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组长与企业共命运

班组长与企业共命运

班组长与企业共命运学习内容:一、班组长的地位、作用二、班组长的基本素质要求:道德和思想素质、文化和业务素质三、班组长管理的主要理念四、班组激励与沟通一、班组长的地位、作用(一)、班组长在企业中的地位1、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经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者,处于“兵头将尾“的地位。

兵头将尾:兵头是指是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和组织者,职位不高,责任不小。

将尾是指班组长在企业管理经营层、管理层、执行层三层中,处于基层执行者的职位,属于将尾;2、班组长是直接的生产者和技术技能带头人,解决岗位技术技能难题。

班组长是现场生产的直接指挥者、组织者,是班组里技术业务能手。

3、班组长是员工的技术、技能教练,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者。

班组长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传播者,是一个班组的师傅、领导,同时还负有挖掘员工内在潜质、培养班组后备人才的责任。

(二)、班组长在企业中的作用1、行为标兵和示范作用。

(1)班内人都盯着这个“兵头将尾”;(2)班组长的所作所为都在班组员工的视线之内。

2、落实任务,组织实施的管理作用。

班组是企业组基本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组织,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都是由班组长传达给班组成员,并积极组织实施的。

3、与上级组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班组长要理解高层发展的决策及最终目标,发挥桥梁作用;是上级管理层的执行者,是管理层、决策层联系员工的纽带。

4、生产技能带头人。

班组长必须具有破难题、攻难关的本领,即是班组里的技术业务能手。

5、带好队伍,建好班组。

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班组形象的建立仅靠班长一个人是不够的,要靠班组全体员工的团队精神和班组综合能力,自己成为优秀的技术技能尖子,更要成为优秀的教练。

二、班组长的基本素质要求:道德和思想素质、文化和业务素质(一)、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要求木桶效应---许多参差不齐的木版拼凑成一只木桶,装入水后,水平面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条木板的高度。

1、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1)、忠于职守:指的是工作责任心,就是忠实履行岗位责任,执行岗位规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岗位。

(2)、认真尽责:指工作态度,即干工作要精力集中,一丝不苟,专心致志。

(3)、勤奋刻苦:指的是工作精神,即能经受各种艰难困苦,拼搏向上,有所作为。

(4)、不懈努力:指在工作中有勇气、有能力去克服各种难题,经得住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2、刻苦钻研技术业务,敬业精神强。

要求:业务纯熟,精益求精,力求使自己的技能不断提高,使自己的工作成果尽善尽美,并不断有所进步,有所创新,成为技术技能一流的技能带头人和服务标兵。

(1)、好学进取。

留心日常实践中点滴信息,于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善于总结,同时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

(2)、不断追求高质量。

(3)不断开拓创新。

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多钻多研,带领员工不断开拓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3、诚实守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诚实守信指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4、忠诚企业、热爱本职、严守规章、努力创新。

5、有善解人意、团结同志、依靠群众的民主作风。

6、要具有事事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的精神。

(二)、基本文化和业务素质1、具有本岗位工作需要的相应学历要求,或已具有相当学历的文化程度。

2、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是本企业本岗位的技术尖子。

3、具有助理企业培训师职业能力,能有效地设计、制定班组员工的培训计划或实施岗位培训。

4、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

要懂得基础管理知识,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基本任务以及如何提升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等。

5、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竞争意识:个人或团体间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能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事业的发展,它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团体乃至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态。

6、班组长要具有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职业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灵魂)。

从业者在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状况和水平2、职业道德素质(核心)。

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遵守职业道德的状况和水平(其中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诚实守信是重点)3、科学文化素质(基础)。

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掌握的状况和水平4、专业技能素质(关键)。

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状况和水平5、身体心理素质(前提条件)。

从业者的身心健康的状况和水平(四)做一名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班组长班组长要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实践道德行为,逐步养成稳定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主要从三个方面做起:1、在实践中学习(1)、增强岗位意识,遵守岗位规范。

(2)、做到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2、在自我修养中提高(1)、体验生活、时常内省。

内省指自己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扫除邪恶不好的东西,就是要去恶存善。

内省的修养方法就是自我批评和自我改造,是一种自我锻炼的修养方法(2)、学习榜样,努力“慎独”。

“慎独”出于《礼记·事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说人的隐蔽的东西和微小的事情,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特别谨慎,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能做坏事。

慎独是指当一个人在没有外界监督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慎独”的修养方法,就是要提高人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的自觉性。

这是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也是具备坚定的道德信念的表现。

“慎独”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小处入手,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在岗位工作中强化职业活动是检验一个人职业道德品质高低的试金石。

(1)、将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信念。

(2)、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3)、要学会“积善”。

三、班组长管理的主要理念(一)、管理服务理念班组长既是“司令”,又是“政委”,还是“战士”。

要有为大家服务的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

(二)、以人为本的诚信理念1、用真诚的态度与班组成员进行沟通。

换位思考;不迎合对方,打击对方。

2、要增强信任感。

充分信任每一位员工;通过自身努力赢得职工的信任。

3、尊重员工。

坦诚、信任和有效沟通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

(三)、技能引领理念怎么做一名好班长:1、多观察、多学习、多钻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成为班组中生产质量最高、诀窍最多、最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技能带头人;2、工作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真正使自己成为班组职工生产技能和安全知识方面最直接的老师。

(四)、质量第一理念质量—→产品质量(产品的使用价值)—→工作质量(售后服务)—→过程、活动或组织、体系质量等—→质量就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实体,不仅指产品,也可以是服务,还可以是过程、体系以及它们的组合;明确,指在图纸、规范、技术文件中已作出规定的需要,用数据和形象来反映;隐含,指用户对实体的期望,或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需要典型案例:海尔集团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在体制转换中一直不景气,直至亏损147万元,资不抵债,人心涣散。

在这样的情况下,35岁的张瑞敏奉命调到该厂担任厂长。

到厂不久,张瑞敏从一封用户来信中发现,近期生产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

经检查,仓库里还有这样的冰箱76台。

于是,他召集全厂职工查看这76台冰箱,确认了各台的生产人员后,提来一把重磅大锤,要求谁生产的,要求谁生产的谁来砸,职工流着眼泪举起了锤……这一锤,砸醒了全体员工,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员工就是不合格员工。

新观念的树立,使员工们生产责任心迅速增强,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精心操作,对产品外观也倍加爱护。

正因为海尔人卧薪尝胆,他们的产品才凭借一流质量,于1998年摘取了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之后,海尔集团在夺取金牌的路上一路领先。

到现在,海尔系列产品得了多少奖,数也数不清。

(五)、竞争理念竞争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和意向。

合作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和意向。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工作中我们既要有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更需要具有竞争意识、竞争能力,要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竞争有正当合理的竞争和不正当的竞争,工作过程中的竞争必须加以限制和引导,尽可能消除其负面影响;提倡正当有益的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在充满竞争又需要合作的社会,员工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应当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开展正当的竞争,进行友好合作。

典型案例:查尔斯·施瓦斯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他属下的一个子公司的职工总是完不成定额。

该公司经理几乎用尽了一切办法-----劝说、训斥,甚至以解雇相威胁,但无论他采取什么方法,都无济于事。

鉴于词,施瓦斯决定亲自到该公司处理这件事。

施瓦斯在公司经理的陪同下到公司巡视。

这时,正好是白班工人下班,夜班工人要接班的时候。

施瓦斯问一位工人:“你们今天炼了几炉钢?”“五炉。

”工人回答说。

施瓦斯听了工人的回答,一句话也没有说,拿起笔在公司的布告栏上写了一个“5”字,然后就离开了,待夜班工人上班时,看到布告栏上的“5”字,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问门卫,门卫将施瓦斯来公司视察并写下“5”字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次日早晨,当白班工人看到布告栏上的“6”字后,心里很不服气:夜班工人并不比我们强,明明知道我们炼了5炉钢,还故意比我们多炼一炉,这不是明摆着给我们难看,让我们下不了台吗?于是,大家劲儿往一处使,但晚上交班时,白班工人在公布栏上写下了“8”字。

智慧过人的施瓦斯用他无言的鼓励,激起了公司员工之间的竞争,最高的日产量竟然达到了16炉,是过去日产量的3.2倍。

结果这个曾经落后公司的产品产量很快超过了其他公司。

(六)、危机管理理念危机是把双刃剑,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

竞争孕育人才,危机铸就坚毅,成功取决于锲而不舍的努力。

《荀子·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班组激励与沟通(一)、班组激励激励,是指运用精神和物质的方法,激发人的动机和愿望,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班组激励就是班组长利用各种物质和精神手段,调动班组成员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使之发挥出最大潜能和创造力,实现班组生产目标的过程。

常用的激励方法:1、需要激励法;2、强化激励法;3、目标激励法;4、公平激励法。

1、需要激励法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五种需要在人们心理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从下到上依次为:(1)、生理需要:饥饿、渴、活动——睡眠周期、排泄等(2)、安全需要:对危险、威胁与抢夺的防护(3)、感情需要:与别人交往、归属于群体、友谊与爱情的给予与取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