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理综高三一轮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第2讲化学平衡状态.docx

高考理综高三一轮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第2讲化学平衡状态.docx

第 2 讲化学平衡状态[ 考纲要求 ] 1. 了解可逆反应的定义。

2. 理解化学平衡的定义。

3. 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①二同: a. 相同条件下; b. 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 )100%。

(3)表示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3)平衡特点深度思考电解1.反应 2H2O2H2↑+ O2↑是否为可逆反应?点燃答案不是可逆反应,因为两个方向的反应条件不同。

2.向含有 2 mol 的 SO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 O催化剂SO的物质2SO,充分反应后生成22加热33的量 ______2 mol(填“ <”、“ >”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______0 mol ,转化率________100%。

答案<><题组一极端假设法解化学平衡状态题的应用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 +3Y(g)X、 Y、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 c3( 均不为零 ) ,达到平衡时, X、 Y、Z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 ·L-1、 0.3- 1- 1mol·L、0.08 mol ·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c=3∶112B.平衡时, Y 和 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 Y 的转化率不相等D. 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 ·L-1<c1<0.14 mol ·L-1答案D解析平衡浓度之比为 1∶3,转化浓度亦为 1∶3,故 c1∶c2=1∶3, A、C 不正确;平衡时 Y 生成表示逆反应, Z 生成表示正反应且 v Y( 生成 ) ∶v Z( 生成 ) 应为 3∶2, B 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 0<c1<0.14 mol ·L-1。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 + Y2(g)X2、Y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 ·L-1、0.2 mol ·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Z 为 0.3 mol ·L-1B. Y2为 0.4 mol ·L-1C. X2为 0.2 mol ·L-1D. Z 为 0.4 mol ·L-1答案 ABig new dream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上述题目 2 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 +Y2(g)起始浓度 (mol ·L-1)0.10.30.2- 1改变浓度 (mol ·L )0.10.10.2终态浓度 (mol ·L-1)00.20.4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 (g) +Y (g)22起始浓度 (mol ·L-1)0.10.30.2改变浓度 (mol ·L-1)0.10.10.2终态浓度 (mol ·L-1)0.20.4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 ∈(0,0.2) , Y ∈(0.2,0.4),Z∈(0,0.4) 。

22题组二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3.可逆反应: 2NO(g)g) +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 NO2、 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全部答案A解析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②描述的都是正反应方向的速率,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③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同向的速率之比总是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能够说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因容器体积固定,密度是一个常数,所以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容器的体积又固定,所以⑥⑦均能说明达到平衡。

4.下列说法可以证明H2(g)+ I 2(g)____________( 填序号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2 的同时,生成②一个H— 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 I 键断裂③百分含量 w(HI) =w(I )1④反应速率 v(H ) = v(I ) =2v(HI)222⑤c(HI) ∶c(H ) ∶c(I2) =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2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答案②⑥⑨解析(1)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可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等来判断。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可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等来判断( 此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

5.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 的质量分数不变C. X 的分解速率与Y 的消耗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 1 mol Y的同时生成 2 mol X答案C解析X 的分解速率与Y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C 项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6.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 2B(g)D(g) ,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 A 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答案B解析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无论反应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都不改变; A 为固态,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若反应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加,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反之变小,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7.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 + H2O(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 v 正 (CO)= v 逆 (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 1 mol H— 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 O键答案C解析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生成n mol CO的同时都会生成n mol H2。

8.(2012 ·山东理综,29 改编)已知N2O4(g)2(g)H>0,现将 1 mol N2O4 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答案adc 解析 b 项,对于一个特定反应,H 固定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项,随着反应的进行,N2O4分解速率逐渐降低。

“两审”“两标志”突破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1.“两审”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①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②有固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

2.“两标志”(1)本质标志v 正= v 逆≠0。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

(2)等价标志①全部是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可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例如, N2(g) +3H2(g)3(g)。

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③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例如,2NO(g) N2 O4(g) 。

⑤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能作为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a.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如 2HI(g)2(g) + H(g) 。

2b.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如2HI(g)2(g)+H2(g)。

c.全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

考点二化学平衡的移动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 如温度、压强、浓度等) 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过程3.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 正 >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 正= v 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 正 <v 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条件的改变 ( 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的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增大压强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压强(对有分子数改变减小压强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气体存在反应前后气体的反应 )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分子数不变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 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5.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