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案件基本情况)【可编辑版】

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案件基本情况)【可编辑版】

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案件基本情况)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案件基本情况)一、案件基本情况1、收结案情况1-7月份,新收一审刑事案件66件96人,比去年同期上升15.79%。

结案62件,判处罪犯83人,比去年同期上升21.57%。

结案率为93.94%。

(见表一)2、存案情况1-7月份未结案件16件,与去年同期上升14.26%。

与新收案件上升幅度基本持平。

201X年度旧存案件12件,已审结9件,未结3件,原因是某危险驾驶案件审理期间被告人患精神疾病中止审理一件;某故意伤害案件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脱逃中止审理一件;某过失致人重伤案件补充侦查两次,对致害原因在上海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重新鉴定中。

3、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情况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收案20件,结案18件(2件旧存),调解率90%。

收案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多233%,调解案件数增多200%,调撤率下降十个百分点。

(见表二)4、上诉案件情况刑事上诉2件、抗诉1件,附带民事上诉1件,上诉率6.45%。

二审维持3件,二审审理中1件,服判息诉率100%,无发改案件,无缠诉闹访、新的信访案件,社会效果较好。

(见表三)5、罪名分布情况新收案件共涉及22个罪名。

其中,犯交通肇事罪16件16人、盗窃罪10件19人、诈骗罪7件7人、故意伤害罪11件11人、寻衅滋事罪4件6人、强奸罪2件2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行贿等职务犯罪6件7人,涉以上罪名的被告人占到总人数的70.83%。

(见表四)二、工作思路及做法1、“三位一体”努力提高案件质量。

一是程序上,坚持繁简分流。

对符合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全部适用简易程序,并原则上当庭宣判,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提高了案件质效,简易程序适用率达43.55%%。

二是实体上,坚持宽严相济,对于重罪,坚决依法予以严惩;对受害人有过错、民间纠纷引发的案件,对防卫过当、临时起意、一时激愤实施犯罪,对具有自首、立功、悔罪表现的犯罪分子以及青少年犯罪,依法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体现了当宽则宽的刑事政策。

其中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18人,占全部已判决罪犯人数的21.69%。

判处十年以上刑罚2人,判处管制、缓刑等非监禁刑49人,判处免予刑事处罚的2人,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三是管理上,健全流程管理机制。

各个环节均在网上运行,实行审限控制,案件平均审限缩短为41天。

制定《被告人认罪案件简案速审办案机制》,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适用无争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辩护人做罪轻辩护的轻微刑事案件,按照繁简分流的原则,实行简案速审。

2、“三次调解四步走”模式加强附带民事调解。

1-7月份,审结刑事附带民事案件20件,主要集中在交通肇事和故意伤害犯罪中。

在工作中,我们注重调解方式方法的运用,探索形成了“三次调解四步走”调解模式。

“三次调解”即:庭前、庭中、判前各组织一次调解,庭前调解重在摸底研究、庭中调解重在释明法律、判前调解重在引导化解。

“四步走”即:第一步全面掌握案件内外情况,找准切入点。

第二步把握好调解与量刑的关系。

第三步确定最佳的调解方法。

第四步全面做好亲属及利害关系人的工作,以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缓和当事人间的对立情绪,赢得受害人谅解。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90%,案款当庭过付率达100%,最大限度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缓和了社会矛盾。

3、坚持庭审中心主义,力戒庭审形式化。

落实庭审功能,强化当庭举证、质证、有条件的当庭认证,强化控辩对抗性,强化庭审说理和法庭教育,注重发挥庭审效率,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况,选择不同的庭审模式,注重人权保护,切实发挥庭审的感化教育功能,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及时、全面地告知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保证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从而实现控辩平等,确保公平、公正。

4、落实院领导、庭室长办案制度。

利津法院院领导、庭室长积极参加合议庭带头办案,勇挑重担,今年1-7月份,院领导及庭长办理刑事案件共计14件,以良好的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影响和带动干警积极性。

5、高度重视大要案审理工作。

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发挥好庭审功能,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水平。

上半年依法审理了市金融办主任楚继成、县质监局原局长李温真、村支书刘泽亮,省高院指定我院审理的王传良行贿案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一批腐败案件。

依法惩处了在我县社会关注度高、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马延滨、李景山、李斌等系列诈骗案件。

6、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

一是做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

坚持能上则上的原则,力争裁判文书上网率达100%;二是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

所审理的一审案件除依法不公开审理的外,一律进行公开审判。

庭审视频微博直播案件上报4件,视频直播2件,微博直播1件;三是加强法治宣传力度。

录制《法治凤凰城》节目4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旁听观摩庭审4次,召开公开宣判大会4次,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2次。

四是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陪审作用,陪审率达100%。

7、高度重视服务大局工作。

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打击“两抢一盗”、“强装强卸强揽”以及“春季安民”等专项活动。

对涉及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利益引发的孙茂东等5人聚众斗殴案件、涉及在银座花园强揽工程的毕文浩等强迫交易案件依法判处刑罚;网上直播依法惩处“斐梵国际”利津地区主要负责人韩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传销犯罪案件,有效打击了非法传销的传播和发展;依法从重从快审结了两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领域犯罪态势。

8、高度重视青少年犯罪预防和帮教工作。

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实行社会调查制度、圆桌审判制度、合适成年人参加诉讼制度等系列举措;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上半年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次,在汀罗二中建立了全省首家在校园常设的标准化青少年模拟法庭;组织明集中学五十余名学生来院参观学习,让中学生亲身体审判工作,受到广大青少年的认可和拥护。

附送:关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创业孵化基地是推进全民创业一项重要载体,作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重点,市、县(区)及各有关部门一直高度关注,不断强化孵化基地建设,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以及创业后的后续服务,有效的提高了创业者创业初期企业的成活率并保障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一、孵化基地建设基本情况目前,市区及各县(区)创业孵化基地雏形初现,企业入驻及大量工作正在跟进之中。

全市共建立创业孵化基地33.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53家,吸纳劳动力就业4357人。

沭阳软件园拥有a、b、三栋软件大厦,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

下设四部两中心,为入园企业提供工商注册、项目申报、物业管理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软件园已集聚华军软件园、北京sdn软件社区、学易科技、奥普圣科技、江苏大未来科技、北京派普科技、江苏瑞洋动漫等158家企业入驻,注册资本8.6亿元,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201X年共缴纳税收1.51亿元。

今年上半年,共为18家软件企业兑现税收优惠政策奖励资金达 2296万元;对江苏惠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楚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君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兑现营业额首次超过500万元奖励、mmi 认证补贴、双软认证补贴、主创人员生活用房补贴、办公用房补贴等政策补贴奖励累计达103.3万元。

共为入驻企业申报7个项目,其中江苏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3个,江苏省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项目1个,申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1家,申报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2家。

有2家企业成功申报研究生工作站、地方特色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沭阳百盟物流产业园一期已全面建成,规划占地面积264亩,总建筑面积130152㎡,总投资额约3亿元。

园区创业商户总数约200户,带动就业人数500 余人。

创业孵化基地实行“五免两补”优惠政策,即:租金免租两年、免两年物业管理费、接送货车、停放车辆、上下班班车、物流商户每天经营补贴、货运车辆停车补贴,平均每月各项补贴及费用达200多万元。

XX县依托县木业园区,规划建设县级孵化基地10万平方米,入孵小微企业30家,现已建成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2家。

新注册入孵企业项目立项、工商登记、机构代码、税务登记等各个环节,免收县权范围内的相关费用;入孵企业主参加sb(创办你的企业)和ib (改善你的企业)等主题培训;孵化对象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县财政给予每年每平方10元租金补贴;入孵企业所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县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

目前,全县孵化基地帮助41 人成功实现创业,带动735人就业,入孵企业新增产值7亿,税利3500万元。

XX县科技创业园孵化基地,占地面积约133200㎡,建筑总面积106828㎡,其中标准化厂房19栋建筑面积85588㎡,职工宿舍3栋建筑面积 16960㎡,食堂1栋建筑面积2619㎡,综合服务中心1栋建筑面积1360㎡,附属设施3栋建筑面积301㎡;入住企业18家,其中有设备正在安装的企业3家,签过合同目前未入住的企业4家,目前正在研发的企业1家。

年产值约1.6亿元,企业职工人数约600多人。

XX区创业孵化基地规划占地17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四层标准化厂房19万平方米,目前,一期4幢4层3.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投入使用。

一期四幢标准化厂房按产业集聚和主体类型规划为民营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城镇就业创业园、返乡人员创业园四个功能区,重点吸纳小微型科技成长企业、大学毕业生、城乡就业人员、失地农民、外出返乡人员等初始创业者入驻。

按照“政府全投入、入驻零租金、扶持有套餐、服务全代理”的定位,结合省、市全民创业扶持政策和主城区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一是搭建1个“便捷”服务平台。

在孵化基地设立企业孵化“帮扶中心”,配置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安排专人全天在岗,帮扶入孵企业解决贷款申请、水电入户、税费减免等问题,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二是定制10项“实惠”补贴。

为创业者量身定做“创业场所、水电费、物管费、住房费、税费返还、创业培训、贷款贴息、优秀项目奖励、入库项目奖励、困难人员就业奖励”等10项创业补贴,其中,仅贷款贴息一项,就可以为创业者最高提供5万元创业补助。

三是提供10项“金牌”服务。

为入孵项目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指导、导师咨询、风险评估、创业培训、创业见习、办理证照、担保贷款、跟踪服务、协会服务等10项金牌服务,帮助创业者规避创业风险,营造“能创业、敢创业、创成业”的全民创业氛围。

目前,已有50 多名创业者提交了入驻申请,覆盖动漫设计,文化创意、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已有17个项目入驻基地,预计全年入孵项目30个。

正式运转后,基地可以承载项目近100个,每年可向开发区和乡镇创业园定向列统企业10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