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室间质评项目及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不断地引进检验工作中,促使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对实验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医师也越来越多地依靠实验室的帮助来进行诊断和掌握治疗进程,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直接地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
因此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就显的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生物化学的检验质量,保证其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性能的过程中,我科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并积极参加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生物化学室间质评活动。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冻干血清
(2)、参评项目:钾、钠、氯、钙、磷、尿素、肌酐、血糖、总蛋白、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十四个项目。
2、检测方法:严格按照仪器检测程序进行检测
3、室间质评成绩要求: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评价方式(PT 方案)。
(1)每次活动每一分析项目未能达到至少80%可接受成绩则称为本次活动该分析项目不满意的EQA成绩。
(2)每次室间质评所有评价项目未达到至少80%得分称为不满意的EQA成绩。
二、结果
我院每年参加吉林省室间质评2次,每次每个项目做5个批号样本测定,则每个项目共有80个检测结果,PT得分<80为不及格。
统计结果见下表:
14个项目室间质评及格率与不及格率
项目名称
平均PT
平均VIS
及格数
及格率%
不及格数
不及格率%
(PT≥80%)
(PT<80%)
钾
98.8
42.3
79
98.8
1
1.3
钠
66.7 75 93.8 5
6.3
氯97.5 63
76
95
4
5
钙100 47.3 80 100
磷97.5 46.3 78 97.5 2
2.5
尿素100 66
79 98.8 1
1.3
肌酐95 67.3 74 92.5 6
7.5
总蛋白100 62.8
100
白蛋白
92.5
60.2
74
92.5
6
7.5
血糖
100
36.8
79
100
总胆红素
98.8
55.8
76
98.8
1
1.3
总胆固醇
96.3
43
80
95
4
5
甘油三酯
100
44
80
10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0
27.2
80
100
三、分析与体会
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院参加室间质评各项成绩优秀,除了钠、肌酐、白蛋白项目及格率分别为93.8%、92.5%、92.5%外,各项成绩及格率均达到95%以上,平均VIS<80 。
2、从表中可看出14个项目中肌酐、白蛋白不及格数最多为6个数据失控,不及格率为7.5%,其次钠不及格数为5个数据失控,不及格率为6.3%,氯和总胆固醇不及格数为4个数据失控,不及格率为 5.0%。
分析其失控原因主要有:(1)仪器维护保养做的不到位。
如钾、钠、氯测定方法为离子电极法,流动池的冲洗以及钾、钠、氯电极的维护都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
另外对仪器冲洗站维护不到位,仪器比色杯则冲洗不干净造成结果失控。
(2)室内质控做的不好。
每天没有认真好室内质控,对失控的项目没有及时做到纠偏,寻找失控原因则势必造成室间质控失控。
从我科的室内质控图分析肌酐、白蛋白、钠、氯等项目也是失控最多的项目。
(3)室间质评样本处理不当,如冻干质控物的复溶、混合、移液和储存不当。
3、开展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评的重要性。
室内质控是室间质评的基础,是观察精密度的方法之一,室间质评是开展室内质控的先决条件,是观察准确性方法之一。
室间质评作为一个质量控制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提高检验质量,通过分析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差错和不必要的检测项目,减少实验室费用,避免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
4、检验人员应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生化分析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加强工作责任心,每天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绘制质控图,对出现失控的项目采取纠偏措施,做好纠偏分析进行纠正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