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公司能否解除合同?为什么?第二题参考答案:(1)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转让精密机床的合同有效。
虽然甲公司的公司章程规定处置精密机床需要经过股东会同意,甲公司的董事长在未经股东会同意的情况下与乙公司订立转让精密机床的合同,超越了自己的权限,但乙公司并不知道甲公司的公司章程中存在这种规立。
按照《合同法》第50条规泄,甲公司董事长与乙公司订立合同的行为有效,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转让合同有效。
(2)甲公司的行为合法。
甲公司与乙公司因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先履行方甲公司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乙公司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会丧失履行能力。
按照《合同法》第68条的规左,甲公司可以援引不安抗辩权,通知对方中止履行。
(3)丙公司的行为合法。
乙公司与丙公司因双务合冋互负债务,由于双方没有约泄债务履行先后顺序,因此, 双方均可以随时要求对方履行。
在乙公司未履行时,丙公司可以援引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自己的履行。
(4)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
在甲公司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之后,乙公司在相当长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也未提供适当担保,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3.A公司将新办公大楼工程发包给了B公司,双方约泄:工程款为2 000万元,工期为1年,工程完工后结淸全部工程款。
合同签订后,B公司雇请工人甲、乙等百余人开始施工。
工程按期完工,B公司将新大楼交给A公司使用,但B公司尚欠工人甲、乙等工资合计56万元。
甲、乙等人多次向B公司催要未果,于是向法院起诉了B公司,要求给付所欠工资。
法院判决B公司败诉。
但在判决执行过程中,B公司的所有员工,包括其法逹代表人均不见踪影。
在查找B 公司财产的过程中,甲、乙等人发现,A公司尚欠B公司工程款180万元未付。
A公司称,之所以未付淸工程款,是因为新大楼的工程质疑存在问题。
A公司同时称,工程完工后双方只进行过一次结算,此后一年多,B公司一直未向其主张过这笔工程款。
甲、乙等人就B公司所欠的工程款向法院起诉了A公司。
问:(1)甲、乙等人起诉A公司所依据的是什么权利?(2)甲、乙等人提起诉讼时,应当以谁的名义提出?(3)甲、乙等人在诉讼中提出,要求A公司支付其欠B公司的全部180万元工程款。
这种要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为什么?第三题参考答案:(1)债权人代位权。
甲、乙等人与B公司之间形成劳动合同关系,可以请求B公司支付劳动报酬。
B公司对甲、乙等人陷于履行迟延,怠于行使对A公司的到期债权,甲、乙等债权人可以代位行使B公司对A公司的债权。
(2)甲、乙等人行使债权人代位权的,应当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3)不能得到支持。
因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应以自己的债权为限,即甲、乙等原告只能就其享有的债权数额行使代位权,要求A公司进行支付。
另外,由于大楼的质量存在问题,B公司的债务履行不适当,A公司对B公司享有抗辩权,A公司可以向甲、乙等人主张这种抗辩权。
4.某出版社发行新版《金庸全集》,甲购得一套。
乙在甲处看到此书,感觉不错,但若自己前去购买,又嫌麻烦,便与甲协商转让事宜。
2007年4月1日,甲、乙签订合同,约定乙支付甲600元,而甲须于2007年4月6日前,交于乙一套《金庸全集》,除此之外无特别约定。
当时乙便将600元交给了甲•甲便打算到时将英所购买的《金庸全集》交给乙即可。
2007年4月2日,甲家因遭雷击引发火灾,致使置于书架之上的《金庸全集》被火烧毁。
问:(1)《金庸全集》被火烧毁Z后,甲、乙Z间的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2)《金庸全集》被火烧毁之后,甲或乙能否单方解除合同?为什么?(3)如果甲与乙当初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甲应将其所购买的那一套《金庸全集》交付给乙,那么在《金庸全集》被火烧毁之后,甲或乙能否单方解除合同?为什么?第四题参考答案:(1)甲、乙Z间的合同继续有效。
因为《金庸全集》是种类物,不会因为被烧毁而造成甲、乙间的合同无法履行,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2)不可以。
因为《金庸全集》是种类物,甲购买的那•套《金腐全集》被烧毁不会造成甲不能履行合同,不会导致合同I I的落空,不会产生当事人的法定合同解除权,甲或乙自然不能单方行使解除权来解除合同。
(3)可以。
因为基于甲、乙的约定,合同的标的物非为种类物而是特定物。
因为不可抗力的发生致使特定物灭失,从而导致甲不能履行合同,向乙交付《金庸全集》,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落空。
双方当事人均享有法定解除权.均可单方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
5.某乡镇企业为购置设备,向银行贷款30万元.企业以自有工具车一辆作抵押(评估价10万元人另由乡财政所作保证。
贷款到期后,企业仅归还15万元,其余贷款及利息无法偿付,为此,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乡财政所承担连带淸偿责任。
问:(1)乡财政所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为什么?(2)法院对此案应作如何处理?(3)如果保证人不是乡财政所,而是B公司,但保证方式没有约定,该案应当如何处理?如果保证期间没有约定,又该如何处理?第五题参考答案:(1)乡财政所不承担保证责任,属于无效担保。
根据《担保法》规定,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担保者外,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
(2)根据《担保法解释》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淸偿部分的1/2。
本案中主合同有效,债权人应当知道担保人财政所不其备担保资格,属于有过错,而债务人不能淸偿部分为30-15-10=5 Ji元,所以乡财政所承担民爭责任最多只有2. 5万元。
(3)保证方式未约定,视为连带责任保证。
保证期间未约定,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6.2000年2月,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了一份买卖20吨某型号钢锭的合同。
按照合同约定,钢锭每吨1万元, 合同总价款20刀元,乙公司应出在2000年9月1日之前向甲公司提供钢锭。
合同订立时,甲公司向乙公司预付10 力元,其余价款货到付清°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5万元定金。
如有违约,则违约方需要向对方支付合同总价款5% 的违约金。
合同订立后,甲公司交付1()万元预付款与5万元定金。
由于钢材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乙公司便与甲公司协商加价,但甲公司不同意。
于是乙公司便不想履行与甲公司的合同了。
履行期届满后,乙公司未向甲公司交付钢锭。
急于使用钢锭的甲公司不断派人催促乙公司履行合同,囚此支出2 000 7C费用。
后甲公司威胁乙公司,如果不履行合同,便将此事公Z 于众。
乙公司考虑到自己的商业信用,便同意继续履行合同。
经过协商,双方冋意于2000 年11月1 H之前将合同履行完毕。
2000年10月6 H,乙公司交付了10吨钢锭。
2000年11月1 H,钢锭价格己经上升至1・2万元/吨,乙公司便通知甲公司,拒绝交付剩下的钢锭。
甲公司几次催促,但乙公司仍不履行,甲公司只好从丙公司购进了10吨钢锭,价值为1.2万元/吨。
问:(1)甲公司能否请求乙公司交付剩下的10吨钢锭?为什么?(2)甲公司有权请求乙公司返还多少宦金?为什么?(3)甲公司能否解除合同?为什么?(4)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赔偿多少损失?为什么?(5)甲公司在请求乙公司双倍返还左金之后,能否再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为什么?(6)甲公司有权请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的数额是多少?为什么?第六题参考答案:(1)可以。
因为乙公司违约,需要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事实上,乙公司也是能够履行合同的,甲公司可以请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交付剩下的10吨钢锭。
虽然乙公司继续按照原立价格履行合同会使乙公司贏利减少, 甚至遭受损失,但这是正常的商业风险。
(2)7万元。
按照《合同法》第115条规立,甲公司可以按照立金罚则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泄金。
不过,泄金数额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20%,超过部分不能发生左金的效力。
所以,本案中甲公司交付给乙公司的沱金应认左为4万元,剩余的1万元应当返还给甲公司。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0条第2款规左,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N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
乙公司履行了一半债务,4万元泄金中的一半可以适用左金罚则。
所以,乙公司应当返还7万元(1万元+2万元+4万元)给甲公司。
(3)可以。
乙公司在履行期届满后仍不履行主要债务,且经催告仍不履行,甲公司享有法立合同解除权,可以解除合同。
(4)2.2万元。
违约方乙公司应赔偿甲公司的履行利益损失,包括积极损失与可得利益损失。
甲公司在合同履行中,为催促乙公司履行合同而支出的2 000元属于甲公司的积极损失。
因乙公司未正常履行合同,甲公司每吨钢锭多支出2 000元,购买了10吨钢锭,产生2万元可得利益损失。
当然,如果因为乙公司的迟延履行而给甲公司造成其他损失的话,乙公司也应赔偿。
(5)不能。
按照《合同法》第116条规左,当事人既约泄违约金,又约立泄金的,守约方只能选择适用其中之一。
(6)2.2万元。
甲公司的实际损失为2.2万元,如果按照合同约泄的5%来计算违约金的话,甲公司可以请求支付1万元违约金,这低于甲公司的实际损失。
按照《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左,甲公司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至2.2万。
7.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1年5月20日签订了设备买卖合同,甲为买方,乙为卖方。
双方约能:(1)由乙公司于10月30日前分二批向甲公司提供设备10套,价款总计为150万元:(2)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泄金25万元:(3)如一方迟延履行,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20万元;(4)由丙公司作为乙公司的保证人,在乙公司不能履行债务时,丙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合同依法生效后,甲公司因故未向乙公司给付左金。
7月1日.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了3套设备,甲公司支付了45 万元货款。
9月,该种设备价格大幅上涨,乙公司提岀变更合同,要求将剩余的7套设备价格提高到每套20万元,甲公司不同意,随后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
11月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剩余的7套设备,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产,并因此遭受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
于是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增加违约金数额并继续履行合同; 同时要求丙公司履行一般保证责任。
问:(1)合同约泄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泄金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3)甲公司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依法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4)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依法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5)丙公司在什么条件下应当履行一般保证责任。
第七题参考答案:(1)合法。
我国《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立“泄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立,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本案中主合同标的额的20%为30万元,25万元的定金在此限额之内。
(2)不合法。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