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链路/双活数据中心建设解决方案][平台数据中心设计]2016年9月上海恒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总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平台双活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目前平台架构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平台数据中心目标架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平台数据中心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私有云设计概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服务器虚拟化应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桌面虚拟化应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网络服务虚拟化应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4计算资源需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存储规划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高可靠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系统的高性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3系统的可扩展性/可扩充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4系统的多平台支撑能力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5灵活性和系统管理的简单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6存储的虚拟化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7存储容量规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跨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1流量调度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2业务连续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3健康状态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4故障切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5业务优化加速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应用服务控制与负载均衡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功能介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应用优化与应用交付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平台数据中心应用优化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应用优化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2数据库应用优化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数据中心安全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网络准入控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虚拟桌面安全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智能的监控、分析和威胁响应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数据中心运维保障体系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运维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监控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1网络监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2服务器监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3应用监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4数据库监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采购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硬件部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软件部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实施部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总述1.1平台双活数据中心建设需求1.1.1目前平台架构存在的问题平台目前数据中心托管在某机房,由于机房提供的单链路网络较不稳定,应用层面目前也没有做负载均衡和、冗余与容灾设计,网站存在多处单点故障风险。
数据中心的各项服务均不能满足7×24小时的无故障运行,无法支撑与保障业务连续运行。
因此而造成应用程序性能较低,故障率高的影响。
随着各类业务应用对需求的深入发展,业务部门对资源的需求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传统的基础架构方式给运营人员和未来业务的扩展带来巨大挑战。
具体而言存在如下问题:●资源利用率低:传统架构方式容易造成底层资源之间的竞争,普遍的现象就是忙的设备不堪重负,闲的设备资源又空闲更多,二者相互之间又无法借用和共用,反而互相干扰,没有充分发挥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性能,以至于影响了程序本身的性能,造成网站与移动应用体验不佳。
●扩展性差:现有架构都各自独立不能纵向与横向扩展,无法满足业务的弹性扩展,如在业务峰值时,弹性的扩充资源。
并且在高峰过后,归还该扩展的资源。
●架构传统无法满足业务高可用性:平台主要运营的是互联网业务,传统的网络与服务器架构模型无法满足互联网应用,高并发、高吞吐、大数据增长的业务模式,无法满足跨数据中心级别的冗余与容灾。
●运维管理难:没有建立集中式的运维体系,缺乏立体式的多层监控。
碰到故障时难以第一直接发现故障原因。
缺少自动化的性能分析、优化工具与方法1.1.2平台数据中心目标架构平台多活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采用“分应用主备模型”。
两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根据业务不同来划分主从对外提供服务,两个数据中心都处于活动状态,都能独立工作且互为备份。
两个数据中心之间通过稳定、低延时的私有专线连接实现数据与配置的同步。
本案中所有互联网应用服务器都以生产数据中心为主,办公数据中心作为备份,当生产数据中心故障或者网络中断时,办公数据中心有能力接管用户访问,对外提供服务;而虚拟桌面和其他办公应用则主要建立在办公数据中心,一旦数据中心故障,呼叫中心的用户可以访问到数据中心的备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