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方案

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方案

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方案目录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2)2、安全会议制度 (4)3、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5)4、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9)5、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10)6、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13)7、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15)8、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9)9、“安全红线”管理规定 (31)10、安全奖惩制度 (33)11、管理人员带班及下井制度 (34)12、安全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40)13、特种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44)14、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48)15、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56)16、安全生产举报制度 (60)17、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64)18、安全信息管理制度 (91)19、矿井防爆电气管理细则 (96)20、矿井大型固定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109)21、斜巷轨道运输管理规定 (134)22、物资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144)23、地测防治水管理规定 (148)24、“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154)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一、安全目标管理的总则各煤矿企业要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确定年度安全目标,明确企业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

各级主要领导是实现本级安全目标的第一责任者,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对本单位安全目标管理负有直接责任,其他副职具体负责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

二、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一)百万吨死亡率、千人负伤率;(二)安全培训教育;(三)隐患排查治理;(四)安全防护设施及设备的使用;(五)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六)安全经费的提取和使用;(七)其他安全、工业卫生指标。

三、安全目标管理的落实(一)各煤矿企业根据上级下达的安全目标,结合本公司实际,纵向分解到基层,横向分解到分管领导和各业务职能部门。

(二)公司及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目标管理负全面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目标,计划和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兑现。

(三)主体公司与所属各煤矿企业的负责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与部门负责人签订业务保安责任书。

各煤矿企业与各基层区队、业务保安科室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与业务保安责任书,各基层区队与各班组签订安全责任书,员工人人写安全承诺书,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机制。

(四)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外的各种经营承包项目,必须经安监和相关业务部门对其安全内容进行审核认可,并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后,承包单位方可组织实施。

(五)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责、权、利统一及分口负责的原则,把安全责任量化分解,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

四、安全目标管理的考核(一)实行领导班子目标安全风险结构工资或安全风险抵押,对没有实现安全目标的领导班子,按规定扣罚安全绩效工资、沉淀安全风险抵押金。

(二)凡没有实现安全目标的单位,不得评优升级,不得评选先进和文明单位,其领导不得评选先进个人。

(三)各级安监部门、业务保安部门、工会等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业卫生指标,应经常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目标的实现。

(四)各煤矿企业安全目标管理要与争创活动相结合,每季度进行一次小评,要在区队之间开展自评、互评活动,相互督促,将安全目标管理的考核实绩作为创先争优的主要依据。

安全会议制度1、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指令、条例和安全管理责任,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特制定本制度。

2、公司每年初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或与主体合并召开),对过去一年安全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安排部署全年安全工作,修改完善安全管理基本制度,明确主要安全工作思路和做法。

3、主体公司每月召开一次由总经理主持的安全办公例会,各矿矿长、总工、副矿长参加,研究落实上个月存在的问题,对本月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及严重“三违”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安排布下个月安全工作。

4、各矿井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由矿长主持,所在公司总经理及副总师以上领导及安监、生产、技术、经管等部门负责人和生产区队主要负责人参加。

会议主要总结当月安全生产取得的成效和剖析存在的问题,重点布置下月安全生产管控工作。

5、上级单位安全检查,矿井要召开安全检查专题会,对检查的情况进行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行落实并制定整改措施。

6、每次安全会议,要做到会前准备充分,会议组织严密,会议主题明确、内容具体、召开及时,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对重大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对会议议定的事项要现成专人负责落实,在下次会议上进行通报,确保会议效果。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一、总则按照国家和山西省关于《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设施长效投入机制,规范企业安全资金管理,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资金的来源根据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在成本中按月足额提取并保证专款专用。

各类煤矿原煤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一)安全费用按瓦斯鉴定结果提取:高瓦斯矿井不低于30元/吨,其中用于瓦斯治理的费用不低于50%。

(二)其他井工矿15元/吨。

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的规定执行。

三、安全资金使用范围(一)煤与瓦斯突出及高瓦斯矿井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支出,包括瓦斯区域预抽、保护层开采区域防突措施、开展突出区域和局部预测、实施局部补充防突措施、更新改造防突设备和设施、建立突出防治实验室等支出。

(二)煤矿安全生产改造和重大隐患治理支出,包括“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防治水、供电、运输等系统设备改造和灾害治理工程,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矿压(冲击地压)、热害、采空区治理等支出。

(三)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支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设施配置和维护保养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演练支出。

(四)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五)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六)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八)安全生产适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九)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四、安全资金的管理(一)各煤矿企业的行政正职对保证安全投入全面负责,确保安全资金按规定足额提取。

(二)各煤矿企业总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资金项目的立项审查及安全资金计划实施的管理工作;安全副职对计划的完成进行考核和管理,定期向总经理汇报计划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各单位的安全矿长负责对本单位安全计划项目的督促落实,对项目的实施质量和进度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安全资金项目进行汇总、平衡、立项、审定,编制安全资金年度计划,对计划的实施及完成质量和时间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对安全工程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五)通防、生产技术、工程、机电、企划、地测等部门负责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资金项目进行调查和审查,提出安排意见,并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程项目进行跟踪落实。

(六)企划部门负责年度安全资金计划的下达和安全工程项目的预算审查,参与安全工程项目进度、工程质量的验收,并负责对年度安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七)采购部门对所购进的安全设备数量、质量、到货时间负责。

负责安全资金计划所列设备、材料、仪器、仪表的采购、组织验收、发放等,按月度将安全资金计划完成情况报安监部门。

(八)财务部门负责安全资金的安排、使用、管理,做到专帐、专款、专用,资金结算严格执行有关程序。

五、安全资金的计划(一)各煤矿企业每一年度提前组织生产技术、通防、机电、安监、地测、工程、采购、企划、财务等部门对安全隐患及需要完善、更新、改造的项目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计划项目。

(二)各煤矿企业除每一年度安全资金安排计划的项目以外,根据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急需的安全设备材料等安全生产保障资金,必须予以保证,不能因有资金问题,影响安全隐患处理。

所需资金数量较大成本无法容纳的项目,可向上级公司提出申请报告,经公司董事会议或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

六、安全资金的使用(一)采购部门按照公司物质采购和安全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年度安全设备采购计划。

凡采购与安全有关的设备及材料,必须经安监及相关业务部门审核签字后,方可进行采购。

(二)各单位对年度计划的安全工程项目,编制初步设计和预算上报企划部门,企划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算和审核手续。

(三)工程项目开工后,根据工程进度,由各煤矿企业安全矿长组织安监、生产、计划等部门验收,验收情况报主管领导批复后,报企划部按规定程序办理。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一)各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负全面责任,每月组织召开安全质量标准化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分解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目标,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所需资金投入。

(二)各煤矿企业的分管副职具体负责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随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工作,做好日常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和考核工作。

(三)各煤矿企业各业务部门和区队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单位,要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目标,组织日常学习,确定项目施工负责人,按照标准干好每一项工作。

(四)员工要熟悉本岗位的标准,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按标准做好本岗位的工作。

二、范围及执行标准按照《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2013版)以及公司有关规定进行评级和考核。

三、检查验收(一)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采取动态达标方式。

(二)各煤矿企业每个月至少组织二至三次自检。

(三)主体公司对各矿井质量标准化检查情况进行监督。

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政府部门及集团公司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各级安全工作责任,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二、事故隐患按等级划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重大安全隐患,是指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和《山西省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监管监察办法》(晋政办发〔2005〕100号)认定的,且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并经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矿井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