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打点计时器与V-T图像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速率D.平均速度
2.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关于纸带上的点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3.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4.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在纸带上留下的不是圆点,而是一列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频率不稳定;
C.打点的振针压得过紧;D.打点的振针压得过松。
5.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步骤如下:试纠正以上步骤中错误之处.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让连接小车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下面
B.把打点计时器接在10 V以下的直流电源上
C.拉动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D.取下纸带,以纸带上起始点为O,依次在每个点上标出1、2、3、…,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点间的距离,比较是否相等,判断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6.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了如图1-4-10所示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隔0.1 s取一个测量点.测得OA=3.20 cm,AB=3.90 cm,BC=5.86 cm,CD=7.58 cm,DE=9.72 cm.
图1-4-10
则可判断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
D段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D段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7.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分析小车的运动速度时,从几条纸带中选出了一条不很完整的纸带,
如图1-4-1所示.纸带上有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中,单位是厘米.
图1-4-1
(1)计算0~6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2)打点计时器打第4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接近多少?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7中直尺的单位为cm ,点O 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 、B 、C 、D ……依次表示点O 以后连续的各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 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 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 =____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 时重锤的速度为v G =____________m/s 9.图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图12中O 点为第一个点,A 、B 、C 、D 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
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打A 、D 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有多大?打B 点时刻纸带的瞬时速度有多大?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你能算出打O 、D 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为什么?
10.如图1所示,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
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从打下A 点到打下D 点,共13点,历时 s ,位移为 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BD 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
11.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纸带的记录如图3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 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12.
图7
图12
图3
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
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
纸带中AB 、BC 、CD ……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 平均。
可以将v 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
⑴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 图线。
⑵AK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
13.在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14.如图5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做速度为5/m s 匀速直线运动 B.乙物体做初速度为10/m s 的减速直线运动 C.10秒末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为 5/m s
D.20秒末乙物体的速度为零
15.如图6为同时、同地出发甲、乙、丙三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两物体做曲线运动,乙做直线运动
t (s)
v (m/s)
2.50 0.00
0.50 1.00 1.50 2.00 0.1 0.3 0.5 0.7 0.9 图5
图
9
图10
−
−B.甲物体先加速后减速,丙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 C.甲乙丙三个物体都沿着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t 1时刻甲乙丙三个物体速度相同,位于同一位置。
16.如图9所示,甲、乙两图象分别是质点的x -t 图象和v -t 图象,试说明在两图象中的OA 、AB 、BC 、CD 、DE 四个阶段表示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
17.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0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象表明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B.物体做变速运动 C.物体做来回往复运动
D.物体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 18.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1-4-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第2 s 内、第3 s 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C .物体在第2 s 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 D .在这7 s 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
19.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
7.如图所示为A B 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图像表示 ( )
A .0~2秒内A 、
B 两人同向而行
B .0~2秒内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 C .在5 s 内,A 走的路程比B 走的路程多 D .在5 s 内,A 的位移比B 的位移大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