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安徽高考精品试卷【3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安徽高考精品试卷【3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安徽高考精品试卷【3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在重庆直辖13周年之际,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正式成立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B.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原因有二:一是在于它们目标专一,每一滴水都朝着同一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

二是在于它们持之以恒,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从未间断过这种努力。

C.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

D.本文选自《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有删节。

这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一篇讲稿节译而成的(原稿为英文,是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

【答案】B【解析】(第一个句号应改为分号)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联袂/妩媚沼泽/迢远慰藉/狼藉B.濒危/摒弃垂涎/诞生殷红/殷切C.裙裾/拮据聒噪/恬淡着装/不着边际D.绥靖/骨髓缄默/信笺裨益/稗官野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

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

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

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

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mèi/ mèi,zhǎo/tiáo,jiè/jíB.bīn/bìng, xián/dàn,yān/yīn C.jū,ɡuō/tián, zhu ó;D.suí/suǐ,jiān, bì/bài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无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日,酷派被国外安全研究公司Palo Alto发现用户的手机里内置后门恶意软件,通过推送伪造OTA软件升级来安装用户不想要的应用,国内白帽子黑客发现酷派一个在线管理平台专门负责往用户的手机上悄悄安装和推送应用程序。

B.近日一名40岁的深圳男子不慎将一根15厘米长的胡萝卜塞入肛门后坐卧不得,不得不寻找医生帮助,最后一众医生参与“拔”萝卜,终于消除难言之隐。

C.联合国第三委员会18日通过有关朝鲜人权问题的决议案,谴责朝鲜境内“长期持续存在有系统普遍和严重侵犯人权”,要求将此问题提交给国际刑事法庭(ICC)处理,“审判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D.农业部12月18日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

据调查显示看,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A项,“悄悄安装和推送应用程序。

”语序不当,应改为“悄悄推送和安装应用程序。

”;C项,“谴责朝鲜境内‘长期持续存在有系统普遍和严重侵犯人权’”后缺少成分“的行为”;D项,“据调查显示看”错误,应改为,据“公报报告数据显示”。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化,人们期待2015年被看做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

B.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C.在本报对104国道沧县段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引起了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沧县政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D.2015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句式杂糅,“2015年被看做是‘转型元年’”或“人们期待2015年是‘转型元年’”。

B 搭配不当,“解开……政策”搭配不当,把“解开”改为“取消”或把“政策”改为“ 绳索”。

C主语残缺。

“引起”缺少主语,应在“引起”前加“此事”。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结构混乱是课标卷必考点额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主要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

此题A“2015年被看做是‘转型元年’”或“人们期待2015年是‘转型元年’”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①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②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③他们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④他们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⑤从某种程度上看,他们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⑥“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古琴首先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A.②⑥⑤①③④B.①③④②⑤⑥C.②③⑥①④⑤D.①⑤④②③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说明了后文的大体顺序,先儒家,后道家。

较小的论述层次则先说各家相关的观点主张,再说提倡的音乐形式。

其中,⑥对③补充说明了古琴与其提倡内容相应的作用或实质。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此题中注意②③⑥、①④⑤之间紧密衔接,,因此选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7分)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有一些思想比较容易沟通,如仁爱思想与博爱思想。

但在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这也是无容回避的,而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则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差异之一。

简略地讲,儒家文化的祖宗崇拜,与儒家文化重视血缘亲情,并将人类的团结、国家政治、人际之间相互的良性交往建立在和谐的家庭、家族基础之上的系统的理论思考密不可分。

“祖宗崇拜”可以说是儒家有关世俗生活世界的理论与理性思考借助于“神道设教”的方式,实现“以前民用”的社会管理目标。

它可以分两个大的阶段来理解。

秦统一六国之前,从制度文化的角度看,周朝制度中“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怀,通过系列祭祖制度的规定,让人们记住自己的先人,以保证族类的繁衍绵远流长。

春秋之世,礼崩乐坏。

曾经是“不下庶人”之礼也慢慢地流落到民间,最后变成了“礼失而求诸野”的局面。

周王朝一统天下的礼制文化“大传统”经过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变革,流落民间后却慢慢变成了小传统。

战国时期的儒家接续着“慎终追远”、崇拜祖先的文化基因,逐渐从普通人的角度阐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的观念,以新的方式传承者周文精神。

孝子之孝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将先人的宗脉传承下去。

而传承宗脉的人选是家庭或家族中的男性。

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经过历代儒家不断改造过的周朝礼制文化传统,紧紧抓住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全社会建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血缘亲情制度,将祖宗崇拜由战国春秋以前只适应于贵族阶层的文化信仰,普泛为全民的一种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在终极信仰层面的最简洁,也最准确的表达就是“敬天法祖”。

“天”对于每个普通百姓来说,非常重要,但不是十分直接。

正如天的人间代表天子一样,他高高在上,对于百姓虽说重要,但也不直接。

而“祖宗”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为直接的,他既是自己生命血脉的给予者,也是自己身份认同的最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

秦汉以后的古代中国人们,他们共同戴天履地,却又各以自己的祖宗崇拜作为情感的寄托。

上到皇帝、中到各级官员、士大夫,下到不识字的普通百姓,莫不如此。

政治上推崇“大一统”的思想倾向和心理愿望与日常生活中流行“祖宗崇拜”的多元宗教情感,就这样非常奇妙地、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传统中国人的宗教性的生活带有传统社会自发倾向的宽容心态与文化心态。

这一特殊的政治与宗教文化环境,使得古代的中国比较容易接受各种外来的宗教与文化,印度佛教在中国成功的落户、生长,并发展出中国的佛教,然后又东传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即是显例。

即使是古代的犹太教、基督教也曾经传入中国,并且没有发生有组织的宗教战争,甚至连大规模的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未曾发生过。

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儒家“祖宗崇拜”这一特殊的宗教文化心理所具有的包容性特征。

从比较宗教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无论是儒家文化中的“祖宗崇拜”,还是基督教文化中的“上帝崇拜”,都只是不同的文明形态中的信仰形式而已,不分高低,各有其历史与文化的合理性。

而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宽容。

(选自吴根有《祖宗崇拜与上帝崇拜》)6.下列关于“祖宗崇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宗崇拜与周朝制度文化中“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怀密切相关。

为保证族类的繁衍绵远流长,周朝通过系列祭祖制度的规定,让人们记住自己的先人。

B.礼制文化原本是为帝王一统天下服务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渐渐流落到民间,甚至形成礼只在民间存在的局面,这是只在崇拜形成的关键一步。

C.儒家文化在战国时代以新的方式传承着周文精神,它传承了“慎终追远”、崇拜祖先的文化基因,认为普通人必须具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观念。

D.祖宗崇拜是儒家的一种有进步意义的社会管理目标。

儒家思想中有关世俗生活世界的理论与理性思考,借助于“神道设教”的方式,实现有利于民众的社会管理。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男性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位突出的原因与传统社会孝的定义有关。

将先人的宗脉传承下去,是孝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传承宗脉的人选是家族中的男性。

B.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祖宗崇拜成为一种全民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在终极信仰层面上的最简洁,也最准确的表达就是“敬天法祖”。

C.在“天”和“祖宗”之间,与老百姓关系更近的是“祖宗”,因为“祖宗”是老百姓自己生命血脉的给予者,也是自己身份认同的最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