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创意思维课件
(二)活跃创新思路 创新是一种新的设想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阶段, 强调的是新颖性、独特性,着重指出首创,是一个具 体的结果。 质疑是创新的前奏。对每一个思想火花的闪现,要持 怀疑态度,怀疑它是否与其他广告设计有类同、近似 之处。在疑中求异,在异中创新;在比较中选择,在 选择中创新。
(三)拓宽想象空间 想象是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成 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想象空间越大, 越能进行新的组合,焕发出超凡的异彩,引领 受众进入新的多彩世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 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 .转化。这件东西能不能有其 他用途,转化成其他东西?
2 .适应。有别的东西能与之适 应吗?
3 .改变。改变原来的形状、颜 色、气味、形式等,会产生什么结 果,还有其他的改变方法吗?
4 .放大。包括尺寸的扩大, 时间的延长,附件的添加,分量的 增加,强度的提高,杂质的加添等 等。
④意场感应。人处于一种特殊状态或特定环境,
由于“触景生情”或意识相互感应而促使人脑 产生创意的方法。 ⑤构架系统。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来研究创意, 把分散的不相干的一些事组合成一个系统,运 用智能整体法、智能结构法、智能层次法、智 能协同法,供其发挥如同1+1﹥2的功能优势。 ⑥系统变异。对原有系统稍加变异,使其“牵 一发而动全身”,使系统产生新的状态。
或特性,作多次显露,以强化目标受众的
记忆。
7.故事是广告作品中蕴含悬念、情节,
引领消费者从故事中生发联想,更好地接
受广告传播的信息。
8.符号是对人们熟知的标志、文字、
象形等符号进行改造,赋予新的含义,以
更好地传达广告信息。
9.幽默是运用曲折、包藏的风趣手 法,让人在喜悦快乐中接受广告宣传。
三、广告创意的根本标志──创新
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框架的思维活动,
它要围绕思考目标,搜集有关资料,通过新的组合, 产生新的意念。 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在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创新思维的主要形态:发散思维、聚合思维。 创新思维的其他形态:直觉思维、灵感思维、质疑思 维、水平思维、想象思维、形象思维、统摄思维、立 体思维。
(三)运用多种手法 广告创意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常用的有夸张、
比喻、对比、联想、想象、重复、故事、符号、幽
默等。
1. 夸张是对广告设计对象中最吸引人的
品质或特性,作特别过分发的夸大,以取得
新奇变化的艺术效果。
2.比喻是将广告设计对象的某个特性, 与受众熟知的形象相联系,“取象近而意
旨远”,使人便于理解,获得生动活泼的
四、广告创意的科学思路──逻辑
逻辑程式:在具体中抽象明确的概念、在理解中提炼
恰当的判断、在思考中进行逻辑的推理。 初级阶段(普通逻辑)遵循:同一律、排中律、矛盾 律。 高级阶段(辩证逻辑)遵循:对立统一、量变质变、 否定之否定。(P148)
五、广告创意的心理保障──心态
5.缩小。把一件东西变小、浓 缩、袖珍化,或是放低、变短、省 略,会有什么结果呢?
6 .代替。有没有别的东西 可以代替这件东西?
7 .重组。零件互换、部件互 换、因果互换、程序互换、会产 生什么结果?
8 .颠倒。正反互换怎样? 反过来怎样?互换位置怎样?
9.组合。把这件东西和其他东 西组合起来怎么样?
(六)会聚众人思维 组织自由讨论是运用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的好 方法。我国民间有“神仙会”之称,国外的策 划界称为“头脑风暴”、“大脑振荡”。 头脑风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系指 精神病患者头脑的错乱状态。1938年,美国创 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把这一词引入创造学。 上世纪50年代,头脑风暴法在美国得到推广应 用,麻省理工学院等许多大学相继开设头脑风 暴课程。之后,又相继传到西欧、日本、中国 等国家和地区。
形象感。
3. 对比是将广告对象的某个特性,与 同类或不同类的某个事物作比较,以加深 印象。
4.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
的心理过程。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接
近联想和对比联想。
5. 想象是头脑中再造成或创造新形象
的过程,是对形象的加工、创造。想象
可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两种。
6.重复是对广告设计对象的某种言行
在提高心理素质上下功夫:创意动机的激发、创意兴
趣的培养、创意情感的调谐、创意美感的熏陶、创意 意志的磨炼。 培养良好的创意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 (P169)
检核表法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 要创造发明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 一个个加以核对讨论,以促进创造发明。 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与场合的创 造活动,因此享有“创造技法之母”之称, 在国际上很流行。
广 告 创 意 思 维
一、广告创意的内涵与运作
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员对广告活动进行的创造性
的思维活动,是为了达到广告目的,对广告的 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所进行的创造性谋划, 它渗透于广告业务的各个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的“四阶段流程”: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广告创意 的表现形态:广告主题、广告形象、广告语言、 音像图表、媒体展示。
八、广告设计的思维创意
就广告设计创意而言,对艺术类和科学类的思维方法
要兼而用之。从现象上看,艺术类思维方法运用得多 一点;从本质上看,科学类思维方法的作用要大一点。 广告设计创意就艺术类的思维方法而言,要遵循下列 标准。
(一)强化视觉冲击 广告设计是一种视觉传达的艺术,它的成败取 决于对受众眼球的争夺和对视神经的刺激。这 种刺激不是传者一厢情愿的主观意愿,而是以 受众是否愿意接受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市场能 否产生爆发力为检验。 要很好地研究受众的心理,找准兴奋点,用受 众熟悉的人或事物、或道理,来说明需要引起 关注的问题。关键在于选准诉求点,而且要单 一,不能多元。
为了使检核表法更加通俗化,人们又逐渐改造,提炼
出十二个“一”的“和田技法”: 1.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2.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4.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5.缩一缩。压缩、缩小、微型化。 6.联一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把某些东西联系起 来。 7.改一改。改缺点、改不便、不足之处。 8.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9.代一代。用别的材料代替,用别的方法代替。 10.搬一搬。移作他用。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2.定一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高工作效率。
奥斯本认为,创造过程包括两个步骤:观点的
产生和观点的评价。观点的产生又可分发现事 实(确定问题和准备)和发现观点(从旧观点 中综合或演化而来);而在观点的发现中,头 脑风暴法是最常用的。 头脑风暴法的核心是高度的自由联想。这种技 法一般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小型会议,使与会者 毫无顾忌地提出各种想法,彼此激励,相互诱 发,引起联想,导致创造设想的连锁反应,产 生众多的创意。(P235)
(四)善于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是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创意。类比是把不同 的两类或几类对象进行比较,根据已有的相似性来推 论其他属性的相似,使人们触类旁通,从已知事物的 特征看到未知事物的特征,把未知变为已知,从中获 得新的知识的创造性思维形式。
(五)注重新的组合 组合是指将各种事物、观念等作合乎逻辑的或偶然的 碰撞、联结,以产生新的事物或观念的思维形式。 1.为创意搜集原始资料,包括特定资料和一般性资料 2.对资料进行“碰撞性”组合
(四)增大画面美感 好的广告能给人以美感和享受,广告画面若缺乏“美” 的艺术表现力,则不能唤起接受者的美感冲动,广告 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 画面的美感取决于构图新颖、意境优美、色彩和谐、 线条流畅。
(五)凝练形象语言 形象语言是形象思维的符号,广告设计的语言一定要 有很强的形象性,即使含有哲理性、功能性、宣传性 的理念也要在字里行间展示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形象, 显示出作者的审美感受。 广告形象语言还要求简洁,少而精,不说由已,说必 中的;而且,让受众有充分回味的余地。
二、广告创意的本质属性──思维
思维是广告创意的基本内核和表现形态,是创意的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念构思和动态流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在表 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 活动的过程。 人脑有约一百四五十亿个神经细胞,分左脑和右脑。 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是借助图像或形象刺激右脑丰 富的想象力。 思维研究创新思考:轻度狂躁达到创作高峰(超常思 维)、与“小矮人”相关的幻觉(潜藏思维)、演讲 者之手的真实大小(惯性思维)、猴子用意念吃香蕉 (物化思维)、电脑高手战胜国际象棋大师(超人思 维)。
选一件事反复用不同的方式观察,用不同的思路考虑,
再把它与相关的事放到一起进行组合,常用的碰撞法 如下: ①程序联想。打破所有的物质和事物的时间序、空间 序、逻辑序、功能序的界限,用其他事物的种种元素 进行碰撞。 ②超常裂变。改变事物的常规条件,让它在超常的的 条件下进行裂变,像原子弹爆炸般释放能量,裂变出 无穷层次的新创意。 ③拉线相干。在确立一个问题点后,以此为中心分解 出许多不同方向的各种变量坐标;而每一个变量坐标 又可以不断分解设置下去,然后用线线相干或面面相 干、体体相干的办法,寻找新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