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路基排水综合设计

8路基排水综合设计

第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步骤1:复习提问(10分钟)
1.地面排水设施有哪些种类?适用性如何?
2.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种类?适用性如何?
3.路基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4.渗沟按作用不同可分不哪几种?其作用是什么?
5.边沟和截水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步骤2:讲授仿真综合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10分钟)
对于某些重点路段还需要进行路基排水的综合设计,以提高排水效果,降低工程费用。

因此,路基排水设计必须包括两部分内容,即首先是进行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或者称为排水系统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单项结构物的设计。

综合设计的含义,应包括地面与地下设备的协调配合,路基排水设备与桥涵等泄水物的合理布置,路基路面的综合治理,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的相互配合,以及路基排水与沿线农田水利规划及有关其他基本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

但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提高道路的使用效果。

实践经验证明,排水系统综合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特别是在多雨的山区、黄土高原地区、寒冷潮湿地段、水网密布地基软弱的平原区,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等情况下,修建高等级道路时,必须重视路基排水的综合设计。

2.仿真综合设计的基本要求
排水综合设计,宜在路线平面图、地形图上予以进行。

设计时应结合路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沿线地质、地形、水文条件进行。

对高等级公路中排水不良、易受水流冲刷的特殊地段,如:滑坡路段、隧道洞口、干线交叉道口、连续回头曲线等排水复杂路段,应作专项公路排水综合设计。

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⑴流向路基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分别采取边沟、暗沟、渗沟或渗井汇集或降低水位,也可在路基外适当位置设置截水沟或渗沟拦截,并引致路基范围以外指定地点,若冲刷较为严重,必要时可设置跌水或急流槽、倒虹吸、桥涵等。

⑵对明显的天然沟槽,一般宜“一沟一涵”,不要勉强改、并;对沟槽不明显的漫流,应在上游设置束流设施加以调节,尽量汇成沟槽,导流排除。

对于较大水流,注意因势利导,不要轻易改变流向,必要时配以防护加固工程,进行分流或束流。

⑶为了提高截流效果,节省工程,地面沟渠应大体沿等高线布置,并尽可能垂直于流水方向直线布置。

在转弯处以圆弧相接,减小水流的阻力。

⑷各种排水结构物均应设置于稳固的地基上,不得渗流、溢水或滞留,冲刷严重时应予以加固,防止危害路基和引起水土流失。

⑸水流应遵循最短通路迅速排出路基范围以外。

⑹路基排水综合设计,须先做事先调查,查明水源和有关现状,测绘现场图纸,进行必要的水力水文计算,做出总体规划,提出总体布置方案,逐段逐项进行细部设计计算,并进行效益分析和经济核算。

步骤3:下发案例,学生分组进行设计(40分钟)
如图5-16所例:某路段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设计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上,需要注明的主要内容有:桥涵位置、中心里程、水流方向、进出口沟底标高及其附属工程等;地形等高线、主要沟渠、必要的路堤坡脚和路堑坡顶线;沿线取土坑、弃土坑的位置;路线交叉设施、防护与加固工程、不良地质边界、农田排灌渠道等;各种路基排水设备的类型、位置、排水方向与纵坡、长度、出水口与分界点的位置等;
此外,根据工程设计的需要,还应附有路线及主要排水设备的纵、横断面和结构设计图。

图5-16 路基排水综合设计平面布置图例
步骤4:针对各组设计,学生进行互相讨论点评(20分钟)步骤7:教师总结(5分钟)
总结各小组设计的优缺点,重申综合设计的要求。

步骤8:布置作业(5分钟)
附: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