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对于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例分析及其影响

美国对于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例分析及其影响

2.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非关税贸易壁垒主要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反倾销与反补贴等。
西安外事学院彭勇(2017)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制定的TBT,汇率变化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中国政府的努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维,贾金荣(2011)利用引力模型得出结论,中国GDP、美日欧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汇率影响进出口贸易具有不确定性,并认为我国企业应加大调整成本投入,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采用高标准严要求,加快市场信息反馈,调整新思路新战略。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红雨,佟光霁(2019)认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对中国出口俄罗斯的贸易规模扩大和出口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随着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当前地缘执政格局影响下的俄罗斯农产品进出口政策调整,绿色壁垒有可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制约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貿易学院梁娟娟(2018)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产生了消极影响,我国应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茶叶农药残余检测标准,提高我国茶叶全产业链的清洁化生产,强化茶叶安全生产意识,注重生态安全。[3]
美国对中国贸易救济案例中,主要涉及金属工业、家具工业、非金属制品工业、纺织工业、电气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橡胶制品工业、塑料制品工业、通用设备、木材及制品工业、造纸工业、光伏产品、食品、农产品、电子工业、煤炭工业、文体工美娱乐用品等18个行业,其中涉及金属工业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最多,共107起,纺织工业与化学原料与制品工业数量相当,分别为40起与46起,其余行业均为10起左右。详情请见以下图表:[5]
二、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案件
2000年至2019年二十年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件共计286起,其中反补贴案例88起,反倾销案例156起,保障措施案例5起,特别保障措施案例42起。在这二十年间,每年美国对中国实施反补贴反倾销数量超过20起的年份共6年,分别为2004、2005、2009、2016、2017、2018年,2005年和2018年反倾销反补贴案例数量最多,均为26起,2006年与2010年数量最少,为4起和6起,从2000年到2005年、2006到2009年和2010到2018年贸易救济案件数量逐渐增加。详情请见以下图表:[4]
美国对于中国实施贸易救济学生版》2019年第47期
摘要: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扭曲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的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市”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世界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出口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现在已是第四大贸易国。日渐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也带来了日渐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不断针对我国以贸易壁垒等方式进行贸易打击,关税、配额、反倾销反补贴等,专门针对中国产品的种种贸易歧视政策,显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盛行。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贸易壁垒贸易救济案件相关行业
一、文献综述
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难以回避的话题,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学者最初探寻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大约开始于20世纪末,中国加入WTO后,对贸易壁垒的研究得到了日益关注。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及宏观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接下来将从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两个角度来综述文献。[1]
在这286起反倾销与反补贴案件中,当前案件状态分别有正在调查,仍在实施措施,终止调查,已终止措施。其中仍在实施措施在比最多,占比51%,正在调查占比最少,约占8%。详情请见下图表:
2005年与2018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案数量例均为26起,2005年时,主要涉及的行业有金属工业、纺织工业、非金属制品工业、造纸工业,其中纺织工业占比最高,共22起。在案例状态中主要处于仍在实施措施和终止调查,其中已终止措施最多,共23起;2018年时,主要涉及的行业有金属工业、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非金属制品工业、电气工业、橡胶制品工业、塑料制品工业、家具工业、纺织工业、汽车工业,其中金属工业占比最高,共10起。在案例状态中主要处于仍在实施措施和正在调查,它们的数量一样多,均为13起。详情请见以下图:[6]
1.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税壁垒主要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宏观经济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李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田朔,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刘廷华(2014)认为关税壁垒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关税所造成的贸易成本上升,减少了企业通过出口中学习等效应促进其创新水平提升的机会,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借助关税壁垒所产生的要素优化配置效应实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主导出口的转变;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杨瑞城,陈奕璇,左爱玲(2018)利用GTAP模型得出随着关税壁垒的提高,中国遭受到进口国的产品抵制,使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失去市场,反而进口国收益,从而认为,中国必须做好关税制定和产品评测工作,在认真分析相关产业的影响之后,合理制定进口关税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并促进相关产业调整升级,让我国实现收益最大化;天津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曹清峰,李宏,董朋飞(2019)认为,关税壁垒的提高会降低海外并购的预期收益,行业的关税壁垒强度反应了并购对象国对该行业的保护与管治水平,企业并购成功后在经营中往往会受到东道国政府更加严格的管制与约束,面临的制度风险也会加大,并且较低的预期收益会降低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贵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李猛,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津平(2013)认为,东道国关税水平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由于较高的关税水平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阻碍了中国对该国的出口,当出口成本高于对外直接投资沉默成本时,就会引发中国企业的直接对外投资。[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