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以内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20以内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20以内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

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1)搭积木(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1、2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喜欢)
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3=13 13+2=15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①蓝灵鼠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
②后来它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15
2.出示图3。

师:现在蓝灵鼠又在玩积木了,说说这次它是怎样摆弄的。

生:它从15块积木中拿走了两块。

师:观察得的很仔细,刚才图中是向下的箭号表示加上,现在箭号向上就表示拿走。

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15—3
师:怎样计算15—3呢?
生:先用5—3=2,再10+2=12。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说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3.出示图4。

先指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填空,后集体反馈。

生1:现在又拿走了2块,拿只剩左边的1摞正好是10块,所以12-2=10。

生2:12可以分成10和2,所以12—2就等于10。

4.观察比较。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①小组合作交流
②集体反馈
引导学生找出今天的算式,在计算时都是先进行个位的计算然后在加上10。

5.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蓝灵鼠解决了它搭积木问题,列出了算式而且找搭积木的块数。

你们真聪明。

三、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算得?
(1)应该先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一组的算式想想它们的联系。

(因为16可以分成10和6,从16里去掉6就剩下10,去掉了10就剩下了6,所以16-6=10,16—10=6。

)
(2)出示:l7一3=19—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这两题的?
生1:17—3,我是这样算的,17可以分成10和7,7先减3等于4,再加上10就等于14。

生2:19—5我也是先用9减去5等于4,再加上10等于14。

(3)找规律。

师:比较17—3=和19—5=这两个算式,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被减数多2,减数也多2,而差不变。

现在阶段不能要求学生表述清楚,教师只要他们能体会到算式中各个数的变化即可。

)
四、练一练
1.练一练第1题。

(课本第9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看图写算式。

投影出示练一练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这两题都是一题多解:
第一幅可以列式:10+6=16、16—6=10或16—10=6。

第二幅图可以列式:12+5=17、17—5=12或17—12=5
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说说自己算式表示的含义。

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提问个别同学。

3.照小猪的样子说算式。

(练一练第3题)
(1)引导学生观察小猪所说的三个算式,弄清图意。

(2)请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说说你相到的算式,并由小组长记录。

(3)小组交流反馈。

4.口算比赛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也可以请做错的同学再来说说怎么算。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或数的方法进行计算)你还有什么想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