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初中老师,一名班主任,每天都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打交道,之间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尤其是学生苏淇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中午,我照样下班往家走,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我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远处有一个小伙子正朝我走来,我犹豫地停下脚步,小伙子一边喊着“老师”一边跑过来:“老师,不认识我了?我是苏淇啊!我这才认出,原来是刚毕业的学生苏淇。
“苏淇啊,刚才没认出来,怎么,来找人?”“是啊老师,我是来找你的。
”“找我?”我有点莫名其妙。
“对啊。
老师,您还记得我抽烟的事吗?那次你哭了,我从此再也没抽过烟!”苏淇一说,我记起了一向遵规守纪的苏淇在几个调皮孩子的鼓动下抽烟的事。
事后,我在和他谈话时,谈到了我一直以来对他的信任,谈到了家长老师对他的期望,谈到了他的将来,告诉他意志力薄弱容易丧失自我,当时对苏淇非常失望的我心痛的哭了。
没想到这件事对他影响这么大,以至于专门回学校找我。
在和苏淇的谈话中我知道。
他已经到了一家企业单位上班,而且因为勤奋认真深得领导赏识。
他认真地对我说:“老师,谢谢你!当时要不是你,我可能会学坏,可能会走上邪路,是你挽救了我,你的眼泪使我幡然悔悟!可能你会不记得这件事了,但它会让我永记一生。
老师,真的谢谢你!”我感动,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它可以鞭策孩子的一生,我深深感到老师的言行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也深深感到作为一名班主任肩上责任的重大。
这件事后苏淇留下了我的电话,之后经常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送来他的祝福。
是啊,有什么会比让学生受益于你更感动的事呢?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件事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真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让人感动的事情何止这一件,这些事情不仅鞭策着学生进步,也促使着我把工作做的更好。
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以理服人的。
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让他们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比“压着”“堵着”更有效果。
或许这些孩子没我们想像的那么坏,或那么好。
对学生决不能斤斤计较,要以博大的胸怀来宽恕学生。
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
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决不是压服,而是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承认错误、改正
错误。
我们不仅要像严父,更要像慈母那样,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多给孩子们一点理解和沟通。
讲清道理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才有可能疏通学生心理上、感情上的结。
任何高压政策、强制手段都是行不通的,只有理解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实用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