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大桥下部构造冬季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2)1.概述 (2)二、编制依据 (2)三.冬季施工阶段 (2)四.施工准备 (3)五、冬季施工组织机构及相关规定 (5)六、冬季施工方案 (6)1、混凝土质量控制 (6)2、承台、临时墩系梁冬季施工方法 (6)3、墩柱冬季施工 (8)4、钢筋工程的冬季施工 (8)5、施工测温监控 (9)七、冬季施工的安全措施 (11)八、冬季施工应急预案 (12)1、成立冬季施工应急组织机构 (12)2、冬季施工应急措施 (12)3、冬季施工应急物资 (13)4、蒸汽锅炉操作规程 (13)九、冬季施工形象进度计划图 (15)一、工程概况1.概述辽阳市太子河北工大桥工程横跨太子河,该区域处于温带半湿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温度变化较大,四季冷暖干湿分明。
工程全长844.67m,由桥梁、引道两部分组成,桥梁部分分五联,其中西侧一联为3×45=135m,中间三联3×3×50=450m,东侧一联3×45=135m。
根据2010年度整体施工进度计划,本年度冬季施工重点在于4#、5#墩所有承台共8个(C30混凝土940m3); 4#墩、5#墩柱浇筑4m高度;完成2#墩4个墩柱;完成7-1#、7-2#墩柱;完成8-4#墩柱(C40混凝土700 m3);3#墩~6#墩间临时支撑灌注桩共26根(C20混凝土676 m3);临时墩系梁12条(C25混凝土326 m3)。
二、编制依据根据本施工区段的地质情况和工程设计施工图,参考相关的文件、国家及建设部现行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程、安全规程,批准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1)《北工大桥施工设计图纸》(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3)本标段设计文件及业主、设计、监理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D等交通部、建设部关于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
(4)本企业所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状况等。
三.冬季施工阶段根据本工区所在地历年气象资料,本工程以每年第一次连续5天出现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或日最低气温在-3℃以下的第一天起,为冬季施工期,冬季施工时段中现场施工应按冬季施工的有关规范和要求执行。
冬季施工安排:2010年10月24日—2011年1月15日冬季施工期。
本次冬季施工计划完成本工程主桥所有下部结构,包括承台、墩身、临时灌注桩及系梁。
1、4#墩承台 2010.10.27-2010.11.142、5#墩承台2010.11.5-2010.11.263、4#墩墩柱2010.11.15-2010.11.184、5#墩墩柱2010.11.27-2010.12.25、7-1#、2#墩柱2010.11.15-2010.11.226、8-4#墩柱2010.11.10-2010.11.167、2#墩墩柱2010.10.25-2010.11.58、临时灌注桩2010.11.22-2010.12.319、临时墩系梁2010.11.10-2011.1.15四.施工准备1. 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平整,做好排水措施,消除施工用水造成场地结冰现象。
2. 做好施工便道的除雪、除冰工作,确保运输道路安全畅通。
3. 钢筋加工棚做好封闭及棚内供暖措施。
4. 完成蒸汽养生锅炉棚的搭设及管道埋设,埋入地下的管道的深度应超过冻结深度,架空管道应做好保温。
5.上下水管、消火栓等应做好保温,防止供水管路冻结及管路冻裂。
6.混凝土原材料加热设备的进场、搭设,加热锅炉、钢筋场暖棚搭设。
7.根据冬季施工项目的安排进行保温材料的准备,如聚苯乙烯泡沫板、油布、土工布等。
8.收集当地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收听每日气象预报并做好记录,加强与气象预测单位联系,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预防寒流侵袭。
9.对有关人员进行冬期施工教育培训,组织有关各工种操作人员学习有关冬期施工的理论、规范、规定和施工技术。
10.做好人身和机具的保温、防寒、防火、保安工作。
主要材料计划:主要机械设备计划:五、冬季施工组织机构及相关规定(1)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总工为副组长,以技术办、物资办、质量办、安全办、各施工队长为组员。
切实抓好冬季施工实验工作、冬季施工技术培训工作、制定各种材料的保温措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等。
(2)针对不同结构混凝土和以往的冬季施工经验,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确定水泥型号、外加剂型号、掺量,确定原材料的加热温度、混凝土的出罐温度、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入模温度和采取加热养护时的温度等。
(3)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冬季施工技术、施工规范,掌握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
测温人员还要掌握各种测温方法,深刻理解测温的意义和测温数据的重要性。
(4)保证道路畅通,保证物资、材料的及时供应。
(5)明确冬季施工各施工段的责任及责任人,加强针对性。
六、冬季施工方案1、混凝土质量控制1)、混凝土运输保温措施①、组织施工力量,加强施工便道维护,确保施工便道平稳、安全、快捷,力争降低混凝土运输车的运输时间,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损失。
②、运输时将运输车用保温罩包裹,浇筑前,先用热水冲洗混凝土输送泵,减少混凝土温度损失,输送管道同时用棉毡包裹,减少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温度损失。
2)、混凝土使用辽阳明达意航搅拌站提供的商品混凝土,施工时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相关要求(≥10℃),如达不到要求的退回搅拌站处理。
2、承台、临时墩系梁冬季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基坑开挖破桩头、垫层浇筑钢筋安装安装聚乙烯保温板(暖棚搭设、锅炉安装)模板安装及布设测温孔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混凝土养生1)、基坑开挖冬季施工的土方工程多为冻土。
土的机械强度在冻结时大大提高,冻土的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大2-3倍,因此冻土的开挖宜采用剪切法。
冬期土方施工采取松土机和正铲挖掘机施工。
基坑形成后,承台基坑内四周设置0.5m宽的排水沟,排水沟内放置4-6台8寸的排水泵,排水泵24小时排水以保证承台施工。
土方回填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2)、钢筋安装见钢筋方案3)、保温板安装当大气温度高于-100C或低于00C时,承台四周侧面采用10cm厚的聚乙烯保温板,安装时注意钢筋保护层厚度及保护保温板的完整性。
见施工图4)、模板安装同正常施工方法相同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全部使用明达意航提供的商品混凝土,其中以大气温度考虑掺加复合防冻剂的标准:0~-100C时掺入水泥用量的4%。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00C以上,需将水加热。
施工时留置两组试件块,同条件养护。
若大气温度低于-100C时则搭设暖棚(详见应急预案及暖棚搭设图)。
6)、混凝土养生养生采用蓄热法养生,浇注完成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帘子保温,并用不压坏混凝土的重物压住。
模板拆除后保留保温板,并用一层塑料薄膜包裹养生。
7)、模板拆除定期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时方可拆模。
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物在拆模时,尽量选择在白天的高温时段,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温度差不能超过15℃;同时按结构特点、自然气温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一般以缓拆为宜。
为保证蓄热养护的效果,承台及系梁预先放置了保温板,只需在保温板外侧加一层塑料薄膜包裹,固定防止脱落;结构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允许承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在其上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或机具。
3、墩柱冬季施工1)、施工顺序钢管支架搭设钢筋安装模板安装保温处理(暖棚搭设,锅炉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混凝土养生2)、墩柱采用蓄热法养护,在墩柱模板安装完成后,便开始用两层草帘子将墩身包裹保温,8号铁线捆绑。
混凝土防冻剂要求按大气温度-100C考虑掺加,施工中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在100C以上。
若大气温度低于-100C时则搭设暖棚(详见应急预案及暖棚搭设图)。
浇注完成后立即在墩顶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三层草帘子,其上严禁洒水。
施工时至少制作三组试件块,并在同等条件下养护。
保温时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可结束保温。
4、钢筋工程的冬季施工1、冬季钢筋加工需在暖风棚内进行,我项目部拟定在原钢筋加工场搭建一个15m长×9m宽×5m高的暖风棚,骨架采用碗扣脚手架支撑,并打入地下一根1m长的Φ28钢筋定位钢管,钢筋打入地下0.7m。
四周用油布封闭挡风,然后再加设一层彩条布,保证棚内温度不低于00C。
(详见搭设图)骨架间距3m纵横布置,外排架垂直步距1m,内排架步距2.5m。
顶部主梁采用10#槽钢,间距1.5m,共6根。
次梁用Ф48钢管,间距1.2m,顶面设置5%的斜坡以便排水。
2、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焊工上岗证,才可上岗操作。
3、负温下钢筋焊接施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帮条,搭接,坡口焊)等焊接方法。
所有钢筋加工均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防止钢筋焊接头直接与地面雨雪接触。
钢筋采用电弧焊焊接时,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闪光对焊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与常温焊接相比,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预热时的接触压力,增长预热间歇时间。
施焊时选用的参数可根据焊件的钢种,直径,施焊温度和焊工技术水平灵活选用。
电弧焊接焊接时必须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突然增大,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
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
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点焊缝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3、钢筋和预应力筋应存放于室内或进行严密覆盖,特别是预应力钢绞线必须做好防水保温措施。
5、施工测温监控1、施工测温范围(1)大气温度;(2)保温棚内温度;(3)混凝土入模后初始温度和养护温度;(4)混凝土施工作业环境温度;(5)其他需测温的项目。
2、测温元件的选择玻璃水银温度计。
3、测温元件布置及测温方法(1)大气温度,保温棚内以及工作环境温度可直接用温度计测定;(2)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测定:混凝土灌注后,立即用一小钢筋按入混凝土中并能形成一定深度的测孔拔出钢筋,然后将温度计轻轻放入,留置3~5min,迅速取出温度计,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并记录测温表。
(3)混凝土养护测温:当结构物有预留孔洞时应利用预留孔洞作为测温孔,若无则可电钻开小孔埋设温度计测温,开孔深度5~10cm,测温工作结束后测温孔应用保温材料封口。
承台及系梁四面埋设不少于4个测点测温,顶部两个;每个墩顶布设一个测温孔。
测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测温孔,堵塞孔口,温度计留置3~5min,迅速取出温度计,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并记录测温表。