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素质测评方案
一、评审小组
三年级全体学生
二、测评目标
考察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中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了解,以及对基本的信息处理技术的掌握。
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三、测评内容与方式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兴趣态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等三个方面
1、兴趣态度
兴趣态度的测评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表现和习惯等,结合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A、P、E三等。
2、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反映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网络文化等方面的程度。
测评由学校组织,以笔试或网上在线测评方式进行测评。
测评结果分A、P、E三等。
3、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主要反映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测评方式以上机测评为主。
测评结果分A、P、E三等。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兴趣态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三方面测评结果无E等并含有一个(一个以上)A等,则信息技术测评结果为A等;若三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信息技术测评结果为P等;若三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信息技术测评等第为E等。
2、学生达到三个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信息技术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
(1)在小学阶段参与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活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或信息技术方面)并获三等奖及以上者;(2)在小学阶段参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竞赛并获三等奖及以上者(注:三等奖及以上获奖人数不超过参赛人数的30%)。
1、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主要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表现和习惯等情况来确定。
测评结果由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综合评定,分P、E两等。
学习品质测评的确定方法:学习品质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二个条件即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
(1)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部门规定的课时量;
(2)所在班级任课教师根据其上课表现评定为P等;
2、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主要反映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网络文化等方面的程度。
测评由县教研室命题,学校组织施考、阅卷,
以开卷笔试或网上在线测评方式进行评测。
测评结果分P、E两等,允许理论知识测评等级为E等的学生参加补考一次,但该生信息技术测评等级不能为A等。
四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检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区信息技术中心所安排的信息技术考察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彻底落实学生学以制用的要求,指定本考核计划。
二、考察方式
上机操作
三、考查结果运用
本次考查成绩乘占80%,平时成绩占20%,共计一百分计入总成绩。
四、考察内容
(一)主题
制作一份电子小报(新年快乐)。
(二)考评要求(共80分)
(1)小报大小为A4,横向;小报中包括刊头(图片和艺术字)、单位、作者;至少两个栏目,需用自选图形排版;有文本框,输入至少100个字以上内容。
(40分)
(2)插入图片或自选图形,对小报中的文字、自选图形、文本框等进行美化,给小报加上恰当的边框,版面美观。
(30分)(3)将小报以自己名字保存到教师指定的文件夹中。
(10分)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期末考评方案
一、本期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学习图像处理和电子表格单元,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本册第1至5课为第一模块:(1)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2)—图像处理模块;第6至10课为第2模块: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电子表格;第11至12课为第3模块:合理使用计算机。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图片与信息技术,学会用光影魔术手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玩转艺术照,给相片加边框,制作台历,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创新意识及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电子表格的设计制作和基本应用:在EXCEL中制作表格,给表格加边框,录入数据,数据求和,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好计算机的磁盘空间,能简单维护计算机。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三、期末教师自评体系及分值百分比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应该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所以我们的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之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一)教师评价:占10℅。
1.学习态度好,遵守课堂纪律。
2.听讲认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
3.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己认真完成作业,且还能作为老师的小帮手去教其他同学。
4.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学习活动坚持到底。
5.上课时爱护公物,不吃零食,不乱扔垃圾。
(二)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60%。
上完成一个单元后,要求学生能上机完成相应的作业,然后提交给老师,期末老师根据学生平时完成的作业情况打分,并记入期末成绩中。
这是一过程考核。
关键是看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
作业(一):用光影魔术手制作艺术照
作业(二):用光影魔术手完成给相片加边框
作业(三):用光影魔术手制作台历
作业(四):在EXCEL中P37页的表格
作业(五):在EXCEL中录入数据并求和
(三)期末信息技术理论考试占30%。
备注:总得分在85分以上等级为优,得分在70分以上为良,得分60分以上为合格。
六年级信息技术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着眼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同时结合六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和六年级学生特点,考试着重考察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包括运动命令、过程、重复命令、设置状态和颜色、填充颜色、数学计算等几个方面;同时将对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综合检测。
本次考试将充分体现信息技术课程重实践重运用的特点,通过考试,让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
小学阶段1-6年级信息技术知识,侧重在六年级所学知识。
主要包括功能键F5的作用,ie浏览器,文件后缀名,logo语言基本命令与过程等。
三考核方法
1、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40分钟。
(分为卷面考试和上机操作两部分)
四考核评价
结合小学六年级学生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采用了以下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5%) + 课堂作业(25%) + 卷面笔试(70%)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和积极思考等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课堂作业:从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和作业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主要为学生平时课堂练习;
四、试卷考评结果预测
本次考试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考试,着重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进行综合检测,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运用能力,整体难易程度为中,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看,六年级2个班的平均分预测为75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