子色谱法 酚二磺酸光度法GB7480-87 紫外分光光度法 (13)大肠菌群 定义:包括四种细菌(大肠埃希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肠杆菌 属、克雷伯氏菌属),用大肠菌群数(个/L)表示,即每升水样 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总数目。 测定方法:多管发酵法(15管法) 滤膜法,该方法相对粗一些。
2、确定采样点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第一类 污染物(13项: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 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 β放射性),采样点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 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的排口。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第二类 污染物,采样点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3)需评价污水处理设施效率时,在设施的进、出口分别 设置采样点。 (4)需评价污水处理设施某个单元的效率时,在单元处理 设施的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点。 (5)采样点设置要有代表性,尽可能保证采集到流动的水 样。 (6)还要设置水量或流量监测点。
(15)污水处理装置效率监测:进、出口采样不一定同 时,要考虑装置对废水的处理周期 。 (16)从管道中采样,应先放流一定时间后再采样,保 证采集样品的代表性。 (17)样品编号。 (18)现场记录:样品编号、采样日期、采样时间、采 样地点、采样人员,添加固定剂情况,现场情况(如处 理设施运行情况、废水排放规律、水的颜色、有无漂浮 物、有无浮油、周围环境等)便于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
谢谢!
3、便携式仪表 (1)主要有:pH测量仪、溶解氧(DO)测量仪、浊 度测量仪、COD和BOD 测量仪、电导率测量仪。 (2)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测试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预热、 自检正常开始监测。 待仪器显示值稳定后读数。多次测量(三次)取平均 值。 测试完毕,必须及时清洗、整理,探头等轻拿轻放。 现场用标样(液)进行校正。 仪器日常维护与保养,电极浸泡、传感器清洁、膜等 对测试影响较大配件更换、定期校准和检定。
3、保存方法 (1)充满容器或单独定容采样(油、SS)。 (2)冷藏(4℃以下)或冷冻,贮于暗处。 (3)加固定剂(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固定剂) 4、保存条件 不同的项目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不一样,国 家标准分析方法中有具体规定。
上述讲得样品的盛装、固定、 保存条件、保存有效期等详见附 表。
五、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
3、确定采样频次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采样频次为至少每两小 时一次,取24小时混合样,以日均值计。 (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了工 业废水的采样频次。即生产周期在8hr以内的,每2hr 采一次样;生产周期大于8hr的,每4hr采一次样。其 它废水(如清下水、生活污水)24hr不少于两次。 (3)关于监测结果的评价。标准中规定用日均值评 价,我们监测部门日常的验收监测都是采用该方式。 但是对于事故应急监测、监督执法监测(属抽查性 质),一般只采样一次,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这一点国家环保总局是有文件规定的。
(7)总氮TN 定义:水中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是有机氮、无机氮 (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总和,营养因子,易导致水 质富营养化。 测定方法: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 (8)总磷TP(磷酸盐) 定义:水体中的磷几乎都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包括溶解的、颗 粒的、无机的和有机的,来源于洗涤剂(粉)、农用肥、农药等, 营养因子,易导致水质富营养化。 测定方法: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分光光度法GB11893-89 (9)石油类 定义:水样中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称石油类; 其中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称动植物油。 测定方法:红外分光光度法GB16488-96。 (10)总有机碳TOC 定义:TOC是以碳的含量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它比COD、B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国外广泛采用该指 标。 测定方法: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分光光度法GB13193-91,能测 定水体中的总碳、总有机碳、总无机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