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爱”论文

“师爱”论文

浅谈“师爱”
【摘要】教育工作的成功来源于最根本的教师素质——师爱。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没有师爱的教育是苍白的。

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师爱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师爱;动情效应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82-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期。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良好师德和优秀素质的教师,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教育工作的成功来源于最根本的教师素质——师爱。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没有师爱的教育是苍白的。

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

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

如果教师用这股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
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

师爱,有助于促进学生奋起直追,也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发展。

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

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老师的关爱,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

有一位在初中各方面都非常突出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慢慢地变得厌学了。

家长问她原因,她说是老师不爱她,不像初中老师那样关注她,觉得学起来没劲。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多么重要!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里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

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学生的表现是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般的亲人。

他们愿意展示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师爱,不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这种爱,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这种师爱呢?
1 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学生常说,老师要尊重我们,因为我们也是人。

这里的人,指的是学生的人格。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

在这种教育模
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惜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不惜占有学生自由发展与休息的时间尽量多布置作业;更有甚者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法,将吹牛拍马、打击报复这一套也引入师生关系,迫使学生接受“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的现实。

其实,师爱是最初的启动情感或者激发情感。

在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对学生的“滋爱”激发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并导致学生引起教师的快乐情绪,进而进一步强化师爱,由此形成积极的情感交互影响的正循环过程,以达到最终的师生情感交融的结果。

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才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


2 要理解学生
师爱是一种情感,她必须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交往中,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对象的可爱之处,才能引发真情实感。

“知之深,爱之切”,教师要全面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之中,是远未成熟的个体,是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

他们的不成熟使他们表现出许多不讨人喜欢,甚至令人烦恼的习性:淘气、贪玩、倔强、散漫、不听话、不自觉、恶作剧等。

但是如果教师认识到这是学生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是发展中的缺点,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它,并能由此看到不成熟性使他们表现出许多惹人喜欢、可爱的品质:
纯洁、天真、稚气、善良、富于幻想、勇于创新等。

3 要为人师表,作风民主
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表现。

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

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最重要的是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

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是绝不为过的。

综上所述,师爱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责任。

“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爱孩子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才能无愧于“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