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资源介绍1
竹竿舞
竹竿舞是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 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 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
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对简 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 8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著短衣,腰系红绸缎;女 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 和以一阵阵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 素洒脱的美。
芒果
芭蕉
龙眼
榴莲
菠萝蜜
火龙果
红毛丹
番荔枝
木瓜
人 心 果
神秘果
杨桃
椰子
椰子炖鸡
工业
海南省的工业支撑主要有:电力, 制糖业,新兴工业,加工业,铁矿和 盐场。
其中,石碌铁矿和莺歌海盐场驰 名全国。
中国南方热带的海南文昌卫星 发射基地将是中国继酒泉、西昌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之后,建设的第 四个卫星发射基地。文昌卫星发射 基地2010年前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
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 家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 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H:\黎族打柴舞.flv
黎族服饰
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的 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 妇女穿黑色圆领贯头衣,配以 诸多饰物,领口用白绿两色珠 串连成三条套边,袖口和下摆 以花纹装饰,前后身用小珠串 成彩色图案。下穿紧身超短筒 裙。有些身着黑、蓝色平领上 衣,袖口上绣白色花纹,后背 有一道横条花纹,下着色彩艳 丽的花筒裙,裙子的合口褶设 在前面,盛装时头插银钗,颈 戴银链、银项圈,胸挂珠铃, 手戴银圈。头系黑布头巾。
海 南
——
角
的 传 说
天 之 涯
海
之
•
海南简称琼,省会海口。1988年4月26日,
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大岛。 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 的省。
九死南荒吾不悔 兹游奇绝冠平生
宋·苏东坡
山青水秀的海南岛,有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在浩渺的南海上。宝岛大地,步步皆诗, 处处是景。辽阔广袤的海域,旖旎秀美的热带 风光,让你产生梦幻般的遐想;阳光,沙滩, 椰林,蓝天,碧海,绿野,是你在大自然中流 连忘返;古人足迹、名寺古刹,令你抚古悠思;
苗族民居大体与黎族的类似,多采用船型屋。当地 人民喜欢圆拱造型,因其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 结构还具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 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 正是由于具有这些优点,才得以世代流传下来。
黎苗爱情节
•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是古
人出门踏青的日子,也是青年男女在野外相
• 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家人 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 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并迅速 传播到了国内外,被国外友人誉为“世界 罕见的健美操”。2006年6月2日,国务院 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布,海南省三亚 打柴舞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会,表达爱意的好时机。
• “三月三”是黎族最盛大的传节日。每年
农历三月初三的时候各县、镇、乡、村都要
举行隆重的欢庆活动。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
橡胶林里,头上绿叶蔽天,脚下“叶毯”铺
地,幽邃、凉爽、安谧。难怪“三月三”就
成了当地人自由选择配偶而被称为“爱情
节”。
•
苗族五色饭
• 海南苗族五色饭的做法五色饭有红、黄、紫、白、 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 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
“海南双壁”之丘浚
“海南双壁”之 海瑞
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 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
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实为妇女 解放运动之旗帜,海南人民之光 荣,娘子军革命精神永存!
其他历史文化景点:
西天庙,秀英炮 台,李硕勋烈士纪念 亭,宋氏祖居,张云 逸将军纪念馆……
清代,“载酒堂”改为“东坡书院”.
1 2
3 4
5
东 坡 画
东东 坡坡 鱼羹
东东 坡坡 肉井
相 关 链
扇
接
:
五公祠
• “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 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 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 代大学士李光、胡全。他们万里投荒, 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 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 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 (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 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后来便以五公祠称呼海南第一楼及其 周围一组古建筑。
苗族服饰
苗衣,两袖和 领襟、两肩均有精 美的刺绣图案,因 其后背、前襟、袖 口、下摆镶满錾花 片、银泡、银响铃 等,又被称为银衣。
黎苗民居
黎族的原始民居,相传为古老的架空船形屋,因为 它形状如船篷,当地人也称之为船形屋。
随着汉族迁徙海南和生产力的提高,黎族的船形 屋逐渐发生了变化,由高架变为低架,屋盖斜伸到地。 文献记载:“黎人住民,一栋两檐。邻汉人处,则于 檐下开门,且编木为墙,涂以泥,如船篷。”随后屋 盖起了变化,采用人字顶,茅屋升高。因为海南天气 热,人们都喜户外活动,所以在房屋前后爱建廊子。 它既是副业生产场所,又可作为晚间乘凉的地方。
海南十八怪
• 一怪:三条沙虫一碗菜 • 二怪:树根包在树皮外 • 三怪:老太爬树比猴快 • 四怪:一条蚂蝗当腰带 • 五怪:牛头下雨牛尾晒 • 六怪:头上斗笠当锅盖 • 七怪:火车没有牛车快 • 八怪:青石板上煎鸡蛋 • 九怪:水果越臭越好卖 • 十怪:挡车牛群爱耍赖
十一怪:摩的堵门把人拽 十二怪:老头再穷有人爱 十三怪:姑娘象老太,老太象妖怪 十四怪:三个蚊子一盘菜四个
• 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 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醇正平和、且有微甘,真 是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 • 用天然植物染成的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 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红兰草有生血作用,清代《侣山堂 类辩》曰:“红花色赤多汁,生血行血之品”,“黄花 饭”或栀子有清热凉血等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 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 能行、补髓”。
“天涯海角国际婚庆 节”:自1997年开始于每 年的11月18日至21日在三 亚市举办
婚礼节接受海内外新 婚夫妇以及金婚、银婚等 婚庆夫妇报名,通过“鹿 城相聚”,“天涯结缘”, “南山祈福”,“东海寄 情” 等活动,使每对夫妇 享有终生难忘的感受和美 好的回忆。
• 除了东郊椰林和天涯海角, 海南还有很多值得游览的自然 风光:万泉河水清又清;洞天 福地东山岭;传说未尽鹿回头; 蝴蝶遍飞亚龙湾;海山奇观小 洞天;原始森林奇绝险;百花 飞瀑白鹭欢……
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格局
博鳌传说
博鳌亚洲论坛
•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 组织,目前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 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 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博鳌亚 洲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 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
“一去一千里,千之 千不还”,如今,天涯不 再遥远,海角不再荒凉。 而海南,这一片诗意的热 土上,美丽的传说还在继 续,等待着你解开她神秘 的面纱……
((( ((
1 2 3 4 5 ……
)
) 红 色
) “ 海
) 五 公
) 东 坡
历 史
娘南 祠书之
子双 军壁
院旅
”
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为儋州最高学府,培养 了不少人才,成为海南重要的人文 胜迹之一。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 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载酒亭、 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
奥堂龛
载酒亭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东坡被 贬为琼州别驾。他先住在儋州官舍里,后被上 司逐出,便在桄榔林里盖了几间茅屋居住,命 名为桄榔庵,苏东坡与当地人结下深厚感情。 檐州州守张中和黎族读书人家黎子云兄弟共同 集资,在黎子云住宅边建一座房屋,既可作苏 东坡及其少子苏过的栖身之处,也可作为以文 会友的地方,苏东坡根据《汉书·扬雄传》中 “载酒问字”的典故为房屋取名“载酒堂”。 以后,苏东坡便在载酒堂里会见亲朋好友,并 给汉黎各族学子讲学授业,传播中原文化。
翡翠山城黎苗情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在 琼居住的历史已有六千多年。 海南 岛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质 朴淳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如 黎族、苗族三月三、黎家婚礼等。
打柴舞
•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 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 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 俗
老鼠一麻袋 十五怪:不生孩子没人爱 十六怪:牙齿长得比刀快 十七怪:臭水沟里洗白菜 十八怪:大姑娘抱着孩子谈恋爱
农业
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决 定了海南农业的多元结构和鲜明特色。相 对全国而言,海南农业的优势和特色产业 分为六大类:
• 一是冬季瓜菜。 • 二是热带水果。 • 三是热带经济作物。 • 四是畜牧业。 • 五是南繁制种业。 • 六是农产品加工业。
• 悠然自得座于风情小木屋下品茗赏海,
•、
朝见蓝洋托霞,雾消峙现,欧群南翔,
渔舟出洋;夕观碧波耀金,彩云缀空,
归欧双飞,归渔划浪;夜赏巨壁铺银,
渔火聚散,星缀蓝空,北斗蠕行;雨时
则见万顷迷蒙,水平浪静,雨打椰叶,
碎玉落盘……
天涯的边,会有怎样的世界 海角的夜,会有怎样的思念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奇花异草,灵禽珍兽,使你大开眼界……
(一)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
•(1)东郊椰林 •(2)海角天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