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赏析 ppt课件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 言是中国作家中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关于《红高粱》的争论
《文汇报》1988年5月4日,发表《《红高粱》《老井》引出的 一场争议》的文艺通讯,文章指出: 《红高粱》在上海放映,有部分观 众认为影片对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生存方式的某些概括和表现,并不 是无懈可击。影片着意表现的是中国的贫穷、愚昧和落后。对于外 国人的叫好,我们要冷静,要分析,不应跟着起哄。全国人大、政协会 议期间,有些代表和委员看了《红高粱》后,问电影界代表:这样的影 片好在哪里?
红 高 粱 赏 析
莫言(男)(1955- )原名管谟业。
1955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一个农 民家庭。 小学五年级因“文革”辍学,回乡务农近十年。 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军.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 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 坛注意。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 “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 “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 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 奇”。
抗日战争题材小说共同特点
1.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历史 画卷。
2.都是生动曲折、激扬爱国主义英难主义的小说。 3.大都写到了几种力量:
日本侵略者——野心,野蛮,野兽。 全国百姓———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坚决要求 抵抗! 共产党——大敌当前,抛弃前嫌,发出“一致对外,抗日救 国”的呼吁! 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主义”, “攘外必先安内”, 优柔寡断,进退失据。 4.都是只有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 深入敌后,动员组识人民群众反侵略,打鬼子,杀汉奸。 5.都是共产党深深地札根于人民之中,军民一家,血肉相联。
② 象征手法的运用
高粱
② 象征手法的运用
高粱酒 用高粱酿出的高粱酒
所张扬的是一种酒神精 神。祝酒歌的粗犷有 力,祭酒誓师的壮烈英 勇,导演张艺谋要反叛 的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 压抑,要为生命谱写一 曲赞歌。
③ 令人震撼的影像造型能力
影片对红色的渲 染不遗余力,红 高粱、红嫁妆、 红轿子,被太阳 晒红的汉子们的 背,还有最后弥 漫在整个银幕的 鲜血,既是原始 生命力的象征, 也使影片获得了 一种诗意。
正式成为 “我爷爷”,并独创酿制好酒十八红的 方法。 抗日战争期间,“我爷爷”和“我奶奶”在“我爹” 九岁时联手谱写了一曲悲歌。
① 主题:对自然的人性的歌颂
高粱这东西天性喜水,一场雨下过了,你就在地
里听,四周围全是乱七八糟的动静,……人淹在高
粱棵子里,直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生育大广场,满
世界都是绿,满耳朵都是响,满眼睛都是活脱脱的
生灵。我当初看莫言的小说,就跟在这高粱地里的
感觉一样,觉着小说里的这片高粱地,这些神事
儿,这些男人女人,豪爽开朗,旷达豁然,生生死
死狂放出浑身的热气和活力,随心所欲地透出做人
的自在和欢乐。
——张艺谋
② 象征手法的运用
高粱 高粱象征了野 性的、原始的 自然人性。它 们在风中狂 舞,并且自生 自长自灭,是 自然生命的符 号。
《红高粱》内容简介 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事为背景,突出既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不是 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却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土匪军队,演绎了以土匪和酒家女 子间的姻缘为核心的民间抗日故事。这篇小说有开拓性的意义,为1990年代以
民间立场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开先河。 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 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野合,两个 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疯病人丈夫,正式 做了土匪,也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在红高粱地里,罗汉大爷被日军活活地凌割 而死。在余占鳌和戴凤莲的带领下,他们伏击了日寇的汽车。戴凤莲在送饼的路 上中弹身亡。 《红高粱》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 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这部 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 因和过程;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 然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 了。他的小说都是很长的,除了在《上海文学》发 表的《莫言小说九段》。”,“我感觉他写得太多 了,他的书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他还曾亲 自对莫言说:“你的小说太长了,你写得太多 了。”,莫言幽默地回答:“我知道,但是因为我 Hale Waihona Puke 常会讲故事,只要开始了就讲不完。”
• 顽强的生存意识、强烈的民族精神、充满 红色的激情
他是“最美丽最丑陋, 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 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 最能喝酒最能爱”的人.
_《红高梁》
符号式的象征环境: 生命的神圣
爱情 生在此、死在此
抗日 大背景守护家园
出色的环境描写
作者还善于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形象 地描摹事物,并给人感官上的刺激。
例如在写余占鳌在单家放火制造混乱并准 备杀人时,从西边那间房里传出一个“湿漉 漉的带着霉烂味儿的声音”,在此作者巧妙 地利用麻风病人身上的潮湿与溃烂物质,把 它融合到单扁廷的声音上,融汇了触觉、嗅 觉、和听觉为一体,表现出他身上的腐败与 溃烂气息。(色彩感觉)
小说《红高粱》后记
谨以此文召唤那些游荡在我的故 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 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 扒出我的被酱 油腌透了的心,切碎, 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 尚飨!尚飨!
在上海政协会议上,一位科技界委员说,外国人有对中国友好的, 也有看不起中国人的。他对《红高粱》让一个中国人去剥另一个中 国人的皮的情节以及“我爷爷”与“我奶奶”野合这种对中国妇女 的污辱性描写无法接受。另一部分人的意见则相反,认为《红高粱》 着力抒发对民族、土地和人的深情。编导尽管毫不掩饰人物身上不 光彩的东西,不掩饰当时当地的环境、文化赋予他们的原始与野性, 然而他们却在银幕上更显出独有的性格美和勃勃生命活力,充满了 生命的强悍与壮烈,能够引发人们性格、心理、生存方式的思考,引 导人们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 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 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 奖金。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 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 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 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 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 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 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
莫言的代表作,属于寻根文学。 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 《奇死》《红高粱》五部组成!
发表获 奖致辞
瑞典国 王为莫 言颁奖
诺贝尔颁奖辞:他是个诗人让个体升华
莫言是个诗人,他……让茫茫人海中的个体得以升华。 他以俏皮而难以掩饰的轻快口吻,揭示人类存在的极端阴暗 面,几乎无意识地就找到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收藏着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历史往昔,但只有极 少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得以超越这些,描述出一个爱善与邪恶 皆有超乎寻常之能量的地方。 莫言的想像力翔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他对大自然有了不起 的描绘……他描写英雄、恋人、拷打者和强盗——他尤其擅 长描写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 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 湮没大部分的同行者。 莫言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虽然无 情但又充满了愉悦的无私。每一个瞬间都那么精彩。
③ 令人震撼的影像造型能力
在所有颜色中,我最 喜欢如火如荼的大 红。而面对恶势力 对于生命的践踏, 生命终于以最原始、 最本质的方式进行 反抗了,哪怕看起 来无济于事。 —— 张艺谋
一个充满野性的故事 九儿出嫁 ——土匪与酒家女的爱情故事
罗汉大爷之死——土匪军抗日救亡
“我奶奶”是一个充满生命力, 身上带着强烈青春气息,散发着蓬勃 的生命活力,对生活是无限热爱的一 个真正的”人”.
戴凤莲在送饼的路上中弹身亡。——痛 痛快快地活, 痛痛快快地死!
• 不受约束、除暴安良 • 讲军纪、识大体——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 野性的爱恋
电影《红高粱》 赏析
《红高粱》赏析
译名:Red Sorghum 导演:张艺谋
(Yimou Zhang) 主演:姜文/巩俐 上映年度:1987 主要奖项: 1988年第38届柏林国际电 影节金熊奖
二.《红高粱》的人物与情节
“我奶奶”19岁时嫁给了酒坊掌柜李大头,在出嫁 的路上与轿夫余占鳌生出感情,并在回门时,与余 占鳌在高粱地里野合,怀上了他的骨肉。李大头死 后,“我奶奶”撑起李家的烧酒作坊,不久余占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