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灵武二中骨干教师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2课时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3、知道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2、体会探究的乐趣。
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新课
活动一:设计实验
1、出示自学提纲
(1)凸透镜对光的偏折水准与透镜的相关,所以探究物距u的变化时应该把作为参照距离。
(2)猜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可能成(填放大或缩小)、(填倒立或正立)、(填实或虚)像。
(3)猜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可能成、、像。
教学环节
学案
教案
个性化处理




活动二:实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学生完成自学提纲内容。
2、通过交流明确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观察的内容。
3、学生实行实验收集数据填在实验表格中,并实行交流。
4、学生通过课本几个问题的讨论尝试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猜想:物距小于焦距时可能
成、、像。
2、引导学生交流,对学生存有的问题实行细致讲解。
活动二:实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二、新课
活动一:设计实验。
1、学生完成自学提纲。
2、通过交流对实验中探究的问题实行猜想,明确研究的目的
一、引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的特点以及物体距离透镜的远近;放大镜成像的特点以及离凸透镜的远近。
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出示自学提纲
(1)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点燃的蜡烛。组装时放在中间位置固定,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2)实验时,先把蜡烛放在较远处,大于的焦距,移动找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和,测出和。
(3)接着把蜡烛放在小于焦距大于焦距处,移动找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和,测出和。
(4)、最后把蜡烛放在小于焦距处,移动光屏能得到像吗?此时车去光屏,从一侧向方向看去,能否看到像?描述像的、和。
教学
重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成像的特点。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使用
教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学案
教案
个性化处理




一、引入新课
学生完成复习题回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点和物体离透镜的远近。
通过比较说出透镜成像特点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相关。
2、引导学生交流,协助学生熟悉实验方法,能够实行必要的演示。
3、指导学生实行实验,收集数据填在表格中实行交流。
4、分析论证;通过课本中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师通过画图实行强调,协助学生找到记忆方法。
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能够放到第二课时实行。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行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