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岗位职责

社区岗位职责

浅论基本医疗卫生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摘要:新医改方案对社区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从社区护理的概述、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现阶段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社区护理,特别是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更应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核心是建设一支有较高文化素养,技术熟练,具有多元性,多角度,勇于创新,和谐人性化的社区护理队伍。

关键词:基本医疗卫生;社区护理;基本医疗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新的医疗改革方案,把基本医疗卫生作为重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战斗在基本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医护工作人员是新医改生力军,承担着非常重要非常艰巨的医疗改革和发展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本卫生服务的承载平台,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

社区公共卫生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程的有效保证,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及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对健康需求的提高。

社区公共卫生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重要成员。

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尚处于较落后状态,社区护理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工作范围窄、人员数量不足、社区护理知识欠缺、服务人口对社区服务认识的不全面、缺少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这些问题若不能有效克服,势必阻滞新医改顺利推进。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会保健需求,促进人类健康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

为此,必须加强社区护理教育,尽快发展社区护理,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后现代理论思想影响的社区护理队伍。

现综述如下:1 社区护理概述1.1社区护理的概念社区护理是(communitynursing)是指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综合而成的,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全科性的服务,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将公共卫生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限制残障等服务,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及相关知识和技巧,解决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健康问题或满足他们的健康需要。

1.2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家庭、学校或生活环境中的人群。

社区护理除了对患病者进行的治疗性的基础护理操作以外,更重要的是社区预防保健工作。

传染病的防治、社区精神心理卫生保健、社区环境卫生、慢性病的防治和护理管理、社区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职业卫生与护理、学校卫生保健服务、院前急救护理、临终关怀及护理等9项护理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起来有六大任务,即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卫生防疫、慢性病防治和疾病诊治1.3社区护理的特点社区护理不同于临床护理。

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以,社区护理是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向他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

社区护理强调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以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护理,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医疗卫生护理服务,这就扩大了护理工作的职能,服务对象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服务范围由医院走向家庭和社会,工作内容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扩大到预防保健和提高人群的生活与生命质量。

总结社区护理,其特点为:一是以健康为中心。

社区护理的服务宗旨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主要工作目标。

通过一级预防途径,如卫生防疫、传染病管制、意外事故防范、健康教育等,达到促进健康、维持健康的目的。

二是强调群体健康。

医院的临床护理以单个的病人为主体,而社区护理的工作以集体为主,收集和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然后解决这个人群中主要的健康问题。

三是社区护理工作范围的分散性及服务的长期性。

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居住相对比较分散,使得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更广,对交通的便利性提出了一定要求;另外,社区中的慢性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服务对象对护理的需求具有长期性。

四是综合性服务。

由于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求社区护士的服务除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等基本内容外,还要从整体全面的观点出发,从卫生管理、社会支持、家庭和个人保护、咨询等方面对社区人群、家庭、个人进行综合服务。

五是可及性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属于初级卫生保健范畴,其基本要求所提供的服务应是所有社区人群在需要时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这就要求护理服务具有就近性、方便性、主动性,以满足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

六是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而且要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来预测和发现人群中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

在许多情况下,社区护士需要单独解决面临的健康问题,因此,社区护士较医院护士有较高的独立性,需要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是多学科协作性。

为了实现健康社区的目标,社区护士除了需与医疗、保健人员密切配合外,还要与社区的行政、福利、教育、厂矿、机关等各种机构的人员合作,才能完工作。

2、社区护理现状及发展2.1国外社区护理现状及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区护理逐渐向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发展,建立了完善的社区护理人员培养及教育体系,实现了工作的专业化及角色分工细化。

国外社区护理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发展(公元后~1895年)、正式地段访视护理(1860~1900年)、公共卫生护理(1900~1970年)、社区护理(1970~)这几个阶段。

近年来国外兴起一项新型的医疗保健体制———“无缝医疗保健”,其概念是通过各级医院、保健中心、病人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密切合作,建立医疗保健协作网络,实现医疗专门技术共同,医疗资源共享;避免医疗、护理工作之间的缝隙和重复劳动,使医疗及护理工作的界限超出医院的范围,延伸至病人家庭和社区,直到病人完全康复。

在无缝医疗保健网络中,社区保健起着连接医院与病人的桥梁作用,因此,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而这其中,社区护理又扮演着重要角色。

2.2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及发展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较晚,缺乏专门人才及专业人士的指点,因而在其发展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点。

首先是公众还未意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由于家庭访视多由医生来负责,护士介入尚不普遍,因而增加了人们对于社区护理的偏见。

要加大宣传力度;其次,社区护士要勇于承担一些工作。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研究发展速度滞后于全科医学研究的发展。

当前我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护士年龄大多在35-50岁之间,年轻的少,学历低。

这些护士绝大多数来自区、镇或乡级医院,除了部分护士接受过为期3天的岗前培训外,大部分护士没有接受过岗位培训。

面对这些护士显得知识缺乏和能力不足。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工作质量与社区护士的基本素质关系甚大。

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首先重视社区护理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前提,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护理已成为 2 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预计 2 0 10年全国将建成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这与我们大力发展社区护理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由于社区护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所以在发展社区护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改变、家庭小型化以及医疗费用上涨,探索社区护理新途径,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已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

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社区护理工作已初具规模,如设立家庭病床,开设护理专家门诊、开通护理咨询热线电话,定时定期上门开展护理服务等,满足广大群众对卫生服务的多层次需求,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护理人员的帮助,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然而由于社区护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其服务内容、服务规模及服务质量以及社区护理教育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因社会养老机构的不完善以及家庭结构简单化格局导致老人独居、独处现象普遍,需要医疗护理照顾的老人不断增加。

另外慢性病医疗服务的特点,也要求以家庭为主。

医改后,更增加了对家庭护理的需求。

对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强调健康促进、预防疾病、自我保健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发展老年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更加复杂化,社区护理专门培训和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区护理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政府对社区护理的干预和支持,社区护理资料管理计算化,综合性多层次社区服务网络的建立,将是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3 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1 护理人员缺乏社区护理的理念我国的护理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的观念还未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院内护理向社区家庭护理方向转变, 在护理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而缺乏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

3.2护理人员知识陈旧,距离社区护理的要求差距较大据我们调查,当前,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难以承担健康促进、社区保健的重任,特别是高层次的护理人才短缺,影响了社区护理的开展。

3.3 社区护理还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理解目前,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性操作上,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为主,未被提到促进人的身心疾病康复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仍属于从属地位,不被社会重视,这也影响了社区护理的开展。

3.4护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很辛苦,待遇很低,甚至工资都难以保证,易挫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直接约束了社区护理的开展。

知识结构尚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

医疗设备差、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4 加强社区护理教育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社区护理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多种角色,需要具备多种技能。

因此,培养适合社区需求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4.1需要学习的科目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以往护士从传统卫生学校毕业后,工作1~2年即固定专业,所以,她们偏重熟练本专科的业务,而社区护理工作要求有全科知识,因此,要对她们进行全科培训,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和照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