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第一章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石器时代原始饰品玉器彩陶原始建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时间最长的发展阶段,约从。
2。
中国本土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迹为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已有。
3、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了我国的新石器时代,除了生产工具的改变以外,更重要的变化是这时已经由单纯依靠狩猎和采集作为生活资料的单一经济发展为相结合的二元经济。
4、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拟形器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时的代表应该是。
5、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凿刻出一些,将农作物拟人化,说明当时人们已经以农耕为主药的生产方式。
6、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利用稍加打制而成为生产工具。
7、最早的装饰品是出土于山西朔县的峙峪人的,距今约28940年。
8、晚期智人的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80-65万年)采用作染料。
9、玉器是原始部落图腾的标志,广泛用于,具有神秘的巫术色彩与浓厚的原始宗教意味。
10、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最早发现于。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A龙山文化 B 仰韶文化C马家窑文化D红山文化2.石器时代的造型活动与原始宗教或巫术有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遗存除了玉器之外,还有()。
A. 若干陶塑以及原始雕塑、壁画和岩画。
B. 若干陶塑以及地画、壁画和岩画。
C. 若干黑陶、彩陶以及原始建筑、壁画和岩画D. 若干黑陶、彩陶以及原始建筑、壁画和岩画3.通常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活动在石器时代取得了突出成就,遗迹有()。
A.原始饰品、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B. 彩陶、编织、纺织、岩画、建筑、髹漆C.拟形陶器、石器、饰品、玉雕、牙雕、髹漆D. 彩陶、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4、北京猿人遗址距今已有()的特点。
A. 57.8万年 B.80-65万年 C. 20万年 D. 2-1万年5.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往往是一起多用,因此,今人将当时的工具因用途而命名为()。
A. 刮削器、雕刻器、刀形器B. 雕刻器、刀形器、斧形器C.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D. 尖状器、球形器、雕刻器6、山西朔县的峙峪人遗址出土地的饰品原料主要是()。
A. 水晶石、玛瑙 B.象牙、玉石 C. 骨管、牛角 D.石髓、玉髓7.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其中黄河流域早期发现的比较重要的有()。
A.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下层文化 B.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C. 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 D.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8、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长江流域中期有代表性的()。
A.红山文化 B.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C. 大溪文化 D. 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9. 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彩陶器型的最大特点是曲腹形较多,绘制的部位多数集中在()A. 器物内壁B. 器物底部C.颈部和肩部D. 口沿和腹部外壁10、黑陶与于青铜器在造型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出现了()等形制。
A. 鼎、爵、斝、觚、碗B. 鼎、盘、碗、鬲、豆C. 尊、卣、觥、彝、鉴D. 盂、匜、觯、壶、甑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申述理由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从实用论的角度来解释,艺术起源于巫术2、原始人磨制石器的目的仅仅在于制造工具3、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些石器已经蜕变为礼器4、陶器有时也承担着记事的功能五、作品分析题:共30分。
简要分析下列作品的艺术特色1、人面鱼纹彩陶盆2、鹳鱼石斧纹彩陶缸3、舞蹈纹彩陶盆《中国美术史》第二章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青铜器玉石雕刻先秦壁画帛画丝织刺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
另一幅是。
2.战国时代的青铜器冶铸业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装饰手法也愈来愈多姿多彩,等无不技艺精湛。
3、湖南安化的人虎相抱卣,虽然是一件酒器,但已经具有了独立雕塑的特点。
虎的造型十分夸张,身上是__________,足部是________。
4、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与当时的玉器一样,,透露出特有的时代氛围。
5、安徽寿县出土的大府贝铜牛是一件工艺结合的小型精致艺术品。
6、曾侯乙墓出土的漆衣箱上绘有。
7、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一件战国漆奁上绘制的,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8、商代的建筑大多建于之上。
9、白陶器皿刻纹细腻,质地坚硬,扣之发音清越,用色白质细的为原料烧制而成。
10、从战国漆器的情形来看,工艺手法上发展出了扣器和夹纻胎,除了彩绘还采用。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春秋中期,青铜器的铸造出现了():A 镶嵌法和鎏金法 B 金银错和镂刻法 C 模印法和失蜡铸造法 D 范铸法和浇注法2.青铜器礼器中的酒器主要有()。
A. 鼎、鬲、甗 B. 簋、盂、簠、豆C. 觚、爵、觯、斚、尊、卣、壶、觥、彝D. 盘、匜、鉴3.东周时期保留下来的都城遗址痕多,最有名的是()。
A.齐国临淄故城、燕下都(河北易县)、赵邯郸(河北西郊赵王诚)B. 上林苑阿房宫C.未央宫D. 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4、辉县赵固发现的刻纹图鉴“宴乐射猎图案”中,东周时期的中心建筑物竖立有()根立柱。
A. 32 B.24 C. 16 D. 85.《周礼》中详细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其中,用()礼天。
A. 苍璧 B. 黄琮 C.青圭 D. 赤璋6、春秋中期以后,各国青铜器广泛流行()。
A. 夔纹 B.蟠螭纹 C. 饕餮纹 D.云龙纹7. 青铜器“莲鹤方壶”从造型到装饰充满灵动,通体满饰纠结的龙螭纹,象征了新时代的自由精神。
这件珍贵的艺术品出土于河南()。
A.郑州B.安阳C. 新郑D. 淅川8、利簋充分体现了周人的理性精神,它是用来()。
A.祭祀的容器 B. 演奏的乐器 C. 警世的鸣钟 D. 量酒的标准器皿9. 最能体现殷墟期凝重雄浑、纹饰繁丽深沉造型风格的青铜器是()。
A. 偶方彝 B.司母戊大方鼎 C.犀尊 D. 毛公鼎10、除了青铜器,商代与夏代文化的主要区别是()。
A. 产生宫室建筑 B. 出土了甲骨文 C. 有了丝织品 D. 制作出帛画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申述理由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记载先秦时期历史文献的有青铜器铭文2、夏、商两朝的造型艺术风格大多神秘、奇诡,各种纹样和造型都被附着上神性的权威3、髹漆工艺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发明创造4、东周时期建筑“斗拱”的使用是出于彰显其权利的需要五、作品分析题:共30分。
简要分析下列作品的艺术特色1、人物驭龙图2、车马人物出行图《中国美术史》第三章试题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画像砖秦兵马俑明器雕塑汉代建筑汉代织绣工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霍去病墓前的,是纪念性石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南阳画像石,主要是用的表现方法。
3、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的东汉,是汉代陶俑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杰出作品。
4、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了铜奔马,整个造型比例准确,筋腱雄强,充满非凡的生命力。
5、汉代地面建筑实物遗留至今的,是坟墓前的。
6、汉代瓦当鸟兽纹中,以四神形象最为突出。
“四神”即四个方位神,以四种被神话的动物形象为代表,青龙为东方,朱雀为南方、白虎为西方,是龟和蛇的组合形象为北方。
7、西汉晚期的陶瓷工艺比前代有很大进步。
当时出现的,是利用铜和铁作主要的着色剂,在氧化的气氛中烧成。
釉色呈现出绿色、黄色或黄褐色。
8、秦汉漆器在继承战国工艺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等新的装饰手法,镶嵌技术异常精巧。
9、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的汉代,通高48厘米,通体流鎏金,上有铭文“长信家”等字样,作一宫女跪地掌灯之状。
10、汉代的织绣工艺品种繁多,是当时丝织品的总称,细分则有绮、缣、绫、罗、绣、纱、绢、素、曼、纨等,多达十余种。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采用了()的绘制方法: A 印花 B 蜡染 C 晕染 D 手绘2.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描绘古代传说中的始祖及帝王的有()。
A. 东王公和西王母B. 楚昭贞姜C. 荆轲刺秦王D. 伏羲、女娲、神农、黄帝、颛顼、帝筶、尧、舜、禹、桀3.东汉《四骑士》画像砖源出于()。
A.河南安阳 B. 四川成都 C.陕西米脂 D. 山东沂南4、人们常以“天禄”、“辟邪”、“麒麟”来命名石兽,其中麒麟的头上为()。
A. 多角 B.双角 C. 独角 D. 无角5.山东沂南42块丰富精致的画像石,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其中的七盘舞、管弦乐人、绳技、鱼戏、马术所表现的是()的生活场面。
A. 宴饮 B. 车马出行 C. 乐舞百戏 D. 祭祀6、四川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陶俑在制作方法上,多数为()。
A. 手捏 B.塑制 C. 单模印制 D.双模印制7. 西汉长安城内未央宫由丞相萧何负责主持建造,是皇帝的()。
A.寝宫 B.朝会场所 C. 娱乐场所 D. 密室8、《史记·武帝本纪》载:汉武帝在上林苑建有20丈高的通天台,台上又立30丈高的铜柱,柱上铸有()。
A.大鸟造像B. 华表C. 托承露盘的仙人铜像D. 日晷9. 广东麻鹰岗东汉慕出土的城堡模型,前后大门上设有门楼,四隅建有角楼,屋顶形式为( B.攒尖)。
A. 庑殿B.攒尖C.硬山D. 悬山10、漆器的生产,有着复杂的制作过程和细密的分工,如要经过()等多种工序。
A. 素工、髹工、上工、黄涂工、画工、瀹工、清工、造工B. 画工、瀹工、清工、造工、素工、髹工、上工、黄涂工、C. 上工、黄涂工、画工、瀹工、素工、髹工、清工、造工D. 素工、髹工、清工、造工、上工、黄涂工、画工、瀹工、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申述理由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东汉晚期的画像艺术中,出现了少量与佛教有关的画像。
2、秦兵马俑是先进行彩绘,再经过窑烧。
3、夔纹是左右对称的单足龙形图案。
4、1968年在河北满城重伤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是用铜丝连缀而成。
五、作品分析题:共30分。
简要分析下列作品的艺术特色1、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铭旌》2、东汉画像砖《弋射收获》《中国美术史》第四章试题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石窟造像人物画山水画金银细工青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塔,也称“浮屠”,是中的主要建筑。
2.能昭示印度佛教早期传入我国美术辉煌的是新疆的石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