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新版管式加热炉检修实施前的安全措施

2020新版管式加热炉检修实施前的安全措施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管式加热炉检修实施
前的安全措施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新版管式加热炉检修实施前的安全措

1.严格办理安全施工签证
施工单位在施工检修前必须办理以下签证。

(1)检修任务书
管式加热炉检修要办理检修任务书,明确修理内容和安全措施,记录修理及检查验收的情况。

设备解除危险后,经设备交出者在任务书上签字,落实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后,施工人员方可进行检修施工。

(2)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
如需进入管式加热炉内部施工,必须办理《进入设备内部作业许可证》。

设备经安全处理和分析,有害气体在允许浓度范围内,经安全管理人员签字后方可进入设备内施工。

(3)动火许可证
施工时需要动火(如电焊、气割)、使用强烈照明灯或金属敲击,都必须办理恸火许可证》。

经审查批准签字后,方可在规定时间内开工动火,并在规定时间内结束,超过时间必须重新办理签证。

2.消除设备的危险因素
运行中的管式加热炉,必须消除其危险因素,使之处于安全状态下方可进行检修。

检修施工前需做好以下工作。

(1)停车按照检修计划并与上下工序及有关的工段(如锅炉房、配电间冷冻站、给水站等)取得联系,严格按照停车方案规定的程序停止设备的运转。

(2)卸压卸压操作应缓慢进行,在压力未卸尽排空前,不得拆动设备。

(3)排放向指定的安全地点或储罐中排尽设备或管道中残留的物料。

(4)降温切断热源,以不损伤设备的方法或自然降温的方式使设备降至常温。

(5)抽堵盲板停工检修的管式加热炉必须和运行系统可靠隔离,这是石油化工安全检修必须遵循的安全规定之一。

隔离的最可靠办法是装设盲板。

通常是将与检修的管式加热炉相连的管道、管道上的阀门、伸缩接头等可拆部分拆下,然后在管路一侧的法兰上装设盲板。

如果无可拆部分或拆卸十分困难,则应在和被检修设备相连接的管道法兰接头之间插入盲板。

抽堵盲板属于危险作业,应办理作业许可证,并指定专人负责制定作业方案和检查落实安全措施。

抽堵盲板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持证作业。

作业过程应逐一记录,以便防止由于漏堵导致检修作业中发生事故。

此外,还需遵循以下要求:
①盲板必须根据被隔离管道内介质的特性、压力、温度等条件,在进行设计和制作时,满足强度和密封要求。

②介质为易燃易爆物质时,抽堵盲板作业点周围25m范围内不准用火;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必须离开现场;室内作进行符合安全要求的通风,现场应有足够的使用照明灯时,必须用电压低于36V的防爆灯;抽堵时必须使用铜质或其他撞击时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③抽堵盲板前应对设备和管道进行仔细的检查。

一般要求管道内介质温度小于60℃,介质的压力,煤气类物质压力小于196.33Pa,氨气等刺激性物质压力小于490.3Pa,方能进行抽堵盲板作业,否则需办理特殊的审批手续。

④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向,作业时间不得超过0.5h。

危险性大的场合应派专人进行监护作业。

(6)置换和中和为保证管式加热炉检修中动火和炉内作业的安全,设备检修前必须进行置换处理。

通常是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将设备、管道内的可燃性或有毒有害气体彻底置换出来。

对盛有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或经酸洗、碱洗后的设备,则应进行中和处理,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防止设备腐蚀。

置换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①置换作业应在抽堵盲板达到设备的可靠隔离后进行。

②置换前应制定置换方案,绘制置换流程图。

根据置换和被置换介质相对密度的不同,选择置换介质的入口位置和被置换介质的出口位置,确定取样分析部位(一般取置换系统的终点和易成为死角
的部位)。

③用注水排气法置换气体时,一定要保证设备内被水充满,所有易燃气体被全部排出。

设备经惰性气体置换后,在人罐作业前还必须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以防作业人员窒息。

④在置换过程中,应按照置换流程图上标明的取样分析进行吹扫,也称为扫线。

方法是利用蒸汽吹扫设备残留的物质。

作业前要制定吹扫方案,绘制流程图,在流程图和登记表中标注和写明吹扫的简要流程在流程图和登记表中标注和写明吹扫的简要流程、管号、设备编号、吹汽压力、起止时间、进汽点、排放点、排放物去路、吹扫负责人和安全事项,并办理审批手续。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