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工培训4

社工培训4

•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 (二)预估与诊断 • (三)制订计划 • 1.服务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
– 对象情况、希望解决的问题、目标、阶段与方法 、期限、联系方式
• 2.制定一个完备的服务方案对工作者的要求
– 准确分析需要和问题 – 明确目标、阶段、方法 – 熟悉具体服务 – 清晰认识社工能力 – 了解对象拥有资源
• 80岁的王先生丧偶多年,子女均在外地工作,他最 近经历了一次轻微中风,经住院治疗后回到家中。 医务社会工作者上门向他的护工了解其身体恢复和 情绪状况,并察看其家具的摆放;另外社会工作者 还联系他的主治医生,看了他的病历,以便摸清王 先生的需求,为他制订服务计划。在收集资料中, 这位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有( )。
• 考点23: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必考,每年三单选一多选) • (一)会谈(重点) • (二)记录 • (三)收集资料 • (四)策划方案 • (五)评估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一)个案会谈的技巧(必考) • 1.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鼓励 • 2.引领性的技巧:澄清、对焦、摘要 • 3.影响性的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
• 目前张先生面临的是( )。
• A.家庭危机 B.社会危机 • C.成长危机 D.情境危机
• 答案:D
• 某服务对象扬言要跳楼,他说儿子得了白血病,已经花光 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最近因为照顾儿子自己 没有上班,又被公司解雇了,他非常绝望,实在没有勇气 活下去。根据危机介人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 的工作是( )。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 (一)申请与接案 • 1.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 • 2.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 3.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 • 4.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 *转介的两种情况
– 超出机构的服务范围 – 生活在服务区域之外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小李因与母亲关系不和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 王问小李:“您与母亲关系不好,是什么时候开始 的?”小李说:“有很长时间了,她总是命令我,指 挥我„„”小王又问:“您认为母亲的做法对您有什么 影响?”上述对话中,小王的说法体现了心理社会治 疗模式特点中的
• A.注重培养小李的自主能力 • B.注重降低小李对母亲的过高期望 • C.注重用心理动态诊断方法了解小李 • D.注重在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小李
的不幸遭遇,对吗?”
• 答案:CDE
• 某服务对象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没有 什么指望。社会工作者回应:“在您的生活 中,哪些事情让您觉得自己没有指望了?”社 会工作者的回应运用了会谈技巧中的( ) 。
• A.对焦 B.摘要 C.澄清 D.对质
• 14岁的初中生小茜经历了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 此后一个月,小茜一直感到恐惧,一听到汽车鸣 笛声就大喊大叫,晚上睡觉一定要家人陪伴。家 长为此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社会工作者依据专业 知识判断,小茜所面临的危机属于( )。
• A.情境危机 B.成长危机 C.认知障碍 D.沟通不 良
• 答案:A
• 张先生经历了工厂火灾事件后,常常从噩 梦中惊醒,身心极度紧张。依据危机介入 理论,
接纳 无条件关怀 真诚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 (六)结案 • 1.结案的五种情况
– 目标达到、基本解决、关系不和、新的要问 、不可预测
• 2.结案的四项工作 – 预先告知、巩固成果、为独立做准备、鼓励 跟进
• 3.结案的三种形式 – 直接告知、延长间隔、变化联系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答案:B
• 某医院社会工作者小张与服务对象王某深入接触后得知, 王某因不堪病痛折磨产生了自杀念头,小张应采取的做法 是( )。
• A.根据保密原则,不向任何人透露王某的自杀想法 • B.根据自决原则,不再劝说王某放弃自杀的念头 • C.立即通知王菜的家属和主治医生,做好防范措施 • D.暗示王某的家属和主治医生王某有异常情况要加以关注 • 答案:C
• A.会谈 B.观察 C.运用现有资料 • D.同理心 E.澄清
ABC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在危机处理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遵守的基本原 则有( )。
• A.限定目标 • B.提供支持 • C.及时处理 • D.去灾难化 • E.输入希望
ABCE
• 服务对象齐某与父亲发生了严重冲突,要 离家出走。社会工作者老李得知情况后, 发现齐某自小就受到父亲的眼里管教,经 常被体罚,在齐某成人之后,父亲仍旧不 太关注他的感受,导致父子关系长期紧张 ,上述老李的诊断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 的( )
• A.立即寻找资源,提供支持 • B.与服务对象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 C.输入希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面对问题的勇气 • D.立即做出危险性判断,防止自杀行为发生
• 答案:D
• 在个案工作的资料收集阶段.评估服务对象问题 B.制订服务计划方案
、忠告、对质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社会工作者认为服务对象问题的出现与其感受 到的压力有关,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潜 能。这种说法是基于( )的理论假设。
• A.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B. 危机介入模式 • C. 行为治疗模式 • D. 更改情绪治疗模式
A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王某最近由于公司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解聘。失 业后,王某多次参加招聘会,屡屡碰壁,情绪 极度低落,对生活感到绝望,于是向社会工作 者求助。从危机介入模式看,此时王某所经历 危机的发展阶段是( )。
• A.危机发生期 B.危机应对期 • C.危机解决期 D.危机恢复期
B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经常运用直接治疗技巧, 其中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 )。
• A.心理动力反映 • B.人格发展反映 • C.直接影响 • D.支持 • E.探索—描述—宣泄
CDE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答案:C
P67
• 张先生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突然被公司解雇 后,他瞒着家人到赴求职,几经努力也没找到工 作,感到十分彷徨。最后,他决定向妻子道出实 情.起商量如何度过家庭出现的经济危机,从危机 介人模式的角度分析,张先生处于( )阶段。
• A.危机发生 B.危机应对 c.危机解决 D.危机恢复
• D.签订书面协议
• E.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答案:BCE
• 社会工作者在个案服务的结案阶段可采取的正确 做法有( )。
• A.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 • B.与服务对象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 C.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关于结案的安排 • D.服务目标未完成但服务期限已到,应当结案 • E.可以酌情延长服务间隔时间
•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 成效评估 • 1.评估的内容
– 改变状况、目标实现、投入资源 • 2.评估的方式
– 服务对象评估 – 同行评估 – 机构评估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 跟踪服务 • 追踪的三项任务
– 结后练习 – 增强支持 – 持续评估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在能力、改善人际交往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考点21: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必考)
• 1.危机介入理论 • (1)危机的定义: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
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 (2)危机的分类: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特殊
生活经历的危机 • (3)危机的发展阶段:
危机→解组→恢复→重建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P64必考 • 考点19: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两次单选
) •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 生理、心理、社会三重因素 •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 C.开展服务咨询活动 D.明确服务发展目标
• 答案:A
• 在个案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在收集完资料并对服 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之后,与服务对象一起制 订计划。为了保证计划的完备,社会工作者应做 到( )。
• A.说明需要转介的情况
• B.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
• c.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
• 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 (1)及时处理 • (2)限定目标
– 首要目标: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降低危害
• (3)输入希望 • (4)提供支持
– 他人支持与自主能力并举
• (5)恢复自尊 • (6)培养自主能力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考点22: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P74 • (必考两题,单选多选都有) • (一)接案或转介(重点) • (二)预估与问题诊断 • (三)制订计划(重点) • (四)开展服务 • (五)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重点) • (六)评估与结案(重点)
• 这段对话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技巧是( )。 • A.对质 B.同理 C.建设 D.对焦
• 答案:D
• 在个案工作会谈时,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 象谈到的重要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以便 加深服务对象对自身需要的理解和认识, 该会谈技巧称为( )。
• A.澄清 B.摘要 C.对质 D.复述
• 答案:B
• 社会工作者一般使用引领性技巧帮助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 去的经验,以便让其更清楚自身需要。 下列社会工作者 的表达中,运用了引领性技巧的有( )。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考点20: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两次单选) •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研究
阶段) •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