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2010年国民经济--甘肃发展年鉴2010

甘肃2010年国民经济--甘肃发展年鉴2010

农业【综述】2009年,全省各级农牧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推广关键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经济整体运行平稳。

全年粮食总产突破900万吨,达到906万吨,增加18万吨,连续6年保持在800万吨以上;畜牧业生产总体向好,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134万吨,比上年增长5.8%;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2.6%;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全年农机总动力达178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6%。

【强农惠农政策】全省“四项”补贴资金达22.09亿元,比上年增加4.73亿元。

其中,粮食直补2.5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良种补贴2.41亿元,增加1.6亿元,对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实行良种补贴全覆盖;农资综合补贴14.83亿元,增加1.93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3亿元,增加1.2亿元;马铃薯良种补贴4000万元,增加3500万元。

中央和省财政安排1.6亿元,在20个县启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落实农业基本建设资金10亿元,农业重点产业扶持资金5.14亿元,支持农村沼气、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基本建设和重点产业开发,进一步改善了农业基本条件,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重大技术推广】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旱作农业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692万亩,新增403万亩。

加上一膜两年用的66万亩,全省总规模达到758万亩,增产粮食超过12亿斤。

推广农业关键技术,完成测土配方施肥2783万亩、灌区农田节水78万亩;完成黄牛冻配改良78万头、绵羊人工授精杂交改良350万只;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000个,新建、改建节能日光温室20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示范85万亩,完成苹果套袋和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示范推广50万亩;加大秸秆开发利用力度,牛羊大县秸秆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省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2582万亩,比上年增加82万亩。

新建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基地5000亩,新增种薯贮藏能力11.6国民经济- 96 -万吨,完成脱毒种薯示范推广250万亩,全省马铃薯面积达到963万亩。

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向优生区和适生区集中,建设道地中药材原种繁育基地240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近2万亩、百亩标准化生产示范点100个,全省中药材面积达到246万亩。

制定苹果产业扶持办法,积极推进蔬菜规模化种植,加强瓜果、花卉、酿造原料等特色产品市场开拓,提升了整体效益。

【草食畜牧业发展】突出加强牛羊产业大县建设,重点支持养殖小区、良种繁育体系、青贮设施,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健康养殖,牛羊大县建设初见成效。

16个肉牛产业大县肉牛出栏比上年增长11.1%,27个肉羊产业大县肉羊出栏增长12.5%,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力地带动了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3308个,比上年增长6.7%。

筛选认定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6家,累计达到263家。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重点支持200个合作社开展技术信息、仓储、运销、培训等服务,全省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421个,比上年增加1125个,增速在全国居第5位。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了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

【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减少粮食损失近4亿公斤。

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组织完成4次例行监测,蔬菜产品平均合格率为98.5%,畜禽产品合格率为100%,水产品合格率为97.3%。

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42个,累计达到399个。

【农村民生工程】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完成高产创建50.5万亩。

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40.2万户,乡村服务网点3491个,大中型沼气工程29个。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在50个村组织开展了乡村清洁工程试点。

实施农村信息网络工程,推进“12316三农”服务热线运行,累计接听电话8.5万个。

实施农产品促销工程,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开展“农超对接”,举办了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大会,加大市场运作力度,促进了大宗农产品销售。

实施“阳光工程”,完成引导性和职业技能培训50万人,提高了农民的转移就业能力。

实施农民创业工程,完成创业性培训1万人,支持10多万返乡农民工开展了创业活动。

同时,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培育科技示范户15万户,培训农民科技明白人15万人。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禁牧、休牧草场945万亩,项目区草原植被和生态逐步修复。

【农村经营管理】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

组织开展土地仲裁宣传- 97 -月活动,确定10个土地纠纷仲裁试点县,妥善解决了一些土地承包纠纷。

完成草原承包260万亩,累计达到1.83亿亩。

进一步加强了农民负担监管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积极稳妥化解了一批村级债务。

(王勤)林业【概况】全省现有林业用地981.21万公顷(1.47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1.82%。

其中有林地232.5万公顷(3487.50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3.69%;疏林地7.16万公顷(257.40万亩),占1.75%;灌木林地351.85万公顷(5277.75万亩),占35.86%;未成林地67.64万公顷(1014.60万亩),占6.89%;苗圃地0.86万公顷(12.90万亩),占0.09%;其它林地311.2万公顷(4668.00万亩),占31.72%。

活立木总蓄积2.17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0.47%(含其它灌木林地和四旁树森林覆盖率为13.42%)。

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太子山、大夏河、岷江、康南、关山、子午岭、祁连山等10个林区。

甘肃地域狭长,气候类型多,生态区位重要,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全省共有野生植物7大类40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46种;陆栖脊椎动物83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1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种,二级保护动物75种。

还有79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特别是白水江林区的大熊猫、金丝猴和祁连山林区的雪豹、白唇鹿等为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

甘肃省还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现有中药材9500多个品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2位。

全省共有293个国有林场、站和128个国有苗圃,76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21处、省级55处),49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36处、县级1处),总面积达1.44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1%,居全国前列。

省、市、县、乡四级均设有专门的林业管理和服务机构,2009年末全省在册林业职工41987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成绩明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改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批示,对林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深入林改试点县调研、指导和督查,有力推动林改工作。

省上确定的合水、泾川等7个试点县(区)林改工作规范有序,进展顺利,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截止目前,7个试点县(区)完成勘界确权601.55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9.2%。

10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林改工作,明确提出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

全省各市州都成立林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并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目前正积极按照省上《工作方案》,全面启动林改工作。

- 98 -【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省政府把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确定为今年为民办的12件、27项实事之一,甘肃省是全国9个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试点省份之一。

省林业厅高度重视,列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实行厅领导分片包点,成立了技术专家组和监督检查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单位、到人,促进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白龙江林管局迭部、洮河两个林业局棚户区试点实施方案经国家批复,已到位资金5563.46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342万元,完成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2010年九月底前可实现入住。

及时编制项目计划,落实省直单位灾后重建资金5.59亿元。

目前,项目计划已经全部批复,拨付到位资金3.6亿元,大部分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审批等前期工作,已开工建设项目106项,完成投资1.39亿元,竣工项目28个,完成投资0.14亿元。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全省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任务24.56万公顷(368.41万亩),占国家下达计划的100%。

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完成义务植树7447.3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58个。

继续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有力推动了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

不断加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有了较大发展。

【重点林区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5月8日,省政府决定将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所属4个林业局和20个林场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每年增加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经费补助基数1400万元,有效解决了林区职工生活困难问题,为下一步国有林场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项目和资金争取工作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已落实中央和省林业建设投资32.1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8.30亿元,省级投资2.20亿元,引用外资0.16亿元,落实林业贴息贷款1.53亿元。

积极推进敦煌生态环境保护和甘南州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项目建设,开展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点规划编报工作。

顺利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争取国家今年新增甘肃省补偿面积93.76万公顷(1406.47万亩),使补偿总面积达337.34万公顷(5060.1万亩),年补偿资金2.53亿元。

对外合作交流有了新进展,15个正在执行的林业外资项目进展良好。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甘肃省林地保护条例》已经省人大审议通过,林地林权管理更加规范。

积极争取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全省二类调查工作有序展开。

认真开展“绿盾三号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 99 -动。

继续加大林区禁种铲毒工作力度,实现省直重点林区禁种铲毒工作“零种植”的目标。

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今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

【林业产业经济不断壮大】认真组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成果巩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