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
V 1 和 V㊀ 2 都接地时的波形:
稳态时,vO1
波形可表示成:
vo1 (t )
vo1(0)
vo2 V1 RC
t
当 vo2
VZ
时, vo1(0)
R2 R3
VZ
t
T1
时, vo1(T1)
R2 R3
VZ
,则有 T1
RCபைடு நூலகம்VZ V1
2
R2 R3
VZ
同理有 T2
RC VZ V1
反相比例放大器,闭环增益为 R5 Rw3 ; R4
9、计算 1KHz 下方波占空比: 第二级运放负输入端接地,第一级运放构成的积分电路理论上上升和下降时间一致,故方波占空比
的理论值为 50%。
ii).电路原理分析: 1、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由运算放大器 A、R0、R1、R2、DZ1 和 DZ2 组成的滞回比较器、RC 电路组 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图:
W1 和 C1、C1’在第一级运放当中,作为积分电路的一部分,两者共同控制积分电路的时间常数,从 而改变产生的信号的频率。
比例关系:当需要的频率一定时,二者呈反比关系。周期 T 的计算公式为:T=4RC*Rw12/Rw11。 要求频率范围为 100Hz 到 10kHz,即周期范围为 0.01s 到 0.1ms。已知给定电容容量为 0.1uF 和 0.01uF。 通过这个式子可以代入数据可以得到所求的值。W2 取用 20kΩ。
度及频率。对于集成运放 B 而言,其闭环增益为:M2=Rw2/Rw1.因为只是一个比例关系,因此 W2 的 总阻值影响不大;但是,为了保证调节的稳定性,要求总阻值在 10kΩ 以上。实验中实际使用的 W2 为 10kΩ
5、分析 W1 和 C1、C1’的作用及两者的比例关系,计算其参数;假设 W2 处于中间位置,C1、C1’可以 取 0.1uF 和 0.01uF;
6、分析 W3、R4、R5 的作用,要求增益调整范围为(0.2,4),计算 W3、R5 的参数: W3、R4、R5 与第三极运放共同构成反相比例放大器,放大输入信号。 已知 R4=5KΩ,由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计算公式易知,R5=1KΩ,W3=20KΩ(远大于 1kΩ,可以忽略 R5
带来的影响)。
7、分析 R7~R15 及 D1~D6 组成电路的作用,计算 R9、R12、R15 的参数: 分析 R7~R15 及 D1~D6 组成电路是一个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通过折线法,用直线来对正弦波进行
可使用两个运放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在一般情况下,V 1 和 V㊀2 都接地。只有在方波的占空比不为 50%,或三角波的正负幅度不对 称时,可通过改变 V1 和 V㊀2 的大小和方向加以调整。
P. 6 / 32
实验名称:_低_频__函__数__信_号__发__生__器____姓名:__x_x_________学号:__x_x_x_x_x_x_x_x_x__
4、电路装配: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提供的元器件中选择合适器件进行安装。要求元件布局合理,布线美观,
焊点光滑圆润,无虚焊。
5、电路调试: (1)通电前检查; (2)安全操作及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会正确使用万用表测电压电流、会熟练使用示波器); (3)测量集成运放第三级的闭环增益; (4)工作点测量:
P. 3 / 32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设计题目: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2、任务与要求(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同时输出三种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2.频率范围:100Hz~10kHz;
3.频率稳定度:���∆������f��� ≤ 10−3/日;
实验报告
专业: xxx 姓名: xx 学号: xxxxxxxxx 日期: 20xx.xx.xx 地点: xxx
课程名称: 实验技能训练 实验名称: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指导老师: xxx
成绩:
实验类型: 设计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xx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方波
6.输出电压:①方波输出限幅:Vz=3.3V; ②第一级三角波:Vp-p≤10V; ③正弦波:Vp-p>8V;
7.三角波的峰-峰值连续可调。
三角波
P. 2 / 32
实验名称:_低_频__函__数__信_号__发__生__器____姓名:__x_x_________学号:__x_x_x_x_x_x_x_x_x__
加电压过大,造成不可逆性击穿,使稳压管损坏。 运放工作在饱和状态,所以输出理论最大值为 24V(Vp-p)。查资料得 1N4728A 稳压管稳压值为 3.3V,
最大稳压电流为 76mA,最小为 1mA。计算得电阻范围为 0.27kΩ-20.7kΩ,可取元件中的 5kΩ 使用。
3、指出 Q1、Q2 的类型,分析其作用:、 Q1 为 NPN 型三极管,Q2 为 PNP 型三极管。三极管同电位器和电阻组成电流源电路,位于折线法正
R2 R3
VZ
P. 7 / 32
实验名称:_低__频__函__数___信__号__发___生__姓名:__x_x_________学号:__x_x_x_x_x_x_x_x_x__
器
三角波的峰–峰值为Vo1PP
2
R2 R3
VZ
;
当 V㊀ 2≠0 时,若 V㊀ 2 > 0,则三角波上移,若 V㊀ 2<0,则三角波下移,其上幅度为 (1 R2 ) V㊀2 R3
拟合。 通过计算,由分压关系易得 R12=R15=158Ω,取 150Ω。又由(R8//R9)/(R7+R8//R9)=0.42,可得 R9=2.2kΩ。
P. 5 / 32
实验名称:_低__频__函__数___信__号__发___生__姓名:__x_x_________学号:__x_x_x_x_x_x_x_x_x__ 8、计算集成运放第器三级的闭环增益:
弦函数转换电路中,为折线法正弦转换电路提供稳定电流,从而在 A、B、C、D 点获得稳定电压。通 过改变与基极相连的电位器,可改变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从而调整正弦波输出的正负半周的失真情 况。
4、分析电位器 W2 的作用,计算其是参数: W2 与第二级运放相连,构成滞回比较器,控制运放的输出上下限。调整 W2 可改变电路输出的幅
2、原理图和 PCB 板绘制: (1)使用原理图绘制软件(PROTEL 等)绘制原理图; (2)PCB 板设计: (a)根据提供的电源 JP1 尺寸,Q1、Q2 的封装,3296 系列电位器外观尺寸,拨动开关 J1, 2 脚排阵 JP2,建立自己的 PCB 封装库,并在绘制 PCB 板时使用; (b)要求单面板、禁布层尺寸(板框)不超过 10cm*7.5cm,实际布线最好在 9.5cm*7cm 内; (c)正确实现原理图功能,少用或不用跳线或飞线,布板整洁美观、无错误; (d)在布线层空白处打上自己的学号,字符稍粗点。
R20、R21 电阻的主要作用是调整流过 LED 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保护电路,是 LED 灯工作在正常范围, 防止过流导致损坏 LED 灯和电路。
设 LED 灯工作电压为 2V,工作电流为 10mA 左右,则 R20、R21 的阻值为 1KΩ 左右。
2、分析 R3 的作用,计算其取值范围: R3 起到分压限流的作用。由于稳压管稳压值有限,而如果不加电阻直接连接的话,有可能造成所
因为 v2 (t)
R3 R2 R3
vo1(t)
R2 R2 R3
vo2 (t) ,
故当 v2 (t) V㊀ 2 时,A2 翻转。故 A2 翻转时 v01 的电压为:
V01
(1
R2 R3
)
V㊀
R2 R3
VZ
2
当
V㊀
2
=
0
时,三角波上下幅度对称,上幅度:
R2 R3
VZ
下幅度:
3、电路仿真: 使用任一款仿真软件(如 PROTEUS)对自己设计的原理图进行仿真实验,分析比较仿真结果
是否满足性能技术指标,如何改进电路。 (1)观察 W1、C1、W2、基准电压对波形发生电路的影响(频率、幅度、偏移、占空比); (2)观察第三级运放输入输出三角波幅度、计算第三级增益; (3)观察各基准节点电压 A~F 对正弦波转换结果的影响; (4)观察 W4、W5 的变化对 Q1、Q2 的各极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2
R2 R3
VZ
所以, T1
RC VZ V1
2
R2 R3
VZ
, T2
RC VZ V1
2
R2 R3
VZ
。
当
V 1=0
时, T1
T2
2
R2 R3
RC
,波形的占空比为
50%。
当 V 1 > 0 时,T1 > T2 ;V 1 < 0 时,T1 < T2 ,波形的占空比不为 50%,波形出现不对称。 所以,由于失调等原因引起波形不对称时,可通过改变 V 1 的大小进行调整。
装
4.频率控制方式:通过改变 RC 时间常数控制频率(手控方式):为确保良好的控
制特性,分两段控制:①100Hz~1kHz ;
订
②1kHz~10kHz;
5.波形精度:①方波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均应小于 20us;
线
②三角波线性度:δ/������������������<1%;
③正弦波谐波失真度:√∑������������=2 ������������2/������1<2%;(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