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病理
甲状腺机能亢进
CK19 galectin-3
2.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性肿瘤
核的特征 乳头状癌CK19和高分子角蛋白阳性,而滤
泡癌阴性或弱阳性
3.玻璃样小梁状腺瘤 玻璃样变性和小梁状排列 MIB-1 强阳性 4.髓样癌(乳头状型) 5.甲状腺的转移肿瘤 肺脏、肾脏、乳腺、卵巢 免疫组化:Tg、TTF-1(肺和甲状腺)
2.淋巴瘤 淋巴上皮现象 LCA阳性 3.髓样癌 很少有多形性、坏死和病理核分裂像 降钙素、CgA、NSE阳性、Tg阴性 4.岛状癌
5.转移癌 肺小细胞癌 乳腺癌 肾癌 宫颈癌 肠癌 黑色素瘤
八.髓样癌(C细胞癌)
㈠.一般特征
实体样、非滤泡、非乳头 间质淀粉样物质沉积 淋巴结高转移率 降钙素和异位激素分泌 30%有家族史(多中心或多发性) Ret基因
瘤)
(二)鉴别诊断
1.甲状腺滤泡癌 有无包膜或血管的浸润
2.结节性甲状腺肿
腺肿:腺瘤---3:1 腺瘤:孤立性结节
包膜完整、厚薄均匀 包膜内结构一致 包膜内外结构不同 包膜外腺泡受压 腺肿:多结节或单结节 包膜宽窄不一、分隔不彻底 结节内滤泡大小形态不一 不同结节的滤泡新旧不一 结内外滤泡形态相似 结外甲状腺无挤压
性别:男女之比: 1:4
欧美: 1 :2-3
亚洲: 1 :6-9
日本: 1 :16
10年生存率:>90%
㈠一般特征
浸润性生长 砂粒体 纤维性间质
组织结构: 乳头结构为主,>1/2--- 多含有血管纤维轴心, 间质水肿如胎盘绒毛 乳头与滤泡相当,1/4 滤泡结构为主,<1/4 纯滤泡结构,3.7% 巢状、梁状、鳞化
㈡.C细胞增生
C细胞增生---癌前病变
癌?
检查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家族史筛查
早期微小病变无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淋巴结转移率100%,
多见远方器官转移
C细胞取代甲状腺滤泡,沿滤泡基底 围绕滤泡细胞
膜,
㈢.病理改变
肉眼:结节状、界限清楚、可有不完整包膜,似良性肿瘤 镜下:普通型
滤泡亚型 乳头亚型 巨细胞亚型 小细胞亚型 髓样癌黑色素型 髓样癌硬化型 髓样癌血管瘤型
免疫组化:Tg灶性阳性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拌有乳头状增生的良性甲状腺疾病 结节性甲状腺肿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
乳头矮、短缺乏反复的分枝、血管纤维发育不良或缺如 (假乳头)、细胞核位于基底部染色深 CK19 :甲状腺乳头状癌弥漫强阳性 良性乳头状增生灶性弱阳性
乳头状癌:HBME1、galectin-3、RET基因重排 galectin-3诊断乳头状癌具有相对参考价值
3.滤泡型(被膜包裹滤泡型)乳头状癌 建议性诊断标准:
⑴核为椭圆形⑵排列拥挤、极向丧失⑶核染色质 透明或灰色⑷砂粒体
如缺少一项,应增加下列中五项中的四项: ⑴不完整的乳头状结构 ⑵长形的不规则的滤泡为主 ⑶深染的胶状体 ⑷稀少的核内包涵体 ⑸滤泡内含有多核巨细胞
“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
髓样癌滤泡亚型
髓样癌乳头亚型
低分化髓样癌
低分化髓样癌
髓样癌黑色素亚型
髓样癌硬化亚型
髓样癌血管瘤亚型
滤泡-髓样混合型癌
微小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
㈣.免疫组织化学
降钙素大多数阳性,阴性者可由原位杂交 检出
CEA(80%)、TTF-1、低分子角蛋白 CgA、NSE
(六)鉴别诊断
七.未分化癌
间变癌 多形性癌 肉瘤样癌 化生性癌 癌肉瘤
㈠ 病理改变
肉眼: 体积大、无包膜、灰白质硬、累及甲状腺周围组
织、出血坏死、囊性、可见软骨和骨组织 镜下:
巨细胞型:似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肉瘤、破骨细 胞样癌
梭形细胞型 小细胞型
㈡ 免疫组化
AE1/AE3(80%)Tg和CEA常常阴性 低分子角蛋白(50-80%) TTF-1常阴性 Desmin(Myo-D1)、CD34、S-100、HMB45、
巨细胞型
8.实体/ 梁状细胞亚型:
多发生于儿童 和接触射线有关 转移率高、复发率高
⑵病理: 肉眼:多发结节(少数为单发结节),厚
度不一的纤维包膜 镜下:乳头略圆,可见核沟和核内包含体,
一般不见砂粒体 大小不等滤泡,腔内缺乏胶质,筛状或梭
形细胞,鳞化的桑葚样实性细胞巢
核内可见大的空泡,内含生物素
3、髓样癌: 可伴有滤泡形成 实性排列、纤维血管间质 梭形细胞 降钙素阳性 4、甲状腺内甲状旁腺腺瘤: 水透明细胞 甲状旁腺激素和CgA阳性
三.滤泡癌
㈠组织学要点 1.来源于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 2.显示向滤泡上皮的分化 3.无乳头状癌的分化特点
(二)滤泡癌的组织病理特征
1.浸润范围: ⑴微小浸润或包裹型滤泡癌 ⑵广泛浸润性滤泡癌
2.分化程度: ⑴高分化滤泡癌 大部分或全部为滤泡结构 ⑵低分化滤泡癌 一部分或全部为实性或条索状结构,异型性 不如未分化癌明显
3.特殊类型: ⑴ 嗜酸细胞性滤泡癌 ⑵ 透明细胞滤泡癌
㈢组织学诊断标准(有一定主观性):
1.包膜浸润: 包膜厚 完全性包膜浸润:穿透或蘑菇状 瘤组织附着于包膜外侧:高度可疑浸润 非穿透性不完全性包膜浸润:非真性浸润 不存在非浸润性癌
排除穿刺检查造成的损伤,细胞增生可 穿透包膜
2.血管浸润: 被膜中或被膜外的血管 肿瘤内血管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血管内的瘤组织与血管
壁附着 瘤组织表面有内皮细胞
覆盖 血管内含红细胞或血栓
四.乳头状癌
显示滤泡分化特征的甲状腺恶性上皮性肿瘤,含 有乳头和滤泡结构以及特征性的细胞核。
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 78-80% ,日本: 91 .2%
(五)甲状腺乳头状癌 预后相关因子
年龄:男性 40-45 岁,女性 45-50 岁 性别: 肿瘤体积: 3 cm 组织亚型 甲状腺内的乳头状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预后
良好 ➢ 转移限于淋巴结内,预后好 ➢ 淋巴结外转移,预后差
六.低分化癌
分化介于高分化滤泡或乳头状癌和未分化癌 之间的滤泡细胞肿瘤
细胞核: 毛玻璃样:出现率 50-80% ,染色质粗大、 核膜厚、大而异型、 核沟 核内假包含体 排列拥挤重叠 核分裂少见、增殖指数 2 .5 %
乳头和空泡状核可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出现: 滤泡腺瘤 结节性甲状腺腺肿 弥漫性增生 桥本氏甲状腺炎
注意:
乳头状癌不一定出现乳头 出现乳头不一定是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不一定全出现毛玻璃样核 出现毛玻璃样核不一定全是乳头状癌
癌细胞的退行性病变
微小癌极少出现包膜,但可有完整包膜
微小癌中不存在低分化癌
微小乳头状癌中多不形成乳头
滤泡结构--- 随体积增大逐渐出现乳头 (>5mm)
偶见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化: Tg ,CK19, HBME-1 阳性; CK20 阴性
前腺瘤
附:其它微小甲状腺肿瘤
⑴微小甲状腺滤泡癌 少见 甲状腺滤泡腺瘤---包膜破坏---甲状腺滤泡
甲状腺肿瘤病理
甲状腺是一表浅的内分泌器官 甲状腺是发病率最高的内分泌器官 甲状腺疾病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 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存在低诊和过诊现象 甲状腺疾病的学术研讨趋于边缘化
甲状腺位置和形态的变异
一.甲状腺先天性异常
(一)甲状腺不发育( agenesis )克盯病 (呆小症)
(二)甲状腺异位
• 转移癌:肾癌、直肠内分泌癌、
小细胞肺癌(降钙素散在细胞阳性,髓样 癌所有细胞阳性)
若仅部分细胞具备毛玻璃样核 无包膜或血管的浸润 临床意义不明 该命名未被广泛接受
4.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癌:
肉眼:综褐色,偶呈灰白色 界限清楚、包膜完整 可见微小浸润 嗜酸细胞>75% ,线粒体 与普通型乳头状癌的核相似
5.弥漫性硬化性乳头状癌:
青年患者 通常不形成明显肿瘤结节 在扩张的淋巴管内见乳头结构 广泛的间质纤维化 广泛鳞化和沙砾体形成、 淋巴细胞浸润
㈠ 病理改变
肉眼: >3CM、灰白、可见坏死、推进性生长、厚包膜
镜下: 岛状(岛状癌) 癌细胞巢状分布、巢间为薄纤维血管间质 细胞大小形态一致、异型性小,可呈筛网状或梁索状,甚 至小滤泡组成,类癌样,预后介于高分化和间变性甲状腺 癌之间 梁状 实体状
㈡ 免疫组化
Tg、TTF-1阳性、Ki67指数增加、Ecadherin阴性
( ectopic thyroid tissue)
好发部位:舌(舌底 90% )、舌骨上下、 甲状舌管残留或囊壁内、气管内、喉内、 食管内、主动脉、心或心包内、肾上腺内、 颅底或盆骨、胸骨下
发生癌的情况少见,一旦发生,诊断非常 困难
切忌将异位误诊为转移癌
㈢.甲状腺舌管囊肿
( thyroglossal duct cyst)
- 不典型腺瘤
胚胎型腺瘤
附:玻璃样变小梁状腺瘤 小梁状排列,围以玻璃样物质 多角型细胞和小梁垂直 偶见核沟和核内包含体 可见砂粒体 PAS 染色基底膜阳性 Tg阳性、降钙素阴性、MIB-1 强阳性 易误诊为乳头状癌、髓样癌、副节瘤
生物学行为良性,偶有淋巴结转移 组织归类仍不统一 和乳头状癌相关 WHO命名: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代替腺
6.高细胞型
老年患者 高细胞:高度是宽度的2-3倍以上 乳头和梁索状排列并存 细胞浆嗜酸性 坏死、核分裂和甲状腺外转移 比普通型乳头状癌侵袭性强
7.柱状细胞型
细胞核假复层或重叠 核上或核下空泡(似早期分泌期宫内膜) 乳头、梁索或实体状排列 转移癌和胃肠道及肺癌相似 癌的复发率高
癌, 微小滤泡癌不表现血管浸润
⑵微小髓样癌
C 细胞来源,降钙素阳性 C 细胞增生( 1 毫米, 生理性、非浸润性): 癌前病变:多伴随
遗传性髓样癌
⑶微小淋巴瘤 检出率较低的原因: 桥本甲状腺炎—非手术治疗 漏诊 不认为有微小淋巴瘤的存在 ⑷未分化癌的微小型 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