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调研资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调研资料


第五步:对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
中期作业
3、编写调研提纲
4、分配调研工作
二、调研方法 1、实地调研法:
这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通过耳闻目睹方式实地研究收集有关价值、
行为和社会过程的定性资料的方法。 1.1 参与观察法: 研究者加入到被观察的组织或群体中、并成为其活动中正规参与者的
一种方法。
1.2 局外观察法: 与参与观察法不同,研究者不用加入到被观察的组织或群体中、而是
商业化背景下得住区变迁 ——以珠江路科技街的兴起为例
三、总结与建议 1、调研总结 1.1住区变迁的规律 1.2住区变迁的阶段 2、相关建议 2.1规范住区房屋的交易市场 2.2引导住区居民的就业转化 2.3完善住区现有的空间环境 附录 1、原居民问卷 2、房屋外来使用者问卷 3、珠江路科技街经营者问卷 4、居委会访谈记录 四、报告结构 1、研究动机、背景 2、研究对象界定、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3、现状调研分析 4、结语与建议 5、附录(问卷、参考书目、注 释)
中期作业
工作时间安排:
10.21 调研前工作安排
1、分组、确定组长 2、选题、拟定研究方向
3、初步拟写调研提纲、表格、问卷
11.9 调研中期汇报 1、研究目标情况综述 2、拟定下一步研究侧重点 3、提交工作调研技术路线提纲
11.25/11.30 研究报告汇报答辩
中期作业
1、每组上台 组长:1)选什么题目,为什么选这个题目 2)收集的资料综述 3)准备怎样进行调研工作 4)组员分工 组员:1)负责什么工作 2)自己的工作重点,以及怎样进行 2、提交初步调研技术路线
城市主要污染源、重污染分布区、污染治理情况与其他环境保护资料。
4)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料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2、城市绿化现状
1)绿地及相关用地资料:
现有各类绿地的位置、面积及其景观结构;各类人文景观的位置、面 积及可利用程度;主要水系的位置、面积、流量、深度、水质及利用程 度。 2)技术经济指标: 绿化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 人均绿地面积、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生产绿地面积、苗木总量、种 类、规格、苗木自给率;古树名木的数量、位置、名称、树龄、生长情 况等。
■ 生产绿地面积、苗木总量、种类、规格、苗木自给率;
■ 古树名木的数量、位置、名称、树龄、生长情况等。 第三节 园林植物、动物资料
■ 现有园林植物名录、动物名录;
■ 主要植物常见病虫害情况。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3)第三章 管理资料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机构名称、性质、归口; ■ 编制设置 ■ 规章制度建设 第二节 人员状况 ■ 职工总人数 ■ 专业人员配备、工人技术等级情况 第三节 园林科研 第四节 资金与设备 第五节 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
市域内各类林地统计数据: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风景名胜区林 地等以及自然保护区、小区。
3)城建、规划局 城市各类用地状况、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规划等。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三)基础资料整理分析
1、基础资料汇编
1)第一章 城市概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
地安 更全 新引 设擎 计 承 载 城 市 安 全 功 能 的 首 钢 工 业 遗 产
——
南京居住空间求租群体调研报告 ——以大学生、进城农民、白领为主
一、绪论 1、为何调研房屋租赁 2、如何理解房屋租赁 3、谁是调研主要对象 4、调研的意义是什么 5、如何调研房屋租赁 二、居住空间求租群体 的现状调研 1、租赁住房的区位 1.1概述 1.2现象描述 1.3现象剖析 1.4总结思考 2、获取房源的途径 3、房屋的租住方式 4、房屋租金的数额 5、房租的制服周期 6、租赁住房的户型 三、总结、问题与建议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2、基础资料分析
1)各类绿地存在的问题
2)城市绿化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状况
4)园林科研状况
中期作业
调研 → 调查、研究
一、调研前的准备
1、拟定调研目标 2、搜集相关资料 文献查阅法:这是一种通过收集分析各类文献档案、统计资料,从中 引证对研究对象看法或找寻真相的方法。 文献查阅法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选定研究方向 第二步:获准使用文献并收集相关文献 第三步:对文献进行评估 第四步: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编码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3)园林植物、动物资料:
现有园林植物名录、动物名录;主要植物常见病虫害情况。
3、管理资料: 1)管理机构
机构名称、性质、归口;编制设置、规章制度建设。
2)人员状况 职工总人数、专业人员配备、工人技术等级情况。
3)园林科研、资金与设备、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料收集
中期作业
福州市绿地系统现状调研报告
选择调研目标:
1、针对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 1)城市绿线;2)内河系统;3)道路绿地(主干道、次干道)
2、针对某一类型绿地的研究:
1)综合公园通达性;2)社区公园使用度;3)滨水绿地景观界面 3、针对城市绿地存在现象的研究:
1)商业广告侵入下的城市公共绿地;
2)经济适用住房社区居住绿地情况; 3)消费时代城市公共绿地的生与死
3)与真题实践相结合 2、分析问题
1)比较法;2)数据统计归纳法;3)案例分析法;4)综合各学科分
析法等 3、解决问题
中期作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2005级课程作业
《慕“后”?幕“后”!》——文化侵入下的“胡同人家”空 间与 情感防线社会调查 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竞 赛一等奖
第五步:设计问卷或调查表——它通常包括三类问题:事实问题意见 问题和态度问题;题型也宜多样化(如是否型、选择型、排列型和尺度 型) 第六步:收集资料、整理统计
中期作业
三、研究思路:
1、发现问题
鼓励采用多学科的视角,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城市问题 1)可以通过自身经历体会到城市问题而立题
2)通过新闻时事发现问题
中期作业
2.3 问卷访谈法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选定研究方向
第二步: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初步的文献查阅或是实际调研,旨在 作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
第三步:建立假设性描述——为研究对象寻找可用作解释和描述的变
项,并确立变项间的关系 第四步:制定研究策略——包括变项的测量、抽样方式的选择、调查
计划及提纲的编制等环节
(二)基础资料搜集
1、实地调查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2、资料查询
1)园林局
各类绿地统计数据、园林管理情况 2)林业局
专题新闻
专题新闻
彬德桥
专题新闻
白马桥
专题新闻
白马河整治效果图
以一名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中期作业
2、问卷访谈法:
这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通过问卷方式系统地收集相关数量性资料的
方法。它倾向于定量统计,主要通过抽样调查方式、以样本资料推断总体 的情况,下分两种方法: 2.1 直接访谈法: 在面对面的场合下,由研究者预先设计好一组问题,并由被调查者作 出回答的一种方法。其回答及观察到的一些言行和印象,均可作为成果的 一部分。 2.2 间接访谈法: 与直接访谈法不同,研究者预先设计的问卷通常是以邮寄、分发(而 非面对面)的方式派送至被调查者,让其自行完成问卷。
中期作业
调研步骤: 1、基础资料搜集编档 2、初步调研,观察、测量记录相关资料数据,进行问卷调查 3、资料整理、分析 4、补充调研 5、文字归档 调研方式: 自行4~5人成组,每组递交一份报告 研究时间: 10月21日——11月20日 报告格式: 标题、作者名(学号)、提要、关键词、正文、标注、参 考文献 (附注同组成员)
况。 第二节 经济及社会条件 ■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目标、人口状况、各类用地状况。 第三节 环境保护资料 ■ 城市主要污染源、重污染分布区、污染治理情况与其他环境保护资 料。
第四节 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料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2)第二章 城市绿化现状 第一节 绿地及相关用地资料 ■ 现有各类绿地的位置、面积及其景观结构; ■ 各类人文景观的位置、面积及可利用程度; ■ 主要水系的位置、面积、流量、深度、水质及利用程度。 第二节 技术经济指标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绿地 面积、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专业 林莉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需基础资料
1、城市概况
1)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2)经济及社会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目标、人口状况、各类用地状况 3)环境保护资料:
专题新闻
11月7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已启动白马河综合整治 工程,在进行截污整治的同时,实施步行道建设。建成后,白马 河有望再现“白马春潮”景观。 据了解,白马河公园为开放式的滨河公园,北起于鼓楼区杨 桥路,南终于台江区浦西路,总长约3000米,东、西岸宽度3米 至40米不等,总面积约130亩。白马河步行道北起西湖,南至闽 江公园,既便于市民健身、休闲,又便于景观的衔接。 目前,白马河正在进行截污工程、绿化景观工程、步行道工 程、桥梁工程建设,部分工程规划要求,尽量做到“露水”,沿 白马河西侧一线与步行道串联,形成完整的滨河景观休闲道。使 白马河滨河空间成为连接西湖公园与闽江公园的城市重要滨水步 行系统,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