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本分析
a103:依法尽孝
a41:夫妻携手抓贼
a104:父女微博对骂
a42:夫妻相互关爱
a105:亲情危机
a43:性生活研究
夫妻性生活A8
5
a106:优生观
a44:异国夫妻性爱
a107:拼娃
a45:性高潮
a108:孟非恋爱往事
名人婚恋A19
8
a46:夫妻性爱小调
a109:伊能静个人情感生活
a47:中年夫妻性爱
a6:因爱生恨
a69:妻子渴望关爱
a7:夫妻交换秘密
婚后夫妻沟通A2
5
a70:夫妻性生活不和谐
a8:夫妻交流之道
a71:夫妻间缺少关爱
a9:夫妻沟通消除误会
a72:婚姻不幸
a10:夫妻间坦诚相待
a73:婆媳矛盾
a11:夫妻间相互理解
a74:翁婿矛盾
a12:离婚
婚姻危机A3
8
a75:家务分工矛盾
a13:婚后第三者
与幸福生活相对的是情感破裂,这类主题的文章在期刊中比较常见,以反映百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婚姻冲突为主,帮助读者审视自己的情感生活,解决出现的问题,达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无论任何主题,对读者有帮助才是关键。文章有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知的有用性能够影响读者对于期刊本身的媒介印象,进而成为读者是否再次阅读本刊的关键。
12
婚姻观
婚姻观
4
新式婚恋
夫妻性生活
夫妻性生活
5
名人婚恋
残疾人婚恋
四、情感类文章受欢迎因素分析
笔者在情感类文章的核心范畴基础上,通过分析范畴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这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并由此绘制出情感类文章的核心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婚姻冲突是情感类文章的关键,以它为中心开枝散叶。现实中的各种压力,错误的婚姻观和匮乏的婚姻技巧会引起婚姻冲突,针对婚姻冲突,婚姻指导是化解矛盾的关键,矛盾解决了就能获得幸福的生活,矛盾没有解决就会导致婚姻情感的破裂,矛盾进一步激化就可能引起法律纠纷和犯罪。恋爱与婚姻一样,现实压力会影响恋爱行为,正确的恋爱行为能够获得幸福生活,而错误的恋爱行为则会导致感情破裂。下图就是情感类文章的核心结构。(二)情感类文章受欢迎因素分析
从上述模型不难看出,情感类文章无外乎两大主题——幸福生活和情感破裂。文章描写幸福生活这一主题时,通过人物克服现实压力,运用婚恋技巧最终获得幸福婚姻,收获甜蜜爱情以及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来展现。多见于记录名人感情生活的文章。这类文章的作用就是通过人物的幸福生活向读者传递正能量,鼓励大众,通过事例向读者传播正确的婚恋观和技巧。
1、挖掘情感类文章的相关概念
研究者以开放的心态基于资料,贴近数据,用概念来表达数据,并将具有相似属性的概念进行归类形成范畴。对文本进行开放编码,逐句逐段进行分析,使得编码契合数据。抽取相关的概念,对所得到的概念及其范畴反复考察,最终从文章中抽取出119个概念和20个范畴。概念数量庞杂而且有交叠,范畴则是对概念的重新分类整合,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挖掘出的20个范畴(A1~A20)分别为爱情观、婚后夫妻沟通、婚姻危机、婚后理性处事、婚姻观、婚姻调适、幸福生活、夫妻性生活、专家意见、现实压力、婚姻问题、异国婚姻、残疾人婚恋、法律纠纷、奇妙缘分、恋爱故事、新式婚恋、养育子女、名人婚恋、违法犯罪。经过多次整理分析得到如下范畴,表1为情感类文本开放编码形成的范畴。
二、概念界定
本部分主要对本文涉及的术语进行界定,厘清其概念,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情感类期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却对物质方面的追求外,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情感方面的追求。正因如此情感类期刊在我国有很好的发行量,例如《知音》、《家人》、《家庭》、《婚姻与家庭》、《恋爱婚姻与家庭》、《爱情婚姻与家庭》等知名情感类期刊,都深受读者的好评。情感类期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从读者的某种需求切入,投影,准确抓住读者心灵和情感层面的特殊需求,坚持自己的办刊特色,并狠抓文章在这一理念上的品质,把文章质量做到了一种极致,深深扎入读者的心灵和生活当中。
表2:情感类文章基于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要范畴
范畴
核心范畴
文本数目
范畴
核心范畴
文本数目
爱情观
恋爱行为
6
养育子女
养育子女
6
奇妙缘分
违法犯罪
法律纠纷与犯罪
7
恋爱故事
法律纠纷
专家意见
婚姻技巧
9
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
7
婚姻调适
现实压力
现实压力
13
婚后理性处事
婚姻问题
婚姻冲突
12
婚后夫妻沟通
婚姻危机
异国婚姻
特殊婚恋故事
情感文本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对龙源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5种期刊中点击率高的30篇情感类文章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开放性和选择性编码,归纳出这些热点情感类文章的核心范畴,并以此构建了情感类文章的核心结构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发现,婚姻冲突是情感类文章的关键,婚恋指导是情感类文章的核心,这两个要素是情感类文章写作与编辑时需要把握的两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情感类期刊在组织文章时可资参考的一种结构。
a33:夫妻相互疼爱
a96:为孩子筹药费
a34:相扶相携
a97:子女教育
a35:丈夫疼爱妻子
a98:母子相依
a36:夫妻相互信任
a99:女儿叛逆疏于管教
a37:夫妻情深
a100:孩子缺少关爱
a38:妻子让丈夫转变
a101:母亲的教育方式
a39:丈夫浪子回头
a102:父亲助纣为虐
a40:努力赚钱为妻子治病
8
a54:生活压力大
a117:敲诈
a55:父母阻碍
a118:遭遇恐吓
a56:学费压力
a119:杀人
a57:房贷压力
a58:家境贫寒
a59:就医压力
a60:单亲母亲抚养儿子
a61:生活惊险
a62:舆论压力
a63:生活拮据
2、情感类文章的核心范畴
在所有的范畴中经过系统分析之后,选择具有统领性的核心范畴,将许多相关范畴集中在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内,实现对范畴的继续分析和集中。在对文章进一步分析之后,最终形成情感类文章的10个核心范畴,如表2。
除了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婚姻矛盾,婆媳冲突也是导致婚姻破裂的重要原因。婆媳冲突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是中国社会亘古不变的话题,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媳妇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她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加,导致婆媳冲突的原因也变得多样化。这也是现代社会依然有许多家庭不能处理好婆媳关系,造成婆媳冲突、影响家庭和谐的原因。由于我国近年来婚姻冲突一直处在上升趋势,婚姻危机持续加剧,描写婚姻冲突成为了现如今情感类文章的重点。然而一篇好的情感类文章,应该紧跟社会趋势,追求正能量,讲述解决现代家庭所产生的比较普遍的婚姻冲突才是这类文章受欢迎的关键。
a83:哑巴的爱情
残疾人婚恋A13
1
a21:冷静面对婚姻问题
a84:医疗事故
法律纠纷A14
3
a22:婚后也要有隐私
婚姻观A5
3
a85:骚扰买家
a23:婚后财产独立
a86:经济纠纷
a24:婚前财产公证
a87:与仇家女相恋
奇妙缘分A15
2
a25:外国丈夫慷慨资助
a88:相似遭遇的人相识
a26:婚后也要独立
(二)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 Glase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 Strauss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法就是,在研究开始之前研究者一般没有理论假设,而是带着研究问题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思考、比较、分析、归类、概念化并加以关联和建构,并将隐藏在资料中的理论通过研究者的理论触觉挖掘出来,扎根理论的本质是归纳法,主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构建理论。
[关键词]情感类文章婚姻冲突婚恋指导扎根理论
一、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婚恋观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今社会情感婚姻问题的探讨,作为情感类期刊,它其中的文章更要直接面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以龙源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5种情感类期刊中点击率高的情感类文章为例,运用扎根理论,深入分析这类文章受欢迎的因素。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情感类文章文本分析
为了挖掘情感类文章受欢迎的因素,本文根据龙源网提供的5家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伴侣》、《婚姻与家庭》、《家庭》、《恋爱婚姻家庭》和《人生与伴侣》五家期刊社的《2012年度个刊数据分析报告》,选择其中每家刊社2012年度国内阅读TOP10文章作为研究素材,在逐篇阅读和分析之后,从中筛选出内容涉及情感婚恋的文章,共30篇。最终确定这30篇文章为本文深入研究的对象。
上文通过把握情感类文章核心范畴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了这类文章的整体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期刊编辑快速梳理文章脉络,并以模型中的关键因素作为重要指标,衡量文章能否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受到读者的欢迎。下面就根据模型对情感类文章受欢迎的因素进行一一解读。1、情Leabharlann 类文章的两大主题于情感类期刊同样适用
2、紧跟社会趋势,把握现代家庭的婚姻冲突是文章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核心范畴的文本数目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婚姻冲突是情感类文章探讨的关键。出现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这其中有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原因。近年来,我国的婚姻冲突现象,可以说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2011年中国离婚对数超过211万对。比2002年的117.7万对增加近百万对,相当于平均每年增加9万对左右的离婚夫妻。也意味着9万个家庭破碎。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性别角色和观念都有相应的变化,现代化的核心家庭的出现,无疑冲击着原有的两性关系和社会分工原则,直接改变了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和观念。这个变化导致了核心家庭中由“男主外,女主内”向双方有职业,共同分担家务这一方向发展。家庭结构关系正由“伦理本位”向夫妻本位转变。如果一方不能接受这一现实,或者双方出现分歧,婚姻冲突就在所难免。正是由于这种现代化家庭模式的出现,衍生出了一系列新型的婚姻矛盾和冲突。例如《婚姻与家庭》2012年度个性化数据报告中的一篇文章《双城婚姻,让我们幸福地“分居”》,它讲述了几对夫妻或是由于工作原因,或者是养育子女时出现的现实压力,又或者是婆媳冲突等不同因素所导致的夫妻分居两地,被成为“双城婚姻”。而它正是现代社会衍生出来的新型婚姻模式,这种模式所产生的婚姻冲突是现代社会许多家庭面临的挑战之一。这篇文章把握住了社会动向,选择现代家庭面临的新型矛盾进行描述,并给出专家指导。正因如此它成为《婚姻与家庭》此期杂志点击率第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