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共17篇)

护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共17篇)

护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共17篇)护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共17篇)第1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今年我院继续深化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根据卫生部"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要求,结合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护理实施方案,以积极争创"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与时俱进,实现新跨越的一年。

抓护士长和护理人员队伍建设,落实病区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护理制度规范、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促使护理管理业务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使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要求。

一、加强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意识的,尤其是护士条例、护士守则,使其明确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和职责,以达到全体护理人员均能贯彻执行的目的。

二、加强各级人员的素质培养,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护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尤其是加强护士长思想素质、管理素质、业务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护士长科学管理能力。

认真落实护理部质控委员会、护士长、科室质控员三级管理体制,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中。

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岗,一级考核一级,努力提高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重点强调科室环节过程质量管理。

三、各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及考核标准。

强调人文护理服务。

科室对住院病人每月一次满意度调查、工休座谈会,护理部每季度对各病区进行病员满意度调查。

四、继续修改、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尤其是护理服务流程及岗位标准。

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将"三基"、"三严"作风贯穿到各项护理活动及各项护理管理活动中。

树立质量"三级预防"的观点,认真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实行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加强护理缺陷的管理,严格执行"三查八对",预防护理并发症、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六、加大节假日、双休日护理质量考核力度,加强护士长夜查房工作。

提高节假日及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加大平时不定期综合抽查力度,注重理论与病人实际情况相吻合,杜绝作假现象。

七、考核时间与方法: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

定期考核:科室护士长及质控人员每月对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护理部每季度考核科室护理工作质量一次,每月对全院出院病历进行随机抽查,检查病历质量,护理部每月随机对各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在护士长会上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九、督促各级管理人员规范各种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考核、总结、反馈与提高。

十、质量考核具体安排护理部每季度对病区综合质量、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的书写、特殊科室的专科护理质量、特一级护理及整体护理、科室护理管理、病员满意度调查、护理安全、急救物品完好率等进行考核。

十一、应达到的护理质量统计指标:1.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常规器械物品消毒灭菌管理合格率100%4."三基"考核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80分)5.基础护理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95分)6.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为80分)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为80分)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85分)9.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特殊情况例外)10.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护理部.02第2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巴州区红十字医院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今年我院继续深化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根据卫生部"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要求,结合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护理实施方案,以积极争创"二级乙等医院"为契机,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与时俱进,实现新跨越的一年。

抓护士长和护理人员队伍建设,落实病区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护理制度规范、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促使护理管理业务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使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到"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要求。

一、加强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意识的,尤其是护士条例、护士守则,使其明确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和职责,以达到全体护理人员均能贯彻执行的目的。

二、加强各级人员的素质培养,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护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尤其是加强护士长思想素质、管理素质、业务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护士长科学管理能力。

认真落实护理部质控委员会、护士长、科室质控员三级管理体制,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中。

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岗,一级考核一级,努力提高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重点强调科室环节过程质量管理。

三、各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及考核标准。

强调人文护理服务。

科室对住院病人每月一次满意度调查、工休座谈会,护理部每季度对各病区进行病员满意度调查。

四、继续修改、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尤其是护理服务流程及岗位标准。

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将"三基"、"三严"作风贯穿到各项护理活动及各项护理管理活动中。

树立质量"三级预防"的观点,认真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实行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加强护理缺陷的管理,严格执行"三查八对",预防护理并发症、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六、加大节假日、双休日护理质量考核力度,加强护士长夜查房工作。

提高节假日及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加大平时不定期综合抽查力度,注重理论与病人实际情况相吻合,杜绝作假现象。

七、督促科室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职业暴露防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手卫生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等,做好防护工作,预防医院感染。

八、考核时间与方法: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

定期考核:科室护士长及质控人员每月对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护理部每季度考核科室护理工作质量一次,每月对全院出院病历进行随机抽查,检查病历质量,护理部每月随机对各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在护士长会上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九、督促各级管理人员规范各种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考核、总结、反馈与提高。

十、质量考核具体安排护理部每季度对病区综合质量、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的书写、特殊科室的专科护理质量、特一级护理及整体护理、科室护理管理、病员满意度调查、消毒灭菌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等进行考核。

十一、应达到的护理质量统计指标:1.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常规器械物品消毒灭菌管理合格率100%4."三基"考核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85分)5.基础护理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95分)6.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为85分)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为85分)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95分)9.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特殊情况例外)10.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第3篇:宁夏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宁夏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年工作计划在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科协和医院各领导大力支持关怀下,我院于年8月16日迎来了"宁夏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举办了骨科护理新进展研讨会。

在省护理学会的领导下,骨科委员会各位委员积极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在学科中起带头作用,不断沟通信息,推广专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使骨科护理工作不断进步。

现将年工作计划制定如下:1.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完善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学会相关职责及管理制度,壮大学会组织,不断发展骨科护理专业委员,在年工作中拟发展10名委员。

每年召开专业委员会常委会议1-2次,部署、总结专业委员会工作,讨论骨科护理的难点、焦点和热点问题。

2.学术活动及继续项目年8月份召开宁夏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即成立一周年学术交流大会。

每季度组织学术活动一次,采用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参观学_等方式。

选择优秀专题内容,申请省级或国家级继续学分1-2分。

通过网络平台(骨科新进展交流群),加强骨科专业委员会内部委员联系,增进信息交流学_,鼓励各位委员踊跃申报厅级或区级级科研项目,每季度专科委员会委员集中活动一次。

在宁夏护理学会卫生中建立骨科专业委员会活动专题栏,不断更新学术信息及委员会活动纪要。

专科委员会一年组织内部骨科护理论文交流一次,并向省护理学会推荐优秀论文3-5篇。

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学术活动或培训班,积极组织相关委员参与到基层进行学术交流及健康讲座等活动。

3、在省护理学会及骨科专业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加强对全省骨科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外请专家讲座、集中授课、网络平台交流、医院参观学_及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等提高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成员的管理能力。

4、对骨科相关争议问题工作进行初期调查及资料整理收集工作,为今后统一全区骨科护理工作制定统一标准做铺垫,拟进行调查的项目包括:骨科术后功能锻炼介入的时间标准;伤口换药师的培养及是否开展此项培训,如何预防术后尿潴留等问题。

5、对全区骨科护理管理人员基本信息及工作情况进行需求调查,了解各级医院骨科护理工作现状、骨科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以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掌握我省骨科护理管理人员的基本资料,为寻求适宜的管理模式提供信息支持。

广泛听取和征求相关委员的意见,为如何因地制宜地抓好骨科护理管理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

宁夏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年11月6日第4篇:护理科研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年护理科研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为适应医院改革发展和护理人员自身学_提高的需要,护理科研管理委员会在护理部领导下,充分利用我院的继教资源,落实好以专业技术为重点的培训,护理科研管理委员会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1、根据护理管理工作规范岗前培训制度、护士毕业后5年的规范化培训制度制订培训方案,负责完成新护士岗前培训的实施及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再进入临床一线接受岗位培训,岗位培训以临床科室带教式为主,要求"一帮一"专人带教,培养良好的_惯、仪表、态度,以及岗位职责、护理规范与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临床护理技术,使护士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基础护理技能,胜任助理护士的工作;安排好毕业后5年内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集中培训及理论考核、护士夜班前的轮科培训安排;坚持边使用边培养、把训练贯穿在日常护理活动中,与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制度相结合的原则,护理继续科研管理委员会重点加强助理护士三基理论集中培训及实操训练,使N0、N1级护士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要承担工作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