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3 题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1. (5分) 例1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
这表明()A.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 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2. (5分) 例2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A. 重视军事训练B. 重视政治教育C. 军事政治并重D. 重视军事理论基础训练(总分 80 分,共 10 题)3. (8分)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中共三大的召开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 黄埔军校的创建4. (8分)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
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 同文馆B. 京师大学堂C. 北京大学D. 黄埔军校5. (8分) 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③创办黄埔军校④领导北伐战争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6. (8分) 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B. 尤其注重军事训练C. 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D.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主要成果7. (8分)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A. 国民革命B. 武昌起义C. 红军长征D. 西安事变8. (8分) 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A. 张作霖B. 吴佩孚C. 孙传芳D. 袁世凯9. (8分)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中的最强音。
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是()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打倒列强,除军阀D. 众志成城,共赴国难10. (8分)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影片再现的是()A. 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B. 黄花岗起义的战斗情景C. 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 抗日战争的战斗情景11. (8分) 下列选项的搭配中,有误的一项是()A.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B. 黄埔军校——周恩来C. 南京国民政府——孙中山D. 东北易帜——张学良12. (8分)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
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 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尝试运用(总分 10 分,共 1 题)13.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传唱着一首歌《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代表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材料三:我们希望社会上的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种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
(1) 材料一中的“列强”“军阀”指什么?怎样才能打倒他们?(2) 材料二中“革命之需要”指的是什么?(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4) 两党第一次合作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列举这次合作的两项成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答案)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3 题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1. (5分) 例1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
这表明()A.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 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答案】B2. (5分) 例2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A. 重视军事训练B. 重视政治教育C. 军事政治并重D. 重视军事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有关知识的识记。
1924年,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并且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基础训练(总分 80 分,共 10 题)3. (8分)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中共三大的召开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 黄埔军校的创建【答案】C4. (8分)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
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 同文馆B. 京师大学堂C. 北京大学D. 黄埔军校【答案】D5. (8分) 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③创办黄埔军校④领导北伐战争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A6. (8分) 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B. 尤其注重军事训练C. 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D.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主要成果【答案】B7. (8分)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A. 国民革命B. 武昌起义C. 红军长征D. 西安事变【答案】A8. (8分) 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A. 张作霖B. 吴佩孚C. 孙传芳D. 袁世凯【答案】D9. (8分)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中的最强音。
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是()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打倒列强,除军阀D. 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答案】C10. (8分)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影片再现的是()A. 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B. 黄花岗起义的战斗情景C. 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 抗日战争的战斗情景【答案】C11. (8分) 下列选项的搭配中,有误的一项是()A.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B. 黄埔军校——周恩来C. 南京国民政府——孙中山D. 东北易帜——张学良【答案】C12. (8分)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
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 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答案】B尝试运用(总分 10 分,共 1 题)13.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传唱着一首歌《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代表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材料三:我们希望社会上的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种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
(1) 材料一中的“列强”“军阀”指什么?怎样才能打倒他们?【答案】“列强”指外国侵略者;“军阀”指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等北洋军阀。
通过武装斗争打倒他们。
(2) 材料二中“革命之需要”指的是什么?【答案】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弱小,要推翻军阀统治,取得革命成功,需要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4) 两党第一次合作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列举这次合作的两项成果。
【答案】根本原因:两党有共同的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成果: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