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易》卦爻辞与彖象传对应学习总表【无链接版】

《周易》卦爻辞与彖象传对应学习总表【无链接版】

《周易》卦爻辞与彖象传对应总表
《易经》六十四卦,相传为先圣伏羲所发明,卦辞可以应用于占卜,每一个卦都有深刻的内涵,根据卦的含义就可以推断世事的吉凶祸福,是殷商时代传统的卜筮方法,有其神验之处。

发展至周代,周文王演绎为三百八十四爻,占筮功能更为全面,所以易经又称之为周易。

后面亦发展为以金钱课为代表的各种卜卦法。

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辞,孔子作十翼。

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易经的內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

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亦称为《羲经》、《周易》。

周者,周人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周人所作之《易》也。

《周易》,乃群经之首。

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经》有时称为《易经》或《古经》,是在专门从事卜筮的巫史们长期经验和记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是战国时人对《经》的解释说明,又称《易传》。

《易经》部分分六十四卦,《易传》分为七种十篇,汉代学者称之为“十翼”,“翼”即副翼经文之意。

古代典籍,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

《周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渊薮,奠定了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如“阴阳”,对中国人影响功莫大焉。

至今,上至鸿儒硕学,皓首穷经;下至街头卜者,研读谋生,无不奉为圭臬,浅人浅解之,深人深究之,也算是十三经中最深奥、最神秘的书了。

所以,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读《周易》!
自编卦序歌·上
自编卦序歌·下
《周易》易经简介
彖传
用九,見群龍无首,用九,天德
不可為首也。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上九,亢龍有悔。

亢龍有悔,
盈不可久
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亢龍有悔,與
時偕極;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
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九五,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飛龍在天,
大人造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飛龍在天,乃位
乎天德;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
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
神合其吉兇。

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
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
乾下乾上九四,
或躍在
淵,无
咎。

或躍在淵,
進无咎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或躍在淵,乾道
乃革;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或之
者,疑之也,故无咎。

乾上外卦乾下内卦
九三,
君子終
日乾
乾,夕
惕若
終日乾乾,
反復道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終日乾乾,與時
偕行;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
无咎矣。

九二,
見龍在
田,利
見大人
見龍在田,
德施普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見龍在田,
天下文明。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
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
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
也。

初九,
潛龍勿
用。

《象》曰:
潛龍勿用,
陽在下也;
「潛龍勿用」,下也。

潛龍勿用,陽
氣潛藏;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
行也。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
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
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
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
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
乘六龍,以御天也。

雲行雨施,天下
平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
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
之幹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
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
利、貞。

卦象
《彖》
曰:大哉
乾元!萬
物資始,
乃 統天。

雲行雨
施,品物
流形。


明終始,
六位時
成,時乘
六龍 以
御天。

乾道變
化,各正
性命,保
合大和,
乃 利貞。

首出庶
物,萬國
咸寧。
















息。

小象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
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

樂則行
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卦序卦名上下
内外
第1卦乾qián 乾为天

卦辭




爻辭《彖》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
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
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
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
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
作而萬物覩。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
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

」何謂也?
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无
恒,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
也,故无咎。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

忠信,所
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
至之,可與幾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
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
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
謹。

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
也。

易经易传(十翼)
伏羲卦文王、周公=卦、爻

象传文言传《周易》卦爻辞与彖象传对应总表·乾、坤
周易六十四卦.上经:〔乾、坤〕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共道穷也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従王事”,知光大也
坤下坤上六二,直
方大,不
习无不利。

六二之动,直
以方也。

“不
习无不利”,
地道光也。

坤上外卦坤下内卦初六:履
霜,坚冰

“履霜坚冰
”,阴始凝
也,驯致其
道,至坚冰也。

坤用六,利永

《象》曰:用
六“永贞”,
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
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
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
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
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従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
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
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
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犹未离其
类也,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彖》
曰:至哉
坤元,万
物资生,
乃顺承天。

坤厚载
物,德合
无疆。


弘光大,
品物咸亨。

牝马地
类,行地
无疆,柔
顺利贞。

君子攸
行,先迷
失道,後
顺得常。

西南得
朋,乃与
类行。


北丧朋,
乃终有庆





坤。







物。

第2卦坤kun 坤为地元亨。

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