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年级 下册
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金属 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 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 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碎纸片、头发 实验步骤: 1、手拿塑料梳子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2、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 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进一步研究发现: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这跟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有些类似?
磁铁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看到了什么?谁能解释一下?
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 的金属球……
“怒发冲冠”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物体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梳理后的头发带正电荷

电子

梳 过 头 发 的 梳 子 带 负 电 荷
电 源
课外延伸: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2、避雷针怎样避雷?
避雷针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 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 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 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 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 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 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 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 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 遭雷击。
但是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 线上所有的电荷都由用电器、电源、导线、 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 通路。
导 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