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2020年最新)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2020年最新)

问题:液体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 设计: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 证据: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 0.5x10-4m3,圆柱体的重为 0.6N,当圆柱体缓慢地 浸入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在的
深度 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 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 p(液体在圆柱 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 p),所得数据如下表:

A、等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上
11、小华在卖场内水平地板上沿水平方向施力推购物车,第一次用 5N 的力,结果没有推动,第
二次用 10N 的力也没有推动购物车,后来妈妈用 20N 的水平力才推动购物车,则下列叙述最适
第 14 题
14、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
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 FA 和 FB,则


A、pA >pB FA>FB B、pA< pB FA=FB C、pA =pB FA<FB D、pA <pB FA>FB 三、实验(第 15 小题 6 分,第 16 小题 7 分,第 17 小题 7 分,共 20 分)
(1)他们利用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 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_力。 (2)在探究滑动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接触面得粗糙程度不变,改变 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读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 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A、ρ 甲=ρ 乙 C、ρ 甲<ρ 乙
B、ρ 甲>ρ 乙 D、无法确定
1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 4: 2:1,若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2,则 p1:p2 等于()
A、8:1
B、4:1
C、1:4
D、1:8
第 13 题
四、计算题
18、解: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 V,其中冰的体积为 V1,石块的体积为 V2;冰和石块的总质 量为 m,其中冰的质量为 m1,石块的质量为 m2;容器的底面积为 S,水面下降高度为△h。
(1)由 V1-ρ 冰 V1 /ρ 水 = △hS 得 V1 = 50cm3
(2)m1 =ρ 冰 V1 = 45g 故 m2 = m-m1 = 10g
20、目前在长江上有很多艘游览长江三峡的豪华游轮,已知某游轮满载时的排水量是 4860t,吃 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是 2.7m。(g=10N/kg) (1)满载时游轮的总重力是多少牛?游轮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 (2)当该游轮从长江开到海里时,吃水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物理)答案
一、填空题
1.水 相互的 2.惯性 摩擦力 匀速直线 3. 10 0
4. 5 5 7. >
5. 3
6. 2.5 250 250
二、选择题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A
B
B
B
C
D
三、探究题
15、(1)移动蜡烛、光屏得到等大的像,物距的一半即为焦距;或一倍焦距不成像也行
(2)光屏 放大 实
(3)远离
实验序号
1
2
3
4
5
h/m
0.1
0.2
0.3
0.4
0.5
F/N
0.48
0.36
0.24
0.12
0
p/Pa
1.2x103
2.4x103
3.6x103
4.8x103
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交流 : ( 1)根 据第 5 次 实 验 所 得 数 据 , 求 得 圆柱 体 在 下 表 面 处 对 液 体 产 生 的 压 强 是 _________Pa,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 0.12N 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乙原 (h h) 乙


因为 p 甲原=p 乙原,而(h 甲-h)> (h 乙-h)

P
h
P
h
,即 Δp 甲<Δp 乙
甲 原 (h h) 乙原 (h h)


所以 p 甲<p 乙。
20、( 1) 根 据 阿 基 米 德 原 理 , 游 船 受 到 的 浮 力
F 浮=G 排=m 排 g=4.86×106kg×10N/kg=4.86×107N
5、如图所示,对物体 B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 F=6N,使物体 B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物体 B 对物体 A 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不计绳重和轮子的摩擦)
6、将重为 2.5N、边长为 0.1m 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课桌桌面中央,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 小为__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 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
后 按 如 图 所 示 的 方 向 到 达 L2,则 关 于 光 线 再 经 过 L2 折 射 后 的 去 向 , 以 下 判 断 中 正 确 的 是


A、过 L2 的二倍焦距点 C、平行于 L2 的主光轴
B、过 L2 的焦点 D、过 L2 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第8题
第9题
9、如图所示,a、b、c、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
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 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 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10、体重为 490N 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3)由 ρ 水 gV = mg
得 V = 55cm3
V2 =V-V1 = 5cm3
所以石块的密度 ρ 石 = m2 /V2 = 2 g /cm3 = 2×103 kg /m3
19、(1)G 甲=m 甲 g =1 千克×9.8 牛/千克=9.8 牛
p 甲=F 甲/S 甲= G 甲/S 甲 =9.8 牛/0.01 米 2 =980 帕
16、(1) 平衡 (2)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 ; 控制变量 (3)很难拉着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 动,且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读数难; 木块滑动时可以是变速的,实验操作容易,由于弹簧 测力计是静止的,容易读准示数。
17、结论:同种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成正比
(1)6.0x103 1.2x103Kg/m3 (2) 0.48
7、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 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 甲_______p 乙
二、选择题
题号
8
答案
9
10
11
12
13
14
8、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 L1、L2,如图放置,其中 AO1=O1B=BO2,过 A 点的一条光线经 L1 折射
(2)p 甲<p 乙。
甲、乙被切去并叠加后,对水平表面的压强都变大,设它们的增大压强分别为 Δp 甲、Δp
乙。
ΔP
G 甲
GG 甲 甲
h
P
h

h (h h) 甲甲
h2
h
2
(h h) 甲
甲 原 (h h) 甲


G
ΔP 乙Βιβλιοθήκη GG 乙 乙hP
h

h (h h) 乙乙
h2
h
2
(h h) 乙
四、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其中 18 题 8 分,19 题 7 分,20 题 6 分,共 21 分,解答时要写出 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表达式,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
18、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 55g,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
浮于水中,如图,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游船的总重 G 总=F 浮=4.86×107N
由 ρ =m /V 得 , 游 船 浸 入 水 中 的 体 积 V 浸 =V 排 =m/P=4.86×106kg/1.0×103kg/m3=4860m3
( 2) 因 为 游 轮 从 长 江 开 到 海 里 , 重 力 不 变 , 受 到 的 浮 力 不 变 , 根 据 阿 基 米 德 原理,游船排开的水的重力不变,而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所以船排开水 的体积变小,吃水深度减小。
2020 年最新 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卷(物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 游 泳 时 , 手 和 脚 向 后 划 水 , 人 就 会 向 前 运 动 , 推 动 人 向 前 运 动 的 力 的 施 力 物 体 是 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