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长期投资决策(计算题较多,其他题目占的比重比较小)第1节 投资概念及投资决策过程 一、什么是投资• 投资概念:当前的一种支出,能在以后较长时间内带来效益。
• 投资决策的特点: 1. 要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 2. 要考虑风险二、投资决策过程:(简单了解) 1. 提出投资方案2. 估计有关数据 3. 评估方案并择优4. 实施和监控 第2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单笔款项的现值 PV=nni S )1( =n S × 现值系数(i , n )其中,PV (present value )是现值,i 为贴现率(资金成本);n 为期数(通常一年为一期);n S 为现在现值到第n 年末时的价值(本金+利息的和)通过现值系数表,我们可以看,贴现率越高,现值系数就越小;时间越长,现值系数就越小;当贴现率为0时,现值系数等于1。
2002年4月13.某企业希望5年后得到8000万元,假定贴现率为4%,问这笔款项的现值是( )A.7680元B.6576万元C.9733万元D.8320万元 09年4月12.贴现率的大小会怎样影响一个现金流的现值?( ) A .贴现率越大,现值越小B.贴现率越小,现值越小 C.贴现率的大小会影响现金流未来的价值,但不影响其现值 D.贴现率的大小会怎样影响现值,要视具体数据而定 二、不均匀现金流系列的总现值每年的现金流量是不相等,而且没有规律不规则的。
这种现金流系列称为不均匀现金流系列。
假如第1年末到第n 年末每年的现金流量分别是R 1,R 2,…R n ,这一现金流系列的总现值为TPV那么TPV=i)(1 R 1++22i)(1 R ++…nn i)(1 R +=∑=+nt t ti R 1)1(三、年金系列的总现值年金即每年的现金流量都相等。
即R 1,R 2,…R n 都相等。
根据不均匀现金流总现值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年金系列总现值的计算公式为:()(),111nti nt TPV R R i ===⨯∑+总现值系数其中∑=+nt ti 1)1(1为总现值系数第3节 现金流量的估计 一、估计现金流量的原则 1、现金流量原则在评价投资方案时,必须用现金流量计算其成本效益,而不能用不属于现金流量的收支。
2、增量原则在投资决策中使用的现金流量应是未来采用某一投资方案而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增加 3、税后原则只有税后的现金流量才与投资者利益相关。
二、现金流量的构成 ● 净现值投资量 ● 净现金效益量 ● 方案的残余价值 1、净现值投资量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费用的增加量,包括:(简单了解) 2、净现金效益量指投资方案在经营期内每年以现金流量计算的效益量净现金效益量=销售收入的增加量—经营费用(不包括折旧)的增加量若NCB 为净现金效益量;△S 为销售收入增加量;△C 为经营费用增加量;△P 为利润增加量;△D为折旧增加量。
则NCB=△S—△C由于△S=(△C+△D)+△P 其中(△C+△D)是成本的增加量+利润的增加量即为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所以NCB=(△C+△D+△P)—△C即NCB=△D+△P一般而言,企业还要交纳所得税,那么评价方案时所用的净现金效益量应当是税后效益量,也就是原来的利润纳税以后变为税后利润。
则:NCB′=△P′+△D=△P(1—t)+△D或NCB′=(△S—△C—△D)(1—t)+△D式中,NCB′为税后净现金效益量;△P′为税后利润增加量;t为税率。
03年4月13.税后净现金效益量应等于( )A.△P′-△DB.△P′(1-t)C.△P′(1+t)D.△P′+△D06年4月,08年4月13. 净现金效益量是指()A. 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B. 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的增加量C. 折旧的增加量减去利润的增加量D. 利润的增加量3、方案的残余价值方案的残余价值是指投资方案寿命结束之后剩余资产的清算价值,主要包括设备的残值和流动资产增加量的变卖收入。
一般说来,对于投资期较长的项目,其残值可以忽略不计,但对经营期较短的方案而言,这部分价值对决策则具有重要意义。
第4节资金成本的估计一、债务成本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个重要来源,举债筹资包括从银行借款、发行企业债券。
这其中又可以按借款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
债务成本就是债务人付给债权人的利息收入。
如果企业要缴纳所得税,利息支出就可以从纳税收入中扣除,从而可以减免一部分税金。
故税后的负债成本就会低于利息率。
因此:税后债务成本=利息率*(1—税率)二、权益资本的成本1. 现金流量贴现模型06年7月14.假定某企业在普通股的市价为每股22元,下一期的股利预期为每股1.98元,每年股利增长率预期为7%,则该普通股的资金成本为( ) A.2% B.7% C.9% D.16% =1.98/22+7%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2002年4月4.某企业发行债券若干万元,息票利率为12.5%,所得税率为38%,权益资本成本为15%;假定该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债务35%,权益资本65%,试计算该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解:税后债务成本:k d =12.5%×(1-38%)=7.75% 综合资金成本k a =P d ×K d +P c ×K c=35% ×7.75%+65%×15% =12.46%该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为:12.46%。
04年7月25.假定某企业发行债券100000元,息票利率为10%,该企业所得税率为40%。
且该企业现在普通股的市场价格为每股24元,下一期的股利预期为每股1.8元,每年股利增长率预期为6.5%。
假定该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债务40%,权益资本60%。
求 (1)该企业的税后债务成本为多少? (2)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多少? (3)该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为多少? 解:(1)税后债务成本=10%*(1-40%)=6% (2)资金成本=1.8/24+6.5%=14%(3)综合资金成本=6%*40%+14%*60%=10.8% 第5节 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 一、返本期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计算投资所需的返本期的长短,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效益相等,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返本期。
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净现金投资量返本期利用返本法评价投资方案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标准返本期,然后将实际返本期与标准返本期进行比较,如果所提出的投资方案的返本期小于标准返本期,则该方案就是可以接受的。
返本期较短的方案就是较好的方案。
返本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缺点是返本法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而精确性不高。
06年4月,08年4月14. 假定某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投资量为20000元,第一年的净现金效益量为8000元,第二年为7000元,第三年为5000元,第四年为5000元,则该项投资的返本期为( ) A. 1年 B. 2年C. 3年D. 4年06年7月13.在长期投资决策中,返本期的计算公式为( ) A.返本期=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净现金投资量B.返本期=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投入现金量C.返本期=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产出现金量D.返本期=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总现金量二、净现值法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所获得的净现金效益量扣除净现金投资量的现值。
利用净现值法评价投资方案,需要预先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通常应等于资本市场上的长期贷款的利息率。
其计算公式为:净现值=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净现金投资量 或 0n1t tt C )i 1(R NPV -+=∑=式中:NPV 为净现值;Rt 为第t 年的净现金效益量;n 为投资方案的寿命;C0为净现金投资量;i 为资金成本。
净现值法就是根据净现值的正负或大小来判断投资项目的经济性。
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是指因投资方案引起的按现值计算的收入,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投资方案引起的期初支出,两者的差额表明方案能给企业净增加多少价值。
所以,如果净现值是正值,说明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价值,因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净现值是负值,说明方案会使企业价值减少,因而是不能接受的。
对于投资额相同的方案,净现值越大,其经济效果越好。
净现值法的计算步骤可归纳如下:第一,确定一个目标收益率作为基准贴现率; 第二,计算出投资项目在整个投资期间的现金流量表;第三,将投资期内发生的所有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求出净现值; 第四,根据净现值对投资方案进行判断。
2004年4月考过了和例题8-12一样的题目,05年4月、07年7月考过一个类似的题目,所以这是一个重点,考试几率比较大净现值法的主要优点体现在:①已经考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并且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投资期间内的经营状况,故比较精确。
②直接以金额表示投资项目的收益率,比较直观。
净现值为正值表示该投资项目可以接受,投资者可获得利润;净现值为负表示投资项目不可以接受,投资者将出现亏损。
三、内部回报率法内部回报率法是国内外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对投资效果进行动态评价的方法。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建设周期长、使用期限长的大中型项目的投资效果衡量。
内部回报率法也是一种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计算现值的方法,但它与净现值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净现值法是先根据投资方案所需的资金成本确定贴现率,然后根据这个贴现率计算方案的净现值。
内部回报率法则是计算能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即当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相等时的贴现率,这个贴现率称之为内部回报率。
如果该内部回报率大于资金成本,方案是可取的:否则,就是不可取的。
内部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0)1(01=-+∑=C r R nt tt04年7月14.对于某一现金流量,若计算得内部收益率IRR =10%,则下列哪个贴现率对应的净现值大于0?( ) A.10%B.11%C.8%D.15%04年7月24.简述净现值法与内部回报率法的区别。
如已知各年的净现金效益量Rt 和期初的净现金投资量C0,就可以求出内部回报率r 的值。
不过,计算内部回报率的这个公式是一个t 次方程,要求出内部回报率r 的值,最好利用计算机来求解。
如果没有计算机,一般采用试算法(插入法)例题:2003年4月考试题某工程项目投资额为310万元。
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回报率。
解:根据公式0)1(01=-+∑=C r R nt tt计算50%的总现值156*0.667+192*0.444+228*0.296+264*0.198+300*0.132=348.66万元60%的总现值156*0.625+192*0.391+228*0.244+264*0.153+300*0.095=292.096万元采用插入法计算50% 348.66 38.66(r%-50%)10% 310 56.564r%60% 292.096∴r%=50%+564.56%10*66.38=56.8303年4月14.内部回报率r大小决定方案的可行条件是( )A.r<资金成本B.r=资金成本C.r>资金成本D.r=资金成本+通货膨胀率第6节投资决策原理和方法的应用一、怎样确定最优投资规模探讨投资决策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实现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