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找出我国疆域的四至点,理解我国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和南北部的气候差异。
3.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陆地领土面积、邻国和临海难点: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邻国和和临海,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新知预习】一、我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在半球、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带,南部部分地区在带,没有带。
3、海陆位置:位于大陆的东部,洋的西岸。
二、我国广大的陆地1.领土的四至点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
2.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居世界第三位。
3.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4.陆上相邻国家有个。
在图中填出陆上邻国的名称。
三、我国辽阔的海域1.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2.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和。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
3.沿海分布着、、和南海诸岛等众多的岛屿。
4.我国领海范围从领海基起算,向海上延伸到海里。
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在图中填出隔海相望的国家。
6.我国与、即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课堂探究】一.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指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二.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这是小明在聊天时间和同学们发在群里的照片,为什么同一时间,南北的气候差异和东西的时间差异这么大?1.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
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举例约为110千米。
据此估算我国领土的南北最大距离。
2.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
根据图上的比例尺,估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
三.14个路上领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四.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有哪些?【优化训练】1.读中国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________,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________。
(2)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很广,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
南部一小部分位于_______,没有位于______的地区,我国气候差异很大,为发展__________提供有利条件。
(3)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_________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_________,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我国发展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有:A B C D ,海峡:E F 。
(2)半岛:①②③岛屿:④⑤(3)陆上邻国⑥⑦⑧,⑨⑩(4)隔海相望的国家有ⅠⅡ,ⅢⅣ【拓展延伸】从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优越条件【学后反思】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一、我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在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在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二、我国广大的陆地1.领土的四至点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陆上国界线长达 2.2万多千米,4.陆上相邻国家有 14 个。
在图中填出陆上邻国的名称。
三、我国辽阔的海域1.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 18000 多千米2.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3.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众多的岛屿。
4.我国领海范围从领海基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12 海里。
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在图中填出隔海相望的国家。
6.我国与朝鲜、越南即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课堂探究】一.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指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俄罗斯和加拿大主要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而我国大部分国土地处北温带,仅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属于中低纬度,光热条件好,气候适宜。
与它们对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更优越。
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蒙古地处内陆,周围没有海洋,没有自己的出海口。
日本地处太平洋西部,周围为浩瀚的太平洋围绕没有陆上邻国,也没有与外界进行陆上交往的通道。
而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广阔的太平洋,同时拥有陆上和海上交往的便利条件。
因此,与蒙古、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更优越。
二.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这是小明在聊天时间和同学们发在群里的照片,为什么同一时间,南北的气候差异和东西的时间差异这么大?1.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
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举例约为110千米。
据此估算我国领土的南北最大距离。
5500千米2.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
根据图上的比例尺,估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
5200千米三.14个路上领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四.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有哪些?【优化训练】1.读中国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2)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很广,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北温带。
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位于寒带的地区,我国气候差异很大,为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提供有利条件。
(3)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我国对外交往与合作和海洋事业。
2.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有: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 ,海峡:E 台湾海峡 F 琼州海峡。
(2)半岛:①雷州半岛②山东半岛③辽东半岛岛屿:④海南岛⑤台湾岛(3)陆上邻国⑥朝鲜⑦俄罗斯⑧哈萨克斯坦,⑨印度⑩缅甸(4)隔海相望的国家有Ⅰ韩国Ⅱ日本,Ⅲ菲律宾Ⅳ印度尼西亚【拓展延伸】从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优越条件从海陆位置上开看:我国东临东海,南邻南海,沿海多优良的港湾,有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因此,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优越条件。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