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光纤的传输特性
30
20
D Dm
10
0
Dw
-10 1.2 1.3 1.55 1.65
DSF和NZ-DSF
D
G.652(常规SM)
G.653(DSF)
G.655 (NZ-DSF)
1310
1550
(nm)
色散对带宽限制的估算
光源谱宽限制
非零色散点: BL|D| 1
2 零色散点附近: BL s 1
-6
光纤的材料色散系数
波导色散
波导色散项
2 1.5 1 0.5 0
n1 n2 d 2 bV DW V 0 2 c dV
d bV dV
b
d 2 bV V dV 2
-0.50
0.5
1
1.5
2
2.5
3
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
D( ) Dm ( ) DW ( )
检偏器
基本结构单元
光时钟 OTDM信号 其它支路输出 进下一节 解复用单元 与光时钟 同相位的 支路输出
OTDM的 解复用器
FWM
FWM(Four Wave Mixing),由光纤介质的三阶非线性极化引起,存 在于DWDM系统中,影响较大 DWDM中,由于纤芯细,光载波数量多,纤芯内总的功率密度高, 容易引起明显的非线性效应 DWDM中,光载波频率规则分布,三阶非线性产生的新频率f1+f2-f3、 f2+f3-f1、f1-f2+f3很可能会落在第四个光载波上,从而对其产生串扰 克服办法
减小信息速率,增大光脉冲间隔 减少传输距离,降低脉冲展宽程度 光纤的色散直接影响其传输带宽距离积 色散越大,带宽距离积越小
归纳:
光纤色散的种类
模式色散
多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 材料色散 单模光纤 中依然存在
波长色散
波导色散
多模色散
对阶跃光纤的特征方程求解,可知不同的模式,即使 光波频率相同,其传播速度也存在差异
在非相干检测时,XPM将造成信号脉冲出现畸变 在相干检测时,XPM引入相位噪声,将降低系统的灵敏度
有益应用
非线性光纤光开关
非线性光纤环路镜(NOLM)
NOLM:Non-linear Optical Loop Mirror
波长变换
输入光信号1 新的光载波2 输出光信号2
极化控制
控制光信号
有益应用
如果工作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SPM对光信号脉冲有相反的效果,即减 轻了脉冲展宽,极端情况下甚至能够压缩光脉冲宽度 取得平衡时,可获得光孤子传输
光孤子通信
孤子(soliton):非线性波动方程的不弥散解。
1834年英国物理学家Scott Russell在发现孤立波;1965年正式 命名为孤子(soliton);1973年在理论上孤子被证明可以在光纤 中传播;1980年光纤孤子为实验证实
折射率
n2 1 1 2 E 3 E 2
光纤的非线性折射率
n 2 1 1 2 E 3 E 2
石英SiO2具有反演对称的分子结构,故其二阶非线性
极化率,此外,忽略高阶项,可得
石英光纤的折射率: n 1
2
1
2
式中i分子谐振的第i个谐振频率 Bi与第i个谐振频率对应的强度 石英材料: B1=0.6961 B2=0.4079 B3=0.8974 1=0.0684m 2=0.1162m 3=9.8962m
6
4
2
0 -8 10
10
-7
10
-6
10
-5
10
-4
石英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
30 20 10 0 -10 -20 1.2 1.3 1.4 1.5 1.6 1.7 x 10
模式色散可形象地解释为因光线多径传播导致的色散
模式色散影响机理
信号光入射进光纤,可激励起多种模式(理论上无穷多) 多模光纤中若干携带光信号能量的模式均可传播,且速度各 不相同 时延差导致信号脉冲展宽,影响光纤的带宽距离积
显然,多模光纤中能够传播的模式越多,模式色散就 越严重,其带宽距离积就越小 消除方法:单模传输
多模光纤中可存在模式噪声,单模光纤中噪声可忽略不计
损耗
外部串扰,可忽略不计 色散造成的信号畸变 内部串扰,来源于光纤的非线性
非线性损伤
光纤非线性造成的信号畸变 乘性噪声,可忽略不计
3.2 光纤的损耗特性
问题
如何表示光纤损耗?
光纤损耗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是什么? 如何才能降低光纤的损耗? 光纤的微弯损耗和宏弯损耗机理是什么? 光纤在各工作波长段的典型损耗特性如何? 光纤使用过程中损耗会增大吗?为什么? 单模光纤的损耗大还是多模光纤的损耗大?为什么? 光纤的损耗能够更低吗?如何实现? 光纤的损耗如何测量?
超纯原料
降低过渡金属离子浓度
减小不均匀性 减小OH-离子的引入
生产工艺
光纤保护
微弯损耗和宏弯损耗机理
宏弯损耗
宏弯引起截止波长变短,功率因子下降
微弯损耗
微弯产生模式耦合,一些能量转移到了不能 传输的高阶模上,造成损耗
光纤的典型损耗特性
890nm
3dB/km 0.5dB/km(典型值为0.35dB/km)
2
1
3 E 2
n n1 n2 E 2
n1 1
1 1 2
光的克尔效应
3 3 n2 xxxx 8n1
几种典型的非线性效应
自相位调制 (SPM)
交叉相位调制(XPM)
四波混频(FWM)
受激拉曼散射(SRS)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
色散系数(单位波长间隔的群时延差):
d d d D ( ) ( ) d d d d
2 1 d d 2 (2 ) 2 2c d d k0 d 2 c dk 0 2
d g
波长色散的组成
光纤的波长色散组成
材料色散 波导色散 折射率剖面色散
误差来源:
除上述误差这外,还引入了活动连接器误差
背向散射法
误差来源:
背向散射的不均匀性
3.3 光纤的色散
色散的含义
色散的原义:
Separation of visible light into colors by refraction or diffraction;可见光通过折射或衍射而分散成多种颜色[美国传 统辞典(双解)] 不同频率的光波其速度不同
1310nm
1550nm
0.3dB/km(典型值为0.2dB/km)
0.154dB/km
使用过程中光纤的损耗变化
变化趋势
损耗增大 热胀冷缩 油膏特性变差 光纤受水分侵蚀
原因
OH-吸收损耗增大 光纤分子缺陷增多
单模与多模光纤损耗对比
单模光纤损耗要小一些
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P 0 ( 1 E 2 E 2 3 E 3 )
极化的非线性
P PL PNL
PL 0 1 E
PNL 0 2 : EE 0 3 EEE
各阶电极化率张量间的关系
1 2 Eat 2 Eat 2
第三章 光纤的传输特性
本章内容
光纤中信号的劣化
光纤的损耗特性
光纤的色散特性
单模光纤的非线性
3.1 光纤中信号的劣化
信号的损伤
任何传输信道均会对信号造成损伤
线性损伤
损耗
加性噪声
外部串扰 信道内部串扰
非线性损伤
信号畸变 乘性噪声
光纤中信号的损伤
线性损伤
加性噪声
其中, Eat
e 40 a
2
是原子内部的库仑场
通常外加电场E<<Eat,所以|PNL|<<|PL|,电介质的非线性不显著
极化强度与折射率
极化强度 P t 0 1 E 0 2 E 2 0 3 E 3
1 2 2 3 3 电位移矢量 D 0 E P 0 ( E 0 E 0 E )
最低损耗窗口在2550nm附近 最低损耗低达 0.01~0.001dB/km
难度
超纯原料 微晶体化
光纤损耗的测量
测量方法:截断法、插入损耗法、背向散射法 截断法
截断的目的:保证注入的一致性 误差来源
高阶模功率、近端和远端出射率的不同、光源的稳定性和光功率 计的线性
插入损耗法
k0 dN1 N1 N 2 d 2 (Vb) D ( ) V c dk0 c dV 2 Dm ( ) DW ( )
材料色散
光波与材料分子谐振子互作用,材料的极化过程的 滞后效应导致其电极化率与频率有关。也就是说其折射 率与频率有关,一般可表示为:
Bi n n 1 2 2 i 1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