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有能力的好孩子(全日版)

怎样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有能力的好孩子(全日版)


2、学会鼓励孩子
寻找孩子的优点; 不要强调他的责任; 表示友好和欣赏他; 表达你的情感,传递温暖; 化点时间和孩子玩游戏; 注意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不情绪化地对待孩子; 不对孩子的一时挫败表示难过的情绪; 不用处罚或报复的方式; 善用幽默; 尽量表达乐观的态度;
3、掌握亲子沟通的方法
接纳孩子的不安与不满; 不要长篇大论; 不要过度了解; 区分接纳与赞赏的不同; 不要积累孩子的过失; 小心聆听,积极回应; 父母管教态度一致,不忽冷忽热; 辅导孩子发泻情绪,必要时为孩子制造发泄情绪的办 法和机会; 和孩子一起做事,在过程中创造沟通的机会; 养成和孩子在情感上交流的习惯;
1、有效辅导孩子学习
1、明确学习辅导的内容—— 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激发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发儿童的学习动力——求知欲望、成功欲 望; 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思考、严 谨的作风;
1、有效辅导孩子学习
3、激发孩子学习动机: 与孩子订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 不断表扬孩子在各方面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 经常鼓励孩子,使他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 帮助孩子分析、纠正失误,切勿批头盖脸地责难、挖 苦; 绝不过分挑剔、批评、鄙视孩子的各种表现; 有计划地带领孩子去参观一些科技馆、博物馆、文化 馆等机构,去参加一些音乐会及歌舞戏剧演出等活动, 讲历史,讲现实; 具体引导、帮助孩子解决功课上的问题和困难;
4、让孩子听话的秘诀
积极倾听—让孩子知道你了解和肯定他所说的话和所表 达的感觉,而不是用下命令、警告和哄骗的方式; 说“我”而不谈“你”—用叙述自己的感受及对孩子的 希望来代替指责与命令; 了解孩子自己的规则—从“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 说出你真实的意思,并对所说的负责—不要使用不能实 现的诺言和威胁; 把话说得越清楚越好—把你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完全地 表达出来; 使用正面的语句—去做一件事比不去做一件事容易的多;
青少年(12——21岁)的发展任务
与同龄男女青少年形成更成熟的关系、 充当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 了解自己的体格并有效使用之、 从父母或其他人那里获得感情上的独立、 获得经济独立的保障、 选择和准备职业、 发展公民能力所需要的智力技能、 进行对社会负责的行为、 形成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念体系、 准备结婚和家义的成熟是指 生理上的生长发育,广义的成熟包括心理社会 的发展 。 1.由遗传基因所决定,但又受环境影响 2.人的成熟可表现为:从依赖到自治;被动到主 动;主观到客观;无知到有见识;承担责任少 到责任多 等等
3、成长发展的方面
4、关于家庭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亲密合作,共同 生活的小型群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最小细胞,家庭 是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学者巴贝尔(Baber)和阿尔林(Allen)认为,家 庭是最具权利的社会化机制之一,这是因为家庭是人们建 立有关劳动的性别领域的信念,学习有关性别规则,经历 性别、阶层及种族体系如何以个人及深入的形式产生作用 。因此,青少年身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常常是来源于家庭 ,来源于父母角色是否称职。
6、发展任务的理论(1)
这一理论认为,在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 的一系列问题,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需要发展一套相 应的技能、知识、功能和态度来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 最著名的一种观点是由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 提出的,他将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并为每个成长阶 段提出六至十个任务; 发展任务理论的一个重要根据是如果青少年在完成每项 任务时都能得到成功,那么他们就会得到快乐,并为社 会所承认,这些成功为完成今后的任务打下牢固的基础 ,未能完成任务的个体可能会感到不快乐,不能得到社 会的承认并在完成今后的任务时有可能遇到困难;
2、教育变革,家庭教育面临新挑战
目标——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命——从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到使人获得持续发展的能 力 特征——从集体化、标准化到个别化、个体化教育 组织——从以课堂学科为基本体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 科结构 教育公平——从一般性的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到机会平 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 途径——从以传授、读书为主到强调实践性过程、创造性 过程(广泛的社会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
怎样培养一个 全面发展的、有能力的好孩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陆士桢
一、当代少年儿童的 成长环境及特征
——你了解孩子吗
1、时代变迁,儿童发展面临新背景
★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不可避免,意识形态冲突长 期存在——选择; ★现实化、物质化、契约化直接影响社会道德价 值——构建精神家园; ★传播方式走向大众化、草根化——自律; ★权威社会逐渐让位于平等、沟通、民主新格局 ——公民素养;
二、关于人的成长与发展
——基本规律和理论
1、成长与发展
一般指人生理方面的改变,是细胞增殖的结果。表现 为机体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即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是生命中有顺序、可预期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 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 能力的演进,即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 1.不易被测量 2.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和成熟的象征
1、有效辅导孩子学习
4、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订立做功课和复习的时间表,每天监督孩子; 用奖惩的方法训练在指定的时间集中精神做作业,逐天 训练做作业复习功课不拖拉; 每天检查督促,和教师联系,当天完成作业,复习当天 学过的内容; 逐天询问孩子当天所学内容的要点,帮助孩子养成理解 习惯; 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做作业一丝不苟,不马虎; 经常问孩子为什么,不仅包括课业内部的,也包括课外 各方面的,不断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8、指导家庭建立规范, 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
订一些真正重要的、孩子必须遵守的规范; 对孩子坚持始终如一的要求; 父母尽量以正向的说法来规定; 使规则简短清楚而不带有情绪化的意味; 在父母许可的范围内,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 帮助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世界,促进独立思考;
四、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
-——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
使孩子健康成长的20种方案
15 16 17、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18 19、让孩子学习智慧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20、没有必要把孩子委托办理的事情全部做到;
6、重视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的10个好习惯: 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文明礼貌,微笑待人; 学会尊重,耐心听他人说话; 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利人利己,用过东西归原处; 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 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 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 环保卫生,干干净净每一天;
过分期望 过分替代 过分保护 过分隔膜 过分放纵
2、孩子的叛逆与家庭亲子冲突
1、文化价值传递模式的时代特征: 父母模范文化——权威; 同辈模范文化——叛逆; 子女模范文化——变迁: 2、不均衡与不同步: 家长对子女生活上的过度关怀,精神情绪 上的过度冷漠——不均衡状态; 青 少 年 生 理 发 育 提 前 , 心 理 成 熟 滞 后 —— 不同步状态;
3、坚持正确的儿童观
尊重主体——把儿童作为活的、有发展性的主体 来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纳——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儿童,区分接纳与 赞赏的不同,拒绝判断,; 自决——自我决定,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自 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 个别化——把每一个儿童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 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一致性——对事业负责与对儿童负责的一致性;
4、让孩子听话的秘诀
不要长篇大论—事先整理你要说的话,抓住要点,避免 漫谈; 适当的语气及声调—在你的声音中放入“温暖”,声调 有重点、温和、支持、有强弱之分; 注视孩子的眼睛—眼睛提供讯息:你是认真的; 有一段轻松时间—大家坐在一起,表达感情,温暖的环 境; 有一段谈话的时间—有固定的谈话时间、选择适当的时 间谈话; 不放过任何问题—打破亲子间谈话的墨守成规和因循旧 例;
7、关于儿童的需求
1、获得基本生活条件; 2、获得健康保证; 3、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 4、满足学习就业的需求; 5、满足休闲和娱乐需求; 6、拥有社会团体和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 7、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求; 8、免于被歧视、剥削伤害的需求;
三、现代家庭教育的几个原则
——学会当家长
1、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五大误区
婴儿期与儿童早期(0~6岁)的 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食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性别和有关性别的行为和礼节; 获得稳定的肌肉运动; 形成对社会和身体的简单概念; 对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人产生感情联系; 学习判断是非并发展良知;
六至十二岁的儿童期的九项任务
学习普通游戏中所需的身体技能, 对自己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生物形成全面的看法, 与同龄伙伴处好关系, 学做适当的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 学习文化和数字, 掌握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概念, 发展道德和价值观念, 获取个人独立, 对社会集团和社会制度形成个人看法,
5、使孩子健康成长的20种方 案
1、评价孩子之前首先要好好观察孩子; 2、想了解孩子,父母首先应该跟孩子说话; 3、提高孩子自身的“自我评价” 4 5、检查一下父母自身; 6 7、帮助孩子找自己的位置;
使孩子健康成长的20种方案
8 9 10、孩子的行为所造成的不良的后果作为情报告诉孩子; 11、不生硬地给孩子灌输父母或他人的对价值的判断; 12、对孩子的求知不有问必答; 13 14、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信赖的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4、家庭牢固确立进步的社会价值
1、祖国利益至上; 2、坚持人民利益方向; 3、诚信守纪; 4、崇尚科学,热爱劳动; 5、和谐与包容;
5、构建好人生支撑
物质支撑(学习能力、职业能力); 精神支撑(坚定信仰、完善人格) 社会支撑(制度价值与规则、沟通与 合作)
6、推动民主的家庭环境
权威的父母——苛求的指责、严厉的对待、体罚; 后果——畏惧、神经质、闭锁、憎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