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课程概述
“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针对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需求设计。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信息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

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背后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这种变化,对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要想领先他人一步,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信息获取
不管什么行业,要想做到出色,要想进行创新,我们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这种知己知彼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的信息调研过程。

网络正在改变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方式。

现在,当我们碰到不懂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网络,求助于搜索引擎。

因此,网络利用的能力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部分中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 网络信息的组织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高效利用网络上的信息
2. 如何有效利用搜索引擎;
3. 如何利用各种事实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适合科研人员)
4. 如何同步追踪大量的文献信息和生活信息等。

二、信息管理
我们阅读的信息多了,自然需要管理的信息也就多了;生活节奏加快了,我们更加忙碌,我们需要记住的各种碎片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了。

这部分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如何有效管理海量的文献;(适合科研人员和文献工作者)
2. 如何管理你闪光的想法,如何管理生活中所有见到、听到、想到的碎片化信息,从而将自己的大脑从琐碎的记忆中解放出来;
3. 如何管理你电脑中的海量文件。

三、文献信息分析
当我们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最让我们纠结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到底哪篇才是我真正想看的,哪篇才是这个领域最核心的文献?如果能从大量的文献中快速定位出核心的文献,而不至于在大量低价值的文献中迷失。

这部分内容介绍:如何利用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快速定位出关键的文献,让你的文献调研工作事半功倍。

(这部分内容对科研人员极其重要,对其它行业帮助不大。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中普适性相对低一点的)
四、分享、协作、创新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获得好的思路,如何开展分享和协同工作,如何提升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报告的效率,如何借助一些云端工具提升自己和团队的工作效率。

(本部分内容具有广泛的普适性)
中科大打造的在线课程《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内容包括信息获取、知识管理、文献管理、文献信息分析、思维导图等。

现累计学员20多万,共有超过40所高校认可本课程的学分。

2015年7月入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首批在线课程,2017年入选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主讲教师简介
罗昭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

长期致力于推广科研相关的工具和有益经验,致力于帮助科研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助力科研,推动创新。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并主讲《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是学校选课人数最多的研究生公选课。

2013年开设免费的网络公开课《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吸引了数千人选修。

课程上线网易云课堂,现已超过13000人在线学习,并获得五星级评价。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一、基本信息
二、教师
三、阅读书目
注,若有非书籍类参考资料(例如影像资料、网页等)需要提供给学生,请在下方列出其名称、内容、版本、获取途径等信息(内容可选填)。

四、修课说明
1.课程内容概要
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版块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如何提升学习能力。

包括学习流程的介绍,以及提升学习效率
的策略、工具和方法。

介绍的工具主要包括:搜索引擎、RSS、为知笔记和思维导图。

这部分有一次限时考核,要求在三小时内就制定的某一个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这项作业的完成将标志着你的学习能力的大幅提升。

(6周)第二部分介绍文献检索、文献管理与文献信息分析。

这部分主要是为科研服务的。

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学完能够高效完成文献调研工作。

这部分有一次限时作业,要求在六小时内完成某个研究方向的背景调研,并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5周)
第三部分介绍创新思维、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未来发展趋势与选题等内容。

希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的限时练习是创意马拉松,要求以4人小组形式,在三小时内阅读相关资料,并提出大量的创意。

(5周)
此外,整个学习还有一次萝卜分享会,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以上三个部分将完成知识从传承到创新的一个完整循环。

掌握这些技能,将可以显著提升你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习要求
通读指定的参考资料;
按照教师安排,在指定慕课网站注册,并观看所有课程视频,并完成相关测试和作业,积极参与慕课网站平台上的讨论;
参与翻转课堂,按照教师安排,完成作业、分组讨论和分组报告。

五、教学安排
1.课程修读注意事项
本课程采用慕课(MOOC)结合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授课形式。

2.教学内容(按学时)
1.信息社会的挑战及课程内容设计
1.1.课程的由来
1.2.研究生与科研
1.3.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1.4.课程内容设计
1.5.学习资源及要求
1.6.高效学习的策略
2.学习与搜索
2.1.学习与搜索
2.2.搜索引擎简介
2.3.常用搜索引擎及使用方法
2.4.基本检索与高级检索
2.5.命令检索
2.6.图片搜索
2.7.微信搜索
2.8.利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的思路2.9.搜索的未来趋势
2.10.本地搜索everything
2.11.课程小结
3.RSS-同步世界最新资讯
3.1.我们需要怎样的信息工具
3.2.什么是RSS
3.3.如何使用RSS
3.4.移动客户端
3.5.阅读后的信息管理
3.6.播客工具
3.7.RSS练习
4.为知笔记-个人知识管理工具4.1.为知笔记功能快速浏览
4.2.为什么我们要记录
4.3.为知笔记是什么
4.4.为知笔记使用指南
4.5.我的使用场景
4.6.为知笔记练习指南
5.思维导图与结构化思考
5.1.思维导图简介
5.2.思维导图使用方法
5.3.思维导图应用示例
5.4.其它思维导图软件简单演示
5.5.为什么推荐用思维导图
5.6.练习指南
5.7.建立个人学习体系(第一部分课程总结)
6.第一次限时作业3小时
6.1.关于限时作业的说明
6.2.如何提交作业
7.科研入门及十大信息源
7.1.限时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7.2.下半学期课程体系
7.3.科研常用的十大信息源
7.4.文献调研起步
7.5.文献加工
7.6.图书馆资源及服务
7.7.图书馆简介
7.8.作业练习:熟悉你的图书馆
8.文献数据库及其利用\
8.1.文献数据库简介
8.2.从WOS数据库发展看未来数据库的发展趋势8.3.WOS数据库的使用
8.4.scopus数据库的使用
KI及万方数据库的使用
8.6.事实数据库及深度挖掘数据库
8.7.当前数据库的缺憾
9.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9.1.软件诞生的背景
9.2.软件功能快速演示
9.3.文献信息输入
9.4.文献管理软件的功能
9.5.编辑参考文献的方法
9.6.高效阅读文献
9.7.高效文献调研及练习指南
10.利用HistCite快速定位关键文献10.1.如何选择重要的文献
10.2.基于数据库的选择方法
10.3.基于文献管理软件的分析方法10.4.基于引文分析的方法
10.5.HISTCITE软件的使用步骤
10.6.HISTCITE的下载与安装
10.7.HISTCITE的分析原理
10.8.HISTCITE的详细功能介绍
10.9.HISTCITE与Endnote的关联10.10.9.3 HistCite分析结果示例
10.11.9.4 HistCite作业问题分析
11.第二次限时作业
12.趋势创新与科研选题
12.1.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12.2.体验与创新的衡量标准
12.3.创业选题与科研选题
13.头脑风暴与六顶思考帽
13.1.头脑风暴简介
13.2.头脑风暴的形式
13.3.头脑风暴实践(现场小组练习)13.4.六顶思考帽简介
13.5.六顶思考帽的实践流程
13.6.与头脑风暴的异同
13.7.六顶思考帽的应用
14.创意马拉松(四人小组练习)
14.1.练习小组讨论
14.2.创业选题与科研选题
14.3.萝卜分享会选题讨论
15.萝卜分享会(学习科研为主)团队协同完成
16.改进的底层方法-专注与反馈
16.1.同步协作一起写
16.2.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6.3.专注反馈与学习
16.4.时间管理与科研创新
16.5.其它补充内容
16.6.文献管理软件
16.7.专利
16.8.课程的体系与目标总结
翻转课堂安排(具体由线下授课老师确定)
3.课程考核(具体由线下授课老师确定)
包含期中小论文、分组报告、期末考试等,具体安排由线下授课老师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